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线六线鱼 编辑
长线六线鱼,Hexagrammos lagocephalus (Pallas, 1810),系六线鱼科六线鱼属的一种冷温性近海底层鱼类。体长,侧扁,似纺锤形,背缘弧度较大。头较小,项背及眼后缘上角各有1向后伸出的羽状皮瓣,吻端钝尖。口较小,前位,微斜裂。上颌略长于下颌。两颌齿绒毛状,外行齿较大。下颌下方及前鳃盖边缘有10个粘液孔。眼中大,侧上位;眼间隔宽平。鼻孔每侧1个。鳃盖部无棘。鳃孔大。尾柄较粗,长约为高的1.5倍左右。
外文名:Rock greenling
别名:黄鱼、海黄鱼
中文学名:长线六线鱼
拉丁学名:Hexagrammos lagocephalus (Pallas, 1810)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硬骨鱼纲
亚纲:辐鳍亚纲
目:鲈形目
亚目:鲈亚目
科:六线鱼科
属:六线鱼属
种:长线六线鱼
长线六线鱼
长线六线鱼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辐鳍鱼纲 Actinopterygii
目: 鲉形目 Scorpaeniformes
科: 六线鱼科 Hexagrammidae
属: 六线鱼属 Hexagrammos
种: 长线六线鱼 H. lagocephalus
二名法:Hexagrammos lagocephalus
长线六线鱼
俗称六线鱼、黄鱼。硬骨鱼纲、鲉形目、六线鱼科。系冷温性近海底层鱼类。体长,侧扁,似纺锤形,背缘弧度较大。头较小,项背及眼后缘上角各有1向后伸出的羽状皮瓣,吻端钝尖。口较小,前位,微斜裂。上颌略长于下颌。两颌齿绒毛状,外行齿较大。下颌下方及前鳃盖边缘有10个粘液孔。眼中大,侧上位;眼间隔宽平。鼻孔每侧1个。鳃盖部无棘。鳃孔大。尾柄较粗,长约为高的1.5倍左右。背鳍1个,基底很长,始于胸鳍起点稍前背上,由20根鳍棘和22根鳍条组成,鳍棘部与鳍条部间有1较深凹。胸鳍宽大,侧下位,圆形。腹鳍窄长,位于胸鳍基部后下方,有1棘。臀鳍与背鳍鳍条部近同形相对,鳍条稍短。尾鳍截形,中部微凹。体被小栉鳞。有侧线5条,第4条侧始于胸鳍基部下方,向后超过腹鳍尖端,止于臀鳍上方;有的个体侧线在腹鳍后方间断,不连续。体黄褐色,体侧有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的灰褐色云斑,腹面灰白色。臀鳍浅绿色。其余各鳍均黄褐色。背鳍棘部有许多小黑点,凹洼处棘上无黑色圆斑。羽状皮瓣黑色。体长一般为20—30厘米。常年栖息于沿岸水深50米之内的岛屿和岩礁附近水域底层。喜同大泷六线鱼混栖生活。生活习性相似。分布于黄海,但数量极少。有时被底拖网渔具兼捕。肉质较好,可鲜食和汤食。
背鳍XX22;臀鳍22;胸鳍18;腹鳍Ⅰ5。侧线鳞103。体长为体高4.4倍,为头长3.6倍。体延长,侧扁。头部无骨板或棘棱。项背及眼上无皮瓣。头体均被鳞。侧线5条,第四侧线不分叉,伸达臀鳍中部。背鳍起点位于头后,鳍棘细弱,鳍棘部和鳍条部间有浅缺刻。臀鳍与背鳍鳍条部同大相对。胸鳍宽圆。尾鳍截形。体黄褐色,体和鳍有云状斑纹和条纹。背鳍鳍棘部有许多黑色小斑。冷温性中型海鱼。全年栖息于沿岸及岛屿的岩礁附近,一般水深50m以内。主要摄食动物性食物。秋季产卵。卵圆形,端黄,粘性卵。仔鱼有趋光性。亲鱼有护卵习性,在护卵至仔鱼孵出期间不摄食。我国产于黄海。
在中国,分布于山东及辽宁海岸等,常生活于海底层。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