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鲭鱼 编辑
鲭鱼是鲈形目鲭科鲭属鱼类, 又名青花鱼、油胴鱼、蓝鲭鱼、日本鲭等。 身体长度最长可达约64厘米,体形状近似纺锤,尾鳍成深叉状。体背侧为蓝黑色,具深蓝色不规则斑纹,腹部为银白带点微黄色。 寿命最长可至11年。
鲭鱼广泛分布于西北太平洋沿岸,中国、日本及朝鲜等海域均有分布。暖水性中上层鱼类。 夜间趋光性强,有昼夜垂直移动现象。食性广,摄食浮游甲壳类和幼鱼。游泳力强,能作远距离洄游。春、夏季多栖息于中上层,生殖季节集成大群到近海产卵。 生殖期为3—6月,盛期为4—5月,分批产卵。卵圆形,浮性,透明,有油球。
鲭鱼是中国重要经济鱼类之一, 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易被人体吸收的食物。体内还含有EPA(二十碳五烯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具有扩张血管、抗凝、营养脑细胞、促进生长发育等作用,对心脑血管疾病有较好的保健作用。味甘,性平,有滋补强壮的功效。
别名:鲭花鱼、油胴鱼、花池鱼、花巴、花鳀、青占、花鲱、花仙、鲐鲅鱼
中文学名:鲭鱼
拉丁学名:Pneumatophorus japonicus
二名法:Mackerel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硬骨鱼纲
亚纲:辐鳍亚纲
目:鲈形目
科:鲭科
属:鲭属
分布区域:北太平洋西部,中国、朝鲜、日本及俄罗斯远东地区
日语名:サバ
鲭鱼
鲭鱼为远洋洄游性鱼类,大群活动,游泳力强,有趋当光性;夏季结群游向近海生殖,卵生。我国沿海及太平洋海域均有分布。
当温暖的黑潮更接近房总半岛(产卵地)的年份,鲭鱼的最终存活率都会有所提高。
鲭鱼
分布于太平洋西部。近海均产之。主要有海洋岛、连青石、大沙及沙外等渔场,渔期一般春汛为4~7月份;秋汛为9~12月份。南海沿海全年都可捕捞。
鲭鱼
为中国重要的中上层经济鱼类之一。此种鱼类分布广、生长快、产量高。鱼肉每百克含蛋白质21.4克、脂肪7.4克,肉质坚实,除鲜食外还可腌制和做罐头,其肝可提炼鱼肝油。
鲭鱼
2. 肉中含组织胺量较高,保存不当易产生组织胺类物质,食后会引起过敏性食物中毒。
鲭鱼
鲭鱼之鱼脂具有降低血脂肪、胆固醇且预防心血管疾病、摄护腺癌等功能,多吃鱼有益健康,还可补充人体内铁质的不足,对小朋友和老年人而言,鲭鱼是最适合他们食用且易于补充所需的营养。
食物名称 | 鲭鱼 |
含量参考 | 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
能量 | 206 千卡 |
蛋白质 | 16.4 g |
脂肪 | 15 g |
胆固醇 | 56 mg |
饱和脂肪酸 | 3.3 g |
多不饱和脂肪酸 | 3.8 g |
单不饱和脂肪酸 | 5.7 g |
水分 | 68 g |
碳水化合物 | 1.4 g |
糖 | 1.4 g |
叶酸 | 6 μg |
生物素 | 6 μg |
胡萝卜素 | 165 μg |
钠 | 250 mg |
镁 | 24 mg |
磷 | 190 mg |
钾 | 310 mg |
钙 | 82 mg |
锰 | 0.06 mg |
铁 | 1 mg |
铜 | 0.12 mg |
锌 | 1.1 mg |
硒 | 29 μg |
碘 | 47 μg |
维生素B1(硫胺素) | 0.07 mg |
维生素B2(核黄素) | 0.2 mg |
烟酸(烟酰胺) | 5 mg |
维生素B6 | 0.2 mg |
维生素B12 | 8 μg |
维生素D | 4.7 μg |
维生素E | 1.94 mg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