-
玻璃苣 编辑
玻璃苣(学名:Borago officinalis L.)是紫草科、玻璃苣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达60厘米,叶片椭圆形,叶脉处正面下凹,有叶翼,聚伞花序,花萼淡紫色,花瓣深蓝色或淡紫色,具芳香,5-10月开花,7-11月结果。
生地中海沿岸及小亚细亚。 性喜温暖及阳光充足的环境,喜湿润,较耐热,不耐寒,对土壤适应性强,以疏松、肥沃的壤土为佳
花色幽雅,可植于庭院或花坛栽培观赏;花及叶可作为佐料,具黄瓜的清香;花及叶入药;种子可提练精油。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中文名:玻璃苣
拉丁学名:Borago officinalis L.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目:紫草目
科:紫草科
属:玻璃苣属
种:玻璃苣
亚纲:蔷薇亚纲
超目:菊超目
琉璃苣一年生草本。其株高约50-60cm,叶片椭圆形,带有褶皱,交替生于茎秆上。花序成钝角,分枝成蝎尾巴状的聚伞花序,花星状,下垂。 叶脉处正面下凹,有叶翼,叶面布满细毛,边全缘;聚伞花序,花萼5,淡紫色,上密布绒毛,花瓣5,深蓝色或淡紫色,具芳香;花期5-10月,果期7-11月。
玻璃苣原产于北非及欧洲,上世纪90年代末就进入了中国。 性喜温暖及阳光充足的环境,喜湿润,较耐热,不耐寒,对土壤适应性强,以疏松、肥沃的壤土为佳;生长适温15℃-26℃。
种子处理:玻璃苣的种子富含油脂,容易被虫及微生物等所嗑食和感染,为此在播种前对经过优选的种子进行适当的处理可以提高发芽率,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将经过优选除去空壳的饱满种子置于阳光下暴晒12小时,可以起到很好的灭菌的目的。在播种前一天用水浸润处理好的种子24小时进行催芽,处理后的种子芽率达到90%以上,几乎没有病害的发生。
播种方法:玻璃苣可以直播亦可育苗移栽,春秋均可播种。
直播
1.选地、整地。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而疏松,地势平坦,排灌良好的砂质壤土或富含腐殖质的壤土。土壤pH7-8,前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翻,灌足底墒水,早春翻地后耙平作垅50-60厘米宽,并用500倍的多菌灵消毒。结合耕地,施优质有机肥30000-40000千克/公顷,尿素150-200千克/公顷,均匀混施于土壤中。 2.
播种。黑龙江省的播种期为4月中旬(当气温稳定通过10℃时进行),播种方法采用穴播,株距为30厘米,留种的应为60厘米,行距50厘米,播种量为0.0015千克/平方米,播后覆土1厘米,如果土壤干燥可浇水渗后再播,并稍加镇压。一般7天后出苗,10天左右出齐。
育苗移栽
1.整地、作畦。选择土质疏松,排水保水性能好的砂质壤土作育苗圃地。结合翻地施加腐熟的农家肥,用500倍的多菌灵进行土壤消毒,作成1米宽的畦。 2.
播种。将处理好的种子(方法如2所诉)拌细砂质土壤均匀撒播在畦面上,种子播下后覆盖1厘米左右的细土,并稍加镇压,浇水,播种量为0.8千克/平方米。 3.
定植。播种后7天左右出苗,苗期需灌溉水2-3次保墒,除草松土2-3次,要早除勤除。当苗生长到5-6片叶时可带土移栽,定植。移栽时按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定植到大田。
田间管理:直播出苗后有2-3片真叶时进行间苗,5-6片叶时定苗,每穴留1株即可。间出的苗可以移栽大田,亦可供食用。植株在间苗后应及时进行除草、松土。为了防止植株的倒伏,还应注意培土。玻璃苣生长势旺,需肥量及耗水量都比较大,除了施足底肥外还应适时追肥、灌水,以满足其对水肥的需求。追肥以氮肥为主,每株约2.5克氮肥。在雨季时应注意排水,防止腐烂。
采收:播种后80-90天即开始抽薹开花,主枝花开后,各侧枝又相继抽生,采摘时只要保留一定数量的叶片,可以不断萌发不断采摘。进入8月,发现种子变黑成熟即可陆续采收种子。为防止种子成熟后落地,采收时可用纱布或薄膜铺在地上接果实。8月下旬,种子大部分已经成熟,可以割收,收获后晾干,贮藏,放在通风处。
叶片和花为消解心理压力的益肾壮药,能治疗干咳,促进母乳分泌,并在初期胸膜炎、百日咳的治疗处方中采用。新鲜的叶与花加入色拉和果汁混合等饮料,花还可以作糖果,并有镇痛的药效。从种子中提炼的精油可作为月见草油的代用物,用于治疗风湿、月经不调,外用可治疗湿疹。生叶可食用。也可作观赏植物。
琉璃苣
琉璃苣在欧洲还是一种受人追捧的可食用香草植物。琉璃苣全株都带有黄瓜的香气,它的花瓣常用来点缀沙拉、蛋糕,嫩叶可作沙拉、茶饮、炖菜、做汤等。琉璃苣还是一种良好的蜜源植物,为昆虫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花粉来源。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