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鲂 编辑
乌鲂,Brama brama (Bonnaterre, 1788),鲈形目、乌鲂科、乌鲂属的一种鱼类。乌鲂也是大约35种鱼类的统称。均为外洋种类,见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大多罕见。
外文名:Atlanticpomfret
中文学名:乌鲂
拉丁学名:Bramabrama(Bonnaterre, 1788)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硬骨鱼纲
亚纲:辐鳍亚纲
目:鲈形目
亚目:鲈亚目
科:乌鲂科
属:乌鲂属
种:乌鲂
分布区域: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pomfret
鲈形目(Perciformes)乌鲂科(Bramidae)有单一背鳍,某些种可与身体同长;体多较高,尾柄细窄,尾鳍深叉状。幼乌鲂在背鳍和身体的形态上,常与同种的成熟乌鲂不同。钝头的太平洋乌鲂(Brama japonica)盛产於北太平洋。大西洋的大鳞乌鲂(Taractichthys longipinnis, 即长鳍乌鲂)是科中最大的种,长达90公分(35吋)。
深海底栖性鱼类,日间栖息在深层海域,夜间则会到水表层区觅食,属肉食性鱼类,以其他的小鱼、甲壳类、头足类为主食。
大洋性底栖鱼类,白天栖息于150-400公尺深的底层,夜晚则到水表层活动觅食。肉食性,以其它的鱼类、甲壳类及头足类等为主食。
1,分布于全球三大洋。,2,由水表层至500米深的范围皆可见。
鱼体高呈卵圆形,吻钝,背鳍起点在鳃盖之后,鳍上覆有小鳞,体侧纵列鳞数65至75枚,尾呈叉形尾。体色为银白色,死亡后会变成黑褐色。背鳍软条33至36枚;臀鳍软条27至30枚,体长可达41厘米。
上层鱼类,但资源不稳定。该鱼类是食用价值较高的鱼类,因受季节性影响,行踪无常。主要在公海捕捞。鉴于它是一种未充分利用的资源。美国开始了对该鱼作为食用鱼类的初步研究。渔期全年皆有,可利用延绳钓渔法捕获,通常本种鱼都是偶获,数量并不多,一般市场亦不常见,鱼肉尚佳,红烧或煮味噌汤皆可。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