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纹花松鼠 编辑

花松鼠属动物

隐纹花松鼠隐纹花松鼠

隐纹花松鼠,别名:金花鼠、豹鼠, 是啮齿目松鼠科 花松鼠属 。 体形似花鼠,体长110一120毫米;尾几乎与体等长,尾毛蓬松,至尾尖逐渐尖窄;前足四趾,后足五趾,爪呈钩状;背部毛色自前额向后为灰褐色,毛基深灰色;背部正中有一条明显的黑色条纹,两侧有两条褐黄或浅黄的纵纹,再外侧为两条黑褐色纵纹,最外侧为两条浅黄或淡黄白色纵纹;两颊有白色条纹至耳基部,但不与背部最外侧的条纹相联续;耳壳边缘背侧具短的簇毛,毛基黑而尖端白色;这是有别于花鼠的外形区别;腹部毛色灰黄,毛基部灰色,上半部灰黄色;头骨脑颅较圆凸,吻较宽尖,鼻额部较平凹,均有别于花鼠。

隐纹花松鼠在中国分布于河北、湖南、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甘肃等省。 隐纹花松鼠为树栖动物,亦常在地面活动,栖息于森林、林缘、灌丛以及竹林等处;大多在树枝分叉处筑巢,也利用树洞,树根处作窝;以各种浆果、坚果为食,也食昆虫;晨昏活动频繁,中午较少活动;喜成群,也单独或成对活动,一年可繁殖2次。

隐纹花松鼠因其取食活动,常对农作物、果树、森林更新及树木播种造成一定的危害,但数量较少,故危害程度不甚显著。其毛皮虽可制裘,但质量较差,属次等皮张。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隐纹花松鼠

拉丁学名:Tamiops swinhoei

别名:豹鼠、花鼠、金花鼠、三道眉、刁灵子等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哺乳纲

目:啮齿目

科:松鼠科

属:花松鼠属

种:隐纹花松鼠

分布区域:中国、缅甸、印度

形态特征

编辑

外形

隐纹花松鼠隐纹花松鼠

体型酷似花鼠但略小。尾长略短于体长,体长115~158mm,尾长85~130mm。尾端毛较长,尾的末端逐渐尖细。前足掌部裸露,掌垫2枚,指垫3枚;后足蹠部裸露。蹠垫2枚,外侧者略大,趾垫5枚。前足4指,后足5趾,爪呈钩状。耳壳明显,耳长9~16mm;眶间前部宽而较平坦,眶上突位于眶间部的较后部位,眶间宽11~13.2mm。雌性具乳头3对,腹部1对,鼠鼷部2对。

毛色

隐纹花松鼠隐纹花松鼠

背部正中有一条明显的黑色条纹,两侧有两条褐黄或浅黄的纵纹,再外侧为两条黑褐色纵纹,最外侧为两条浅黄或淡黄白色纵纹。两颊有白色条纹至耳基部,但不与背部最外侧的条纹相联续。耳壳边缘背侧具短的簇毛,毛基黑而尖端白色。腹部毛色灰黄,毛基部灰色,上半部灰黄色。尾毛基部深棕黄色,中段黑色,尖端浅黄色。

头骨

脑颅部圆而凸,吻短而尖,眶间部的前部宽而较为平坦,眶上突位于眶间部的较后部位。鼻骨先端有明显膨大,与额骨相连处比较平凹。颧骨前部扁宽,略向内斜,中间不特别向外突出,听泡适中。

牙齿

齿式=11。上门齿窄而直,后缘无明显缺刻。第三上前臼齿极小,长仅2.6~3mm,其后端远离第1前臼齿。齿冠面若原型,无中柱。门齿孔很狭短,上颊齿列长约7.2mm。

