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氏马鲛 编辑

鲭科马鲛属鱼类

康氏马鲛康氏马鲛

康氏马鲛是鲈形目鲭科马鲛属的鱼类动物。康氏马体长可超过2米,体重达80公斤 ;鲛身体延长而侧扁,呈长纺锤形;吻尖而长;身体背部灰蓝色,带绿色光泽;腹部灰白色;成鱼体侧有许多形状不规则的灰蓝色横纹;体被细小的圆鳞,易脱落;侧线鳞较大,明显;腹部大部分裸露无鳞;侧线完全;背绪、胸储、尾绪深褐色,臀储、腹储白色。

康氏马鲛主要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以及中国的黄海、东海、南海等地区。 康氏马鲛一般聚小群生活于外海中、上层,主要栖息于热带;为肉食性鱼类,捕食集群的鯷、沙丁鱼等小型鱼类。夏季产卵,卵浮性。 在珠江口一带渔场渔期一般在2-5月,4月为旺期。

康氏马鲛肉多脂而结实,多用于鲜食,亦可腌制或制罐头,鱼肝可提制鱼肝油,鲜食鱼肝可能会引起中毒。

基本信息

编辑

外文名:Narrow-barred Spanish mackerel

中文学名:康氏马鲛

拉丁学名:Scomberomorus commerson(Lacepède, 1800)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硬骨鱼纲

亚纲:辐鳍亚纲

目:鲈形目 Perciformes

亚目:鲭亚目

科:鲭科 Scombridae

属:马鲛属 Scomberomorus

种:康氏马鲛 S. commerson

简介

编辑

康氏马鲛

康氏马鲛康氏马鲛

中文学名:马鲛鱼别称:蓝点马鲛鱼

日语为(さわら) = 俗名:土魠鱼/ 马加/ 梭齿土魠鱼英文名 (Scomberomorus commerson)

分类学

编辑

界:

动物界

钢:

硬骨鱼纲

亚纲:

辐鳍鱼亚纲

目:

鲈形目

科:

鲭科

属:

马鲛属

形态特征

编辑

体长而侧扁,呈纺锤形,一般体长为25~50厘米、体重300~1000克,最大个体长可达1米、重4.5千克以上。尾柄细,每侧有3个隆起脊,以中央脊长而且最高、头长大于体高、口大,稍倾斜,牙尖利而大,排列稀疏、体被细小圆鳞,侧线呈不规则的波浪状、体侧中央有黑色圆形斑花背鳍2个,第一背鳍长,有19~20个鳍棘,第二背鳍较短,背鳍和臀鳍之后各有8~9个小鳍;胸鳍、腹鳍短小无硬棘,尾鳍大,深叉形。

生活习性

编辑

生活于10~70公尺海域,泳速快,对淡水稍具忍受力,常出现於混浊度高的海水中。肉食性,以小鱼为主。

群种分布

编辑

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印度-西太平洋热带海域。我国产于东海、黄海和渤海,在南海以海南文昌铺前附近海域最为著名。主要渔场有舟山、连云港外海及山东南部沿海

产季

编辑

经济性食用鱼,渔民常以定置网、流刺网等渔法大量捕获。

每年的4~6月份为春汛,7~10月份为秋汛,5~6月份为旺季。

营养价值

编辑

100克鱼肉中含

热量

121 (千卡)

硫胺素

0.03 (毫克)

35 (毫克)

蛋白质

21.2 (克)

核黄素

0.04 (毫克)

50 (毫克)

脂肪

3.1 (克)

烟酸

2.1 (毫克)

0.8 (毫克)

碳水化合物

2.1 (克)

维生素C

0 (毫克)

0.03 (毫克)

膳食纤维

0 (克)

维生素E

0.71 (毫克)

1.39 (毫克)

维生素A

19 (微克)

胆固醇

75 (毫克)

0.37 (毫克)

胡罗卜素

1.1 (微克)

370 (毫克)

130 (毫克)

视黄醇当量

72.5 (微克)

74.2 (毫克)

51.81 (微克)

由于以鱼虾等水生动物为食,故马鲛鱼生得浑身肥满,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海产优质鱼类。马鲛鱼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丰富蛋白质、维生素A、矿物质等营养元素,有补气、平咳作用,对体弱咳喘有一定疗效,马鲛鱼还具有提神和防衰老等食疗功能

编号:

8200

拉丁目名:

PERCIFORMES

中文目名:

鲈形目

中文科名:

鲭科

拉丁科名:

Scombridae

中文属名:

马鲛属

拉丁属名:

Scomberomorus

拉丁种名:

commersoni

定名人:

(Lacepede)

年代:

1800

中文名:

康氏马鲛

ogenus:

Scomber

原始文献:

Hist. Nat. Poiss., 2:598, 600

俗名:

马鲛

生境:

近海暖水性中上层鱼类

国内分布:

南海, 台湾海峡, 东海南部

国外分布:

印度洋北部沿岸, 红海, 东至澳大利亚, 北至日本, 朝鲜

资料来

福建鱼类志:410-411. 南海鱼类志:755.

下一篇 孔鳐

上一篇 帝王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