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翡翠贻贝 编辑
翡翠贻贝(学名:Perna viridis),也称为青口、绿壳菜蛤等,隶属贻贝目壳菜蛤科股贻贝属的动物。
其种加词“viridis”意为“绿色的”。
中文名:翡翠贻贝
拉丁学名:Perna viridis
别名:青口、绿壳菜蛤、孔雀蛤、淡菜、海虹、东海夫人、青口贝、翡翠股贻贝
外文名:Green mussel、Asian green mussel(英文)ミドリイガイ(日文)
同义学名:Mytilus opalus、Mytilus smaragdinus、Mytilus viridis
界:动物界
门:软体动物门
纲:瓣鳃纲
目:贻贝目
科:壳菜蛤科
属:股贻贝属(也称为淡菜蛤属)
种:翡翠贻贝
亚纲:翼形亚纲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 1758
翡翠贻贝,在中国北方称为海虹,南方则称为淡菜,亦称"东海夫人"。因为它的壳边处为青绿色,故又名青口贝。港澳地区称其为青口,中国台湾地区称其为绿壳菜蛤。
福建居民早在唐朝就采集海虹作为佳肴,古书中载有"东海夫人,生东南海中,似珠母,一头尖,中御小毛,味甘美,南人好食之"等词句。其个体较小,呈椭圆形,前端呈圆锥形,青黑色相间,有圆心纹。海虹肉质鲜美,美味弹牙,可带壳食用,也可去壳食用。
翡翠贻贝壳长约100mm,壳宽3.6cm;壳形近似于厚壳贻贝,但壳质较前种薄,结实。贝壳前端尖细,后端宽圆。壳面光滑,通常为翠绿色或绿褐色,幼体色彩较鲜艳。内面白色,具光泽,无前闭壳肌痕。左壳有2个铰合齿,右壳1个。注:此贝个体大,肉味鲜美,是重要的经济贝类之一。
原产于菲律宾以南的热带海域,现多分布在中国大陆的福建、广东、海南等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印尼、马来西亚、泰国湾、越南、印度洋、新加坡海岸线周边的潮间带至浅海底一带的岩礁处,也可以在浮木、船底等地方发现。偶尔也见于美国佛罗里达东部的大西洋沿岸,主要附着于水流通畅的岩石上以及一般分布自低潮线附近至水深20米左右。
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贻贝。
鲜活贻贝是大众化的海鲜品。可以蒸、煮食之,也可剥壳后和其他青菜混炒,味均鲜美。由于贻贝产量大,收获后不易保存,历来多煮熟后加工成干品——淡菜。淡菜营养价值很高,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出口地区:欧洲(试销)以及香港、澳门。出口口岸:山东、辽宁。
翡翠贻贝
贝肉是一种药材,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称作“淡菜”(《中国药用动物志》),捉后置沸水中烫死,去壳取肉晒干备用。
【功 效】:益阴补血、益气填精、消瘿散结、止痢。
【主 治】:用于气血不足、虚劳消瘦、贫血之诸虚之症。用于肾虚所致阳痿不举、腰膝酸软、疼痛。用于瘿气。用于中气下陷之久泻久痢之症。
【性味归经】:甘、咸,温。入肝、肾、脾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一50克。
【中药化学成分】:干品含氯化钠2.81%、总氮8.765%、灰分11.31%。酸不溶性物质0.058%、糖原22.15%、脂肪11.51%、蛋白质65.00一68.02%、糖类28.15一29.30%、热值5.330 一5.432千卡/克。含多种氨基酸及维生素。贝壳含碳酸钙、糖蛋白。
翡翠贻贝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较高,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量的33.2%。粗脂肪和脂肪酸含量丰富,特别是EPA 和DHA 总量占总脂肪酸的26.01%。除富含Ca, Mg , Fe 等无机元素外, Se 的含量也较高。
翡翠贻贝的营养均衡, 富含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无机元素等营养物质, 其中牛磺酸、EPA ,DHA 和硒等生物活性物质对机体更具有抗病、解毒、增强免疫力等重要功能, 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