栖息环境

编辑

广泛栖息各种林型,以亚热带森林为主,常在林缘和灌丛,垂直分布以中海拔为主,一般在海拔400到1200米,最高有在2600米的栎林。

生活习性

编辑

食性

隐纹花松鼠隐纹花松鼠

隐纹花松鼠是一种杂食性动物。据观察和解剖六只花松鼠的胃内容物,主要以各种种子、嫩芽、杉子、松子、板栗、地衣、树皮和昆虫为食。在冬季偶见吃死鼠。在住宅附近可摄食米饭、面条、鸡蛋黄、猪肉等残渣。

花松鼠摄食一次,平均需要9.9秒。摄食时,其身体由后肢支撑,用嘴衔起食物,前肢捧住后咀嚼。有时也不需前肢的帮助。摄食之后便上树逗留、咀嚼或用嘴擦树干。在2小时的活动中,用于觅食的时间约为56分钟,在树上逗留、嬉戏的时间为61分钟。花松鼠的摄食和其活动次数几乎相等,因此花松鼠觅食时间的分配与其无颊囊、不能临时储存食物有关。

活动

隐纹花松鼠隐纹花松鼠

隐纹花松鼠虽树栖,但常在地面活动,一般在清晨或黄昏时最活跃,常单独或三五成群活动,也成群在树上奔跑,活动范围不大,常出现在果园或菜园中。通常呈跳跃式活动。在攀树干时,常以“之”字形沿树干上爬。下树时,头朝下,迅速地移到树干基部,最后跳到地面活动。在摄食后或摄食中,伴有互相追逐、嬉戏。

隐纹花松鼠避敌时一般不发出叫声,行动机警,随时准备敌害,其行动表现为迅速爬上树,立即使头朝下,以逃避敌害袭击。若在人为干扰下,则在树上环绕树干迅速爬行或跳至他树逃避攻击。有时仅离地数厘米,也不下地。

休息

隐纹花松鼠休息包括回窝睡觉或停在树上晒太阳。在树枝上的姿势是尾自然弯曲于后肢下,头枕于前肢上,眼睁开;树干上的姿势为身体平卧于树干,尾、颈伸直,前肢向两侧分开抓紧树干,或前肢收于腹下,后肢自然向后伸直。后者常在冬、春季有阳光照射的树上出现。

窝巢

隐纹花松鼠的窝常筑于杉树上树叉或树洞内,以该树的主干与支干交接处作基底,苔藓、杉树皮为材料,有在树根或树垫下做窝,偶尔也利用旧鸟窝或在屋顶瓦沟或屋檐缝中筑巢。

分布范围

编辑

隐纹花松鼠在中国分布于云南丽江地区、四川西南部、贵州、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台湾、浙江、江西、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河北、北京、陕西、甘肃、西藏东南部等地; 中国以外分布于缅甸和印度支那北部。

繁殖方式

编辑

隐纹花松鼠隐纹花松鼠

隐纹花松鼠1年繁殖2次,春季和秋季各1次。每胎2至4只,也有一胎4至6只。交配行为是雄体追逐雌体,从地面到树上。在树上两者接近。雌体不动,雄体主动靠近,嗅其肛门部,然后用前肢抱住雌体腰部,几秒后,雄体迅速离开。在追逐中,雌、雄个体不断发出“zhi-zhi”的细微叫声。同时,雄体也常发出“de luo”的叫声。叫声均急促。雄体显得急躁不安,寻找雌体,一般持续3至5分钟。

亚种分化

编辑

中文名

学名

隐纹花松鼠青平亚种

Tamiops swinhoei chingpingensis

隐纹花松鼠滇北亚种

Tamiops swinhoei clarkei

隐纹花松鼠台湾亚种

Tamiops swinhoei formosanus

隐纹花松鼠海南亚种

Tamiops swinhoei hainanus

隐纹花松鼠福建亚种

Tamiops swinhoei maritimus

隐纹花松鼠指名亚种

Tamiops swinhoei swinhoei

隐纹花松鼠北京亚种

Tamiops swinhoei vestitus

(以上内容来自: )

保护级别

编辑

入列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入列《进出口濒危动植物种商品目录》。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下一篇 岩松鼠

上一篇 倭花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