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氏兜兰 编辑
波氏兜兰(拉丁学名:Paphiopedilum villosum var. boxallii Veitch )是紫毛兜兰的变种,兰科,兜兰属地生或附生植物。叶基生,二列,叶片宽线形或狭长圆形,先端深黄绿色,无毛,花葶直立,黄绿色,有紫色斑点和较密的长柔毛,顶端生1花;花苞片近椭圆形,花大;花瓣倒卵状匙形。
兜兰生于腐殖土上,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的环境,怕强光曝晒。兜兰花比较雅致,色彩庄重,色及带有不规则斑点或条纹。花瓣较厚,花朵开放期比较长。属观赏类花草。
(概述图为该种原种植物:紫毛兜兰,参考来源 )
中文名:波氏兜兰
拉丁学名:Paphiopedilum villosum var. boxallii Veitch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微子目
科:兰科
属:兜兰亚属
种:紫毛兜兰
波氏兜兰
花葶直立,长10-24厘米,黄绿色,有紫色斑点和较密的长柔毛,顶端生1花;花苞片近椭圆形,长4-5厘米,宽2-2.5厘米,围抱子房,除背面中脉近基部处具长柔毛外余均无毛;花梗和子房长4-5厘米,密被紫褐色长柔毛;花大;中萼片中央紫栗色而有白色或黄绿色边缘,合萼片淡黄绿色,花瓣具紫褐色中脉,中脉的一侧(上侧)为淡紫褐色,另一侧(下侧)色较淡或呈淡黄褐色,唇瓣亮褐黄色而略有暗色脉纹;中萼片倒卵形至宽倒卵状椭圆形,长4.5-6厘米,宽3-3.8厘米,先端钝,基部收狭,边缘具缘毛,基部边缘向后弯卷;合萼片卵形,长3.8-5厘米,宽1.7-2.2厘米,亦具类似的缘毛;花瓣倒卵状匙形,长5-6.5厘米,上部宽2.5-2.8厘米,先端钝,边缘波状并有缘毛,基部明显收狭成爪并在内表面有少量紫褐色长柔毛;唇瓣倒盔状,基部有宽阔的,长2-2.5厘米的柄;囊近椭圆状圆锥形,长2.5-3.2厘米,宽2-3厘米,囊口极宽阔,两侧各有1个直立的耳,两耳前方边缘不内折,囊底有毛;退化雄蕊椭圆状倒卵形,长1-1.5厘米,宽7-10毫米,先端近截形而略有凹缺,基部有耳,中央具脐状突起,脐状突起上有时具不明显的小疣。花期11月至次年3月。 波氏兜兰花型较大。
波氏兜兰分布于中国云南省西部,缅甸也有分布,原生地海拔1500米左右。
兜兰对温度的条件较为宽松,日间温度约为20-25℃,若上升至30-38℃时亦能忍受,只是生长较差而已,温度过高时,可配合喷水和通风的办法来调节;夜间温度最好维持在15-20℃之间,极端低温可能会使兰株受冻,产生寒害,虽然一些高海拔的山区原种可耐0℃左右的低温,但对大多数品种而言,以不低于5℃为佳,尤其是一些热带低地生长的种类,冬季的安全越冬温度应在10℃以上。
兜兰没有贮藏养料的组织,需保证喜凉品种的休眠期。冬季大多数兜兰都有要求比较干燥、光线充足的生长环境。栽培兜兰时花形大、着花多的植株比较喜温,较适合把它们放在室内培植。用作插花的兜兰花形宜大且圆,故不可一味追求花朵的数量而忽视其质量。
波氏兜兰
培养土
兜兰对培养土的要求较高。大多数兜兰的原产地降水较多一年中只有几个月空气比较干燥,因此兜兰全年要求湿润的培养土。此外,为预防根部缺氧,应保证培养土排水良好。
浇水
应用软水(最好是雨水)浇花,但盆内不可积水,否则细菌大量繁殖,易造成植株腐烂死亡,冬季浇花的水不能太凉。叶片也不可长时间积水,否则叶片易腐烂。夏季可通过喷水或喷雾达到兜兰生长所需的较高空气湿度。
施肥
波氏兜兰
换盆移植
每隔两年换盆一次,若能每年换盆一次自然更好。大型植株开花较多,除非必要,否则不要扯断或扯裂根部。换盆时不可破坏植株组织,否则腐霉菌就会趁虚而入。可用木炭粉来预防腐霉菌。
病虫防治
所有的兜兰品种都易受红蜘蛛侵害,尤其是生有光滑叶片的品种。因此,应时常检查叶片。其他的害虫很少危害兜兰。兜兰常见病还包括细菌和真菌感染。新鲜、流通的空气可起预防作用。
波氏兜兰
动人的传说让奇巧趣致的兜兰更加迷人。兜兰是兰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植株小巧,花大奇特,色彩艳丽花期长,属兰花中的上品,观赏性极强,深受大家的喜爱。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