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锈毛苏铁 编辑
锈毛苏铁(学名:Cycas ferruginea F. N. Wei)是苏铁科、苏铁属植物。茎干近一半地下生,基部常膨大,中部常有数个稍凹陷的环;干皮灰色,上部有宿存叶基,下部近光滑。叶25-40,—回羽裂;叶柄具刺,叶轴密被锈色绒毛;羽片与叶轴间夹角近90°。小孢子叶球卵状纺锤形;小孢子叶宽楔形,顶端边缘有少数浅齿,先端具上弯的短尖头。大孢子不育顶片菱状卵形,裂片每侧8-15,钻形;胚珠4-6,无毛。种子2-4,黄至桔红色,倒卵状球形或近球形,中种皮光滑。
分布于中国广西(龙州县、田东县);越南北部有分布。生于海拔200-500米石灰山次生林半阴处。
锈毛苏铁的生境地为研究中国广西西南古地理、古气候及种子植物系统演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线索和场所。 锈毛苏铁也是制作盆景的好材料。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年)一级。
中文名:锈毛苏铁
拉丁学名:Cycas ferruginea F. N. Wei
国际濒危等级:近危(NT)
中国植物保护等级: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
界:植物界
门:裸子植物门
纲:松纲
目:苏铁目
科:苏铁科
属:苏铁属
种:锈毛苏铁
命名者及年代:F. N. Wei,1994
锈毛苏铁是广西植物研究所韦发南先生根据来自龙州县但经过栽培的植株的观察而于1994年发表的苏铁物种。
茎干近一半地下生,地上茎高达60厘米,径15厘米,基部常膨大,中部常有数个稍凹陷的环;干皮灰色,上部有宿存叶基,下部近光滑。叶25-40,—回羽裂,长1-2米,宽40-60厘米;叶柄长45-70厘米,具刺(0-)8-21对,刺毛约3毫米,叶轴(尤一年生的背面)密被锈色绒毛;羽片与叶轴间夹角近90°,叶间距1-2厘米,直或镰刀状,薄革质,长20-28厘米,宽6-10毫米,基部渐窄,具短柄,对称,几不下延,边缘强烈反卷,下面被锈色绒毛,中脉上面明显隆起,干时中央常有1条不明显的槽,下面稍隆起。
小孢子叶球卵状纺锤形,长20-35厘米,径6-10厘米;小孢子叶宽楔形,长1.5-3厘米,宽1.2-1.5厘米,顶端边缘有少数浅齿,先端具上弯的短尖头。大孢子叶长9-14厘米,不育顶片菱状卵形,长3.5-5.5厘米,宽3-4.5厘米,裂片每侧8-15,钻形,长1-2.5厘米,顶生裂片3-4厘米;胚珠4-6,无毛。种子2-4,黄至桔红色,倒卵状球形或近球形,长2-2.8厘米,中种皮光滑。孢子叶球期3-4月,种子9-10月成熟。
锈毛苏铁
锈毛苏铁近似于石山苏铁(学名:Cycas sexseminifera F. N. Wei),但由于它在大孢子叶叶轴上、叶背面密被锈色绒毛和羽片裂片(小叶)窄而向后反卷而易于区别。
分布于中国广西(龙州县、田东县),在田东县分布于西南部,作登瑶族乡及其附近的布兵、印茶乡的部分山区;越南北部有分布。生于海拔200-500米石灰山次生林半阴处。
锈毛苏铁的生境地为研究中国广西西南古地理、古气候及种子植物系统演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线索和场所。 锈毛苏铁也是制作盆景的好材料。
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9年 ver 3.1)——近危(NT)。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易危(VU)。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年)一级。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2023年)——附录Ⅱ。
保护措施
2011年3月以来,林业专家来到中国广西田东县,对锈毛苏铁进行全方位调查研究,由此拉开了田东建立自治区级锈毛苏铁自然保护区的序幕。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