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鼠 编辑
花鼠,别名桦鼠子、五道眉、花狸棒、花栗鼠,是松鼠科花鼠属动物,因体背有数条明暗相间的平行纵纹而得名。体长140毫米左右。全身呈棕灰黄色,前半身较灰,后半身较黄。 背面有五条显明的黑色纵纹。额部棕褐色,自吻部至耳基有棕褐色短纹。有颊囊。耳廓短小,黑褐色,边缘为白色。一般夏毛较冬毛深,色呈橙黄。雌兽有乳头4对。前足掌裸,后足蹠被毛。尾长几等于体长,尾毛短,端毛较长。
花鼠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河南,中国以外分布于前苏联西伯利亚至乌苏里和萨哈林岛及朝鲜和日本北部。 栖于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缘、阔叶林和多灌丛的地区,在沟壑地区、山区农田等处亦可生存,喜在倒木、树根下或石洞中居住。 营白昼活动生活方式,植食性,以各种植物的种子为食,食谱很广,包括各类针叶树,阔叶树的种子、橡实、坚果和浆果,以及豆科与其他杂草种子。 自10月至翌年4月为冬眠期,每春繁殖一次。
花鼠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中文名:花鼠
别名:桦鼠子、五道眉、花狸棒、花栗鼠
拉丁学名:Tamias sibiricus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哺乳纲
亚纲:真兽亚纲
目:啮齿目
亚目:松鼠亚目
科:松鼠科
亚科:非洲地松鼠亚科
族:地松鼠族
属:花鼠属
种:花鼠
分布区域:黑龙江、青海、内蒙古、甘肃、河南、陕西、山西、宁夏、河北等地
外形
花鼠个体较大,长约15厘米,尾长约10厘米,体重100克以上。花鼠有颊囊,耳壳显著、无簇毛。尾毛蓬松,尾端毛较长。前足掌裸,具掌垫2,指垫3;后足掌被毛,无掌垫,具指垫4。雌鼠乳头4对,胸部2对,鼠鼷部2对。
花鼠
毛色
花鼠
花鼠每年换毛两次,从4月下旬起,雌鼠还在怀孕期间就开始换毛,春夏季换毛时间较长,5月下旬至6月是换毛的盛期。次序是从额部开始延至背部及股外侧。大多数个体,臀部正中、近尾根处换毛最晚,第二次换毛从8月上旬开始。
头骨
花鼠头骨
牙齿
花鼠的齿式=22。上门齿短粗且呈凿状。第1上前臼齿(Pm1)细小,紧贴第2上前臼齿(Pm2)前内侧。臼齿3枚。下颌门齿细长。下前臼齿1枚,臼齿3枚,依次渐大。
花鼠 | 赤腹松鼠 | 岩松鼠 |
---|---|---|
花鼠个体较大,长约15厘米,尾长约10厘米,体重100克以上。 | 体细长,体长200(178~223)毫米。尾较长,若连尾端毛在内几等于体长。 | 成鼠外形和一般松鼠无多大区别;尾长比体长稍短。 |
头部至背部毛呈黑黄褐色,正中一条为黑色,自头顶部后延伸至尾基部。外两条为黑褐色,最外两条为白色,均起于肩部,终于臀部。 | 背部及四肢外侧为橄榄黄杂有黑毛;颈部为淡灰色;胸腹部及四肢内侧均为锈红色或棕红色;尾背部背色,后半部毛较长,黄黑相间,形成不明显的半环状;耳郭发黄,无簇毛;眼及面颏色浅灰。 | 背毛灰黑色,背毛黑色尖端下面一段为黄褐色;腹部的毛为浅灰黄色;尾毛蓬松,有少数尾毛尖端呈白色。 |
|
|
|
食性
花鼠
活动
花鼠主要以白天在地面活动多,晨昏之际最活跃,在树上活动少,善爬树,行动敏捷好奇,陡坡、峭壁、树干都能攀登,不时发出刺耳叫声。半冬眠性,早春、晚秋也有少量活动。全年以7月中旬数量最多,与幼鼠出窝参与活动有关。
筑巢
花鼠多数在地下掘洞栖息,也营巢于树洞甚至侵占人工招引益鸟的巢箱。其洞可分为春夏洞与越冬洞两类:春夏季洞穴无贮粮室(或去冬的贮粮室被堵塞),巢室较浅,有些距地面最短的垂直距离约10厘米,也有30~50厘米的,洞道长短不一,长者可达二、三米,有1~8个洞口,洞口小于50×50毫米,花鼠在此洞养育仔兽。越冬洞通常有一贮粮室,洞道较深,距地面的垂直距离约为90厘米或更深。黑龙江上游沿岸花鼠的越冬洞深可达130厘米,洞道很少分支。常见到洞口有掩蔽物,附近有空心倒木、岩隙、松树洞或土洞做为临时的隐蔽场所。
冬眠
花鼠
每年繁殖1~2次,每胎生仔4~5只。 生长三个月可性成熟,怀孕、哺乳期均为一个月。
生境较广泛,平原、丘陵、山地的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以及灌木丛较密的地区都有。一般栖息于林区及林缘灌丛和多低山丘陵的农区,多在树木和灌丛的根际挖洞,或利用梯田埂和天然石缝间穴居。
花鼠
中文名 | 学名 |
---|---|
花鼠指名亚种 | Tamias sibiricus sibiricus |
花鼠太白亚种 | Tamias sibiricus albogularis |
花鼠黑龙江亚种 | Tamias sibiricus lineatus |
花鼠鄂托沙漠亚种 | Tamias sibiricus ordinalis |
花鼠东方亚种 | Tamias sibiricus orientalis |
花鼠北京亚种 | Tamias sibiricus senescens |
Tamias sibiricus uthensis | |
Tamias sibiricus altaicus | |
Tamias sibiricus barberi | |
Tamias sibiricus jacutensis | |
Tamias sibiricus pallasi |
(以上来源于: )
花鼠的观赏性和经济价值较高。花鼠体小巧玲戏,尾毛蓬松,灵活可爱,性温顺,易驯养,放养于网笼可作为一种观赏动物。其皮毛轻而暖,毛绒细密,毛色光润美观。尤其冬毛柔密,皮用价值更高,适宜制做名贵女式毛朝外大衣和围巾、帽子、皮领、手套等,外观可与貂皮、狐皮相媲美,尾毛是制做高级画笔和精密仪器刷子的原料。花鼠的全身还可以入药,有理气、调经、消积、止痛的功能。可治肺结核、胸膜炎、月经不调、痔疮等。
喜食种子、坚果及浆果。春季常刨食农田播下去的种子,秋季盗贮粮食。花鼠是传染病莱姆病和狂犬病的携带载体,接触花鼠会给人们带来致命的危险。并且,因为花鼠带来的传染经常不易被人及时发现,所以带来的后果会更加严重。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