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睛东方鲀 编辑
假睛东方鲀(学名:Takifugu pseudommus)为鲀科东方鲀属的鱼类。体涯圆筒形,背面和腹面背小刺。吻圆口小。上下颌具有两个喙状牙板。背面灰黑色,散布小斑,随生长模糊。体侧胸鳍后上方具一圆形大黑斑,边缘白色。胸斑后边无黑色斑纹。分布于日本九州、朝鲜以及中国东海、黄海等海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苏州。
中文学名:假睛东方鲀
拉丁学名:Fugu pseudommus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硬骨鱼纲
目:鲀形目
亚目:鲀亚目
科:鲀科
属:东方鲀属
种:假睛东方鲀
头部与体背、腹部均被粗强小刺。背刺区始于鼻孔之后,背鳍之前;腹刺区始于鼻孔下侧之前。背、腹刺区不在体侧相连。背面和上侧面青黑色,腹面白色。体色花纹变异大,幼体背部常具灰白色小圆点,随个体增长,白斑渐不明显直至消失。体侧具不规则黑斑。胸斑大,黑色具淡黄白边。背鳍基部也具1黑色大斑。胸斑后方黑色花纹不明显。臀鳍、尾鳍黑色,其余各鳍灰褐色。
暖温性下层鱼类,栖息在广大近海及咸淡水中,有时进入江河。有气囊遇敌害时能使腹部膨胀,春季产卵期多向近岸潮流缓慢的内湾及河洄游,产卵后多在稍深的近海栖息。
饵料及投喂
育苗用的饵料基本上和其他海产鱼类的育苗一样:轮虫、卤虫幼体和成体、鱼肉。桡足类、糠虾是很好的饵料,如果来源充足,应该使用。仔鱼孵出后约7天开始摄食,仔鱼有一较大的卵黄囊,在卵黄囊完全吸收前开始摄食,因此应在此之前开始投饵。假睛东方魨和牙鲆不同,后者有经历倒悬然后水平游泳的过程,前者一孵出,始终就是水平游动,所以不能单凭游动方式来判断是否开始摄食。轮虫投喂密度要求每毫2个以上。图5是供参考的饵料系列投喂顺序:孵化7周日到21周日投喂轮虫。11周日起兼投卤虫幼体。27周日可以投少量绞碎的鱼肉。鱼苗这时对鱼肉不能大块的吞食,但对整条的玉筋鱼悬在水体中能被啄食只剩下骨头。如有条件,喂鱼肉时可以投卤虫成体或糠虾等个体较大的饵料。投喂次数每天4次,上下午各2次。育苗正值春夏,白天渐长,第一次投喂,尽量天亮不久就投喂,减缓鱼苗因饥饿而相互残杀。最后一次尽量在天黑前喂饱。
育苗密度
育苗的密度跟养殖技术有很大的关系。换水量大,饵料充足,密度可增大。这里提的数定是一般的育苗水平。假睛东方魨自相残杀比较严重,密度要比其他鱼小些才好。初孵仔鱼密度每立方水体可放5000-10000尾;全长10-15毫米,放1500-2000尾;20-25毫米,1000尾;30-35毫米,600-800尾;40-50毫米,400-500尾。
防止自相残杀
假睛东方魨等魨类自相残杀较许多其他鱼类严重。鱼苗长到体长约4毫米时就互相咬伤。咬的部位多数是尾鳍和胸鳍。被咬的鱼苗可以挣脱,但鳍已被咬破,所以5毫米以上的鱼苗,有许多鳍残缺不全。随着鱼苗长大,相互咬伤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到了体长约为40毫米时,不仅咬伤鳍,甚至把其他鱼苗的尾部整个咬掉,造成死亡。还没有完全可以防止自相残杀的措施,只能减少残杀。在人工养殖条件下,要保持鳍的完整无缺还是一个难题。以下是减少自相残杀的办法:
①及时将不同大小的个体分池饲养。分养有利于较小个体的生长,减少致死的残害。
②投饵充足。饥饿要造成鱼进食的强烈欲望,相互咬伤就越剧烈。使鱼吃饱,可减少相互咬伤,但还做不到完全不咬,有人认为喜欢咬是魨的生理特性。在养殖过程中,网箱被咬破、充气管被咬断的事时而发生。
③适当地减少密度可减少相互咬伤的机会。
④采取将牙剪断的办法。这方法适合较大的鱼苗。四个月的鱼苗可采取这种措施。魨的牙和颌骨相连,不能拔,只能剪断。剪断后还会生长。剪牙工具可用骨钳。这种办法也是起减缓的作用。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