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别山五针松 编辑
大别山五针松(Pinus dabeshanensis W. C. Cheng & Y. W. Law)是松科,松属乔木,高可达20米,胸径达0.5米;树皮棕褐色,枝条开展,树冠尖塔形;枝灰红褐色,粗糙不平;冬芽淡黄褐色,无树脂。针叶微弯曲,先端渐尖,边缘具细锯齿,叶鞘早落。球果圆柱状椭圆形,熟时种鳞张开,鳞盾淡黄色,有光泽,鳞脐不显著,种子淡褐色,上部边缘具极短的木质翅,种皮较薄。
分布于中国安徽西南部及湖北东部的大别山区;在岳西来榜门坎岭海拔900-1400米之山坡地带与黄山松混生,或生于悬岩石缝间。
该种木材性质及用途同华山松。可作大别山区的造林树种。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中文名:大别山五针松
拉丁学名:Pinus dabeshanensis W. C. Cheng & Y. W. Law
界:植物界
门:裸子植物门
纲:松纲
目:松目
科:松科
属:松属
种:大别山五针松
命名者及年代:Cheng et Law,1975
保护级别:中国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
大别山五针松
大别山五针松为乔木,高20余米,胸径50厘米;树皮棕褐色,浅裂成不规则的小方形薄片脱落;枝条开展,树冠尖塔形;一年生枝淡黄色或微带褐色,表面常具薄蜡层,无毛,有光泽,二、三年生枝灰红褐色,粗糙不平;冬芽淡黄褐色,近卵圆形,无树脂。
针叶5针一束,长5-14厘米,径约1毫米,微弯曲,先端渐尖,边缘具细锯齿,背面无气孔线,仅腹面每侧有2-4条灰白色气孔线;横切面三角形,皮下细胞一层,背部有2个边生树脂道,腹面无树脂道;叶鞘早落。
球果圆柱状椭圆形,长约14厘米,径约4.5厘米(种鳞张开时,径约8厘米),梗长0.7-1厘米;熟时种鳞张开,中部种鳞近长方状倒卵形,上部较宽,下部渐窄,长3-4厘米,宽2-2.5厘米;鳞盾淡黄色,斜方形,有光泽,上部宽三角状圆形,先端圆钝,边缘薄,显著地向外反卷,鳞脐不显著,下部底边宽楔形;种子淡褐色,倒卵状椭圆形,长1.4-1.8厘米,径8-9毫米,上部边缘具极短的木质翅,种皮较薄。
部位 | 大别山五针松 | 华山松(Pinus armandii Franch.) |
---|---|---|
一年生枝 | 一年生枝淡黄色或微带褐色,常被薄腊层 | 一年生枝绿色或灰绿色(干后褐色),无毛,微被白粉 |
针叶 | 针叶常较细柔 | 针叶边缘具细锯齿 |
球果 | 球果圆柱状椭圆形,种鳞的先端(即鳞盾的上部先端)向外反卷 | 球果圆锥状长卵圆形,种鳞的先端不反曲或微反曲 |
种子 | 种子倒卵状椭圆形,上端具木质短翅,种皮较薄,褐色 | 种子倒卵圆形,无翅或两侧及顶端具棱脊,稀具极短的木质翅,黄褐色、暗褐色或黑色 |
图片 |
|
|
大别山五针松适生在大别山区E115°24′-116°21′、N30°44′-30°51′、海拔介于900-1350米的山脊、悬岩陡坡和沟谷两侧,该区域属于大别山腹地,雨量丰富,夏季多云雾,冬季较寒冷,气温年平均为14-15℃,年降水量1350-1400毫米,耐严寒,抗风害。常与黄山松等针阔叶混生。
乔木,高达35米,胸径1米;幼树树皮灰绿色或淡灰色,平滑,老则呈灰色,裂成方形或长方形厚块片固着于树干上,或脱落;枝条平展,形成圆锥形或柱状塔形树冠;一年生枝绿色或灰绿色(干后褐色),无毛,微被白粉;冬芽近圆柱形,褐色,微具树脂,芽鳞排列疏松。针叶5针一束,稀6-7针一束,长8-15厘米,径1-1.5毫米,边缘具细锯齿,仅腹面两侧各具4-8条白色气孔线;横切面三角形,单层皮下层细胞,树脂道通常3个,中生或背面2个边生、腹面1个中生,稀具4-7个树脂道,则中生与边生兼有;叶鞘早落。雄球花黄色,卵状圆柱形,长约1.4厘米,基部围有近10枚卵状匙形的鳞片,多数集生于新枝下部成穗状,排列较疏松。球果圆锥状长卵圆形,长10-20厘米,径5-8厘米,幼时绿色,成熟时黄色或褐黄色,种鳞张开,种子脱落,果梗长2-3厘米;中部种鳞近斜方状倒卵形,长3-4厘米,宽2.5-3厘米,鳞盾近斜方形或宽三角状斜方形,不具纵脊,先端钝圆或微尖,不反曲或微反曲,鳞脐不明显;种子黄褐色、暗褐色或黑色,倒卵圆形,长1-1.5厘米,径6-10毫米,无翅或两侧及顶端具棱脊,稀具极短的木质翅;子叶10-15枚,针形,横切面三角形,长4-6.4厘米,径约1毫米,先端渐尖,全缘或上部棱脊微具细齿;初生叶条形,长3.5-4.5厘米,宽约1毫米,上下两面均有气孔线,边缘有细锯齿。花期4-5月,球果第二年9-10月成熟。
大别山五针松分布在中国安徽西南部(岳西)及湖北东部(英山、罗田)的大别山区;在岳西来榜门坎岭(模式标本产地)。
大别山五针松
播种
大别山五针松
播种前,种子用清水浸2-3天,每天换水一次,进行催芽。采用条播,行距20厘米,播幅5-7厘米,均匀将种子排放在播种沟内,然后覆土厚2-3厘米,随即盖草或覆盖地膜。以保持土壤湿润。幼苗出土后,及时除去覆盖物。由于大别山五针松幼苗嫩弱,怕强光曝晒,应采取庇荫措施,并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喷水,保持苗床湿润,为促进幼苗生长,5月中旬开始到7月底以前,进行2-3次追肥,以氮肥为主,生长后期停止追施氮肥,增加钾肥,促进苗木木质化。
嫁接
大别山五针松
大别山五针松
幼林管理:大别山五针松幼龄期容易受杂草危害,需进行中耕除草、林粮间作等抚育措施,特别是幼龄阶段需要一定的庇荫,并保持湿润,才有利于生长。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幼林地间种玉米等高秆作物。作物与幼林根基部距离不少于40厘米,避免作物争水、争肥,影响幼林生长。
大别山五针松
大别山五针松
大别山五针松
大别山五针松
大别山五针松
材用:边材淡黄色,心材淡红褐色,结构微粗,纹理直,材质轻软,比重0.42,树脂较多,耐久用。可供建筑、枕木、家具及木纤维工业原料等用材。
经济:树干可割取树脂;树皮可提取栲胶;针叶可提炼芳香油;种子食用,亦可榨油供食用或工业用油。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一级。
种群现状
濒危种。仅存大别山,种子常受松鼠危害,林下幼苗多处于林下或灌木丛下,生长缓慢。
保护措施
已设立林场,应建立母树林,积极做好育苗造林工作。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