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鲔鱼 编辑
黑鲔鱼,是鲈形目鲭科 近海底栖性小型鱼类。 身体像一个梭子,头尖尖的;尾巴细细的,但是中间却比较肥大,因为这里藏满了许多肉和脂肪; 有些种类鳍部为较深的青色,背部至腹部则为银灰色。
黑鲔鱼主要分布中国渤海、黄海和东海, 大西洋的西部和东部以及地中海和黑海地区也有分布,在南非,它们还有自己独立的族群。 一般栖息在近岸的礁石间,伺机捕食猎物。不喜欢集群,也不作长距离洄游,冬季天冷时才向深水区移动。食性很杂,多以小鱼、小虾为食,也摄食沙蚕、甲壳类和头足类等。 黑鲔鱼为8-10岁成熟,每条雌鱼可产生4千万个卵;大西洋黑鲔鱼分为两个系群,产卵场分别在地中海东部和墨西哥湾。 寿命一般为30年。
黑鲔鱼肚子的肉质是生鱼片的极品,肉质肥美,是日本生鱼片中的上品;台湾一般以黑鲔鱼肚当作生鱼片中的最好美食。黑鲔鱼血液含有铁质,鱼肉含有多种维生素、丰富蛋白质、低脂肪、低热量,具有美容功能;又因含有丰富蛋氨基酸,也具有强化肝脏功能;此外黑鲔鱼还具有防止血管硬化、心肌梗塞、防止老化、治疗贫血、新陈代谢的功能。因而受到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大量捕捞食用,黑鲔鱼数量大减且濒临绝种,极可能在近数十年内灭绝。
中文名:北方蓝鳍金枪鱼
拉丁学名:Thunnus thynnus
别名:黑鲔鱼,北方蓝鳍吞拿鱼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辐鳍鱼纲
目:鲭形目
科:鲭科
属:金枪鱼属
种:北方蓝鳍金枪鱼
黑鲔鱼
产量是鲔鱼的渔获量之2%,是鲔鱼类中最大的,分布北半球温带海域,属高度洄游鱼种。
台湾一般以黑鲔鱼肚当作生鱼片中的最好美食、背部吃起来就像高级牛肉、下巴多用烤的来吃、鱼头则是拿来煮汤或清蒸。血液含有铁质、鱼肉富则含EPA、DHA、核酸与多种维生素,黑鲔鱼身价超过民间的乌鱼子。
黑鲔鱼因受到日本等国家大量捕捞食用,数量大减且濒临绝种,极可能在近数十年内灭绝。
黑鲔的成熟为8-10岁龄,据信每条雌鱼可产生4千万个卵。大西洋黑鲔分为两个系群,产卵场分别在地中海东部和墨西哥湾,产卵期间黑鲔会聚集并可很容易地观测到。另外研究表示大西洋东部系群可能较西部系群成熟得早。
黑鲔鱼
2.具有强化肝脏功能,因含有丰富蛋氨基酸。
3.具有防止血管硬化、心肌梗塞的功能。
4.具有防止老化、治疗贫血、新陈代谢功能。
5.具有丰富的钾、铁 、钙、磷、镁等营养素。
法新社日内瓦28日电摩纳哥已向联合国提出正式提案,将大西洋和地中海遭到过度捕捞的黑鲔鱼列为世界濒临绝种动物,此举可能导致禁止所有黑鲔鱼贸易。
黑鲔鱼
CITES也是联合国禁止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的机构。附录一是该机构的最高保护等级,被列入的都是濒临绝种的动植物,这些动植物除了非商业用途外,不得在国际上贸易。
CITES是全球有权限制或禁止动植物国际贸易的机构。黑鲔鱼在CITES没有受到任何形式的保护。
其他机构,包括欧洲联盟,在试图限制捕捞黑鲔鱼时均遭到强烈反对,其中以法国和意大利反对最烈。
摩纳哥认为,地中海的黑鲔鱼产卵鱼群在1957年至2007年间锐减74.2%,其中减少的60.9%是发生于最近10年。
同时,大西洋西部的黑鲔鱼产卵群在1970至2007年间也剧减82.4%。
摩纳哥在提案中说,如果继续捕捞,黑鲔鱼的产卵群将下降至仅有1970年数量的约18%,或是历来最高数量的6%。
提案指出,即使在2022年前几近完全禁止黑鲔鱼捕捞,黑鲔鱼数量在未来几年仍会降至历史新低。
黑鲔沙西米
第一级 大腹(OTORO)
黑鲔鱼
第二级 中腹(JUTORO)
分布于鱼腹后端部分,油脂略逊一筹。
第三级 后腹(皮油)
鱼尾靠近鱼腹处之三角肉,肉质带油不呈红色,油脂与中腹略同。
第四级 背肉(赤身)
鱼背肉色呈艳红但油脂少。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