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鳞大麻哈鱼 编辑

鲑科太平洋鲑属的一种鲑鱼

大鳞大麻哈鱼大鳞大麻哈鱼

大鳞大麻哈鱼(大鳞大马哈鱼),Oncorhynchus tshawytscha (Walbaum, 1792) ,鲑科太平洋鲑属的一种鲑鱼。是太平洋北部海域所产的一种具有很高商业价值的大麻哈鱼,是名贵的大型经济鱼类,体大肥壮,肉味鲜,美营养价值很高。大马哈鱼不仅是黑龙江省的大型珍贵特产鱼类,也是中国淡水名贵鱼类之一。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大鳞大麻哈鱼(大鳞大马哈鱼)

外文名:king salmon或Blackmouth

别名:帝王鲑、奇努克鲑

拉丁学名:Oncorhynchus tshawytscha (Walbaum, 1792)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硬骨鱼纲

亚纲:辐鳍亚纲

目:鲑形目

亚目:鲑亚目

科:鲑科

亚科:鲑亚科

属:太平洋鲑属

种:大鳞大麻哈鱼

形态特征

编辑

亦称帝王鲑、奇努克鲑

在阿拉斯加的凯耐半岛,一位钓手同王鲑(Chinoodsalm on)搏斗了36小时,当时有一些电视摄像师在场,想摄下这项新世界纪录,但结果是线断鱼逃。“钓这种鱼就像在打仗一样,阿拉斯加的户外活动爱好者兼作家克里斯·巴汀说道:”它冲撞起来就像火车头一样,能一口气拉走数百英尺的钓线,然后便潜到水底攒力气,如果在它试图休息时你的钓具不能牵动它,你也许得等上一天,而要是你的钓具经不住考验,你最好还是呆在家里别出来。“王鲑是为了产卵才游入江河的。当它们处于鱼苗和幼鲑阶段时在江河生活一两年,待到长成两三岁的成鲑便游回海洋。它们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生活在海水中的,最后再游回它们出生的河流产卵,完成生儿育女的使命。自然生长的王鲑分布在南到加利福尼亚,北到北极南边的这一大片地区。人们已成功地将它们移殖到北美五大湖区和一些大型水库中,但王鲑之王仍只在阿拉斯加才有,那里的河流里有许多60磅的大家伙。1985年5月17日,拉斯·安德生在凯耐河创造了97磅4盎司的世界纪录。王鲑能游多快?巴汀说:”当爱到鲸的追逐时,它们由于游得太快停不下来而常常飞落到海滩上。“王鲑上钩后会耍各种花样力图挣脱,它们能像二战时的日本的神风队那样以身体撞船,能撞扁铝质船体,能破坏木制船头,它们能跳到船上、岸上,能轻易地破坏质量不是太好的钓具。阿拉斯加的王鲑长的这么大,也许是因为在寒冷的、流速很快的水中作长途迁徙需要非凡的耐力和力量,巴汀说:”阿拉斯加王鲑身上的脂肪比任何别的地方的鱼都要多,在育空河,王鲑能够在60天里不吃任何东西游上2000英里。”

营养价值

编辑

大马哈鱼是名贵的大型经济鱼类。体大肥壮,肉味鲜美,可鲜食,也可胶制、熏制,加工罐头,都有待殊风味。盐渍鱼卵即有名的“红色籽”,营养价值很高,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在中国,大麻哈鱼为出口品种,其英文名为 Chum salmon,由辽宁、黑龙江输往日本。

大马哈鱼不仅是黑龙江省的大型珍贵特产鱼类,也是中国淡水名贵鱼类之一。其肉质细腻,呈红色,味鲜美,脂肪含量极为丰富,营养价值相当高。含蛋白质为14.9-17.5%,脂肪为8.7-17.8%,水分为61.4%,每100克含有1384卡热量,钙50毫克,磷153毫克,铁1.9毫克。此外,还含有糖类和多种维生素。其卵晶莹透亮,粒粒如珍珠,富含磷酸盐、钙质及维生素A、D,被公认为宴席珍膳。将其盐渍成“大麻哈鱼籽”,便是闻名于国际市场的“红鱼籽”,极受欧美各国大众的欢迎。居住在黑龙江省的赫哲族人还用大马哈鱼皮制革,做成皮衣服、长拉靴、烟包和钱包等。大马哈鱼的肉、肝、精巢和头,均有药用价值。其肉有补虚劳、健脾胃、暖胃和中之功效,可以治疗水肿、消瘦、消化不良、膨闷胀饱、呕吐酸水、抽搐、肿疮等症。鱼肝可提制鱼肝油。精巢可提制鱼精蛋白和配制成多种鱼精蛋白制剂,适应治疗过量注射肝素所引起的反应;它对某些出血症(如上消化道急性出血、肺咳血等)也有明显的止血作用。

食用

编辑

鲑鱼肉含有高蛋白质及OMEGA-3脂肪酸,但脂肪含量却较低。鲑鱼肉呈橙色,是红肉的鱼类,但有少量白肉的野生品种。

大部份在大西洋出产的鲑鱼(99%)都是人工饲养,而在太平洋出产的鲑鱼则是野生捕捉的(超过80%)。

鲑鱼的食法有多种,日本人会把鲑鱼头制成盐烧鲑鱼等菜式;欧洲及美国人则会以热或冷烟熏方式制作烟熏鲑鱼,或把鲑鱼制成罐头以便储存。由于生鲑鱼肉含有海兽胃线虫或海洋寄生物,在冷藏方式发明以前,鲑鱼并不会以生鱼形式食用。

养殖

编辑

虽然可以用网箱养殖,但养殖王鲑比养殖大西洋鲑鱼难度大得多。尽管养殖成就可观,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和新西兰仅出产不到1万千吨王鲑,而养殖大西洋鲑鱼产量可高达50万吨。王鲑在美国没有养殖。

传说

编辑

相传唐王东征时来到黑龙江边,正逢白露时节,被敌人围困,外无援兵内无粮草,正当唐王一筹莫展之时,一大臣奏道:“何不奏请玉皇大帝,向东海龙王借鱼救饥?”玉帝便令东海龙王派一条黑龙带领鲑鱼前来镇守这条江,人马得到鱼吃,力量倍增,大获全胜。马原来是不吃鱼的,自此马便开始吃鱼了,但也只是吃鲑鱼。所以便把鲑鱼叫作“大马鱼”。

许多年后,又是白露时节,有一个叫什尔大如的部落首领所率人马被敌人追到乌苏里江边,前无进路,后有追兵,粮草又断,十分危机,此时一谋士便向什尔大如献策言道:“何不仿照唐王东征时向东海龙王借鱼以解燃眉?”黑龙闻知,复率鲑鱼来到乌苏里江边,什尔大如得救,便率部在沿黑龙江、乌苏里江一带定居下来,这些人的后代,便是今天的赫哲人,所以每到白露前后,便有大批的鲑鱼来到黑乌两江。赫哲人称“大马鱼”为“达乌依玛哈”,后经演变,就把鲑鱼叫做“大马哈鱼”。

下一篇 长吻鲟

上一篇 红大麻哈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