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栖菜 编辑

马尾藻科马尾藻属藻类植物

羊栖菜羊栖菜

羊栖菜(学名:Hizikia fusifarme)是马尾藻科马尾藻属植物。株高可达60-80厘米;假根呈圆柱形,具分枝;茎部直立细长,直径一般为2-5毫米,呈圆形,除主茎外,一般还长有侧生茎,起到支撑作用;叶片初生时呈中空的棒状,扁而厚,叶缘平滑或长有稀疏的锯齿,叶柄较短; 成熟期6-7月。

羊栖菜,分布于中国辽宁、山东、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地, 韩国、日本等国家也有分布。其喜光好浪,不耐高温,在气候温暖、水质肥沃、盐度较高、透明度大的海区,生长尤为茂盛。有性繁殖为雌、雄异株的孢子体成熟后,自叶腋间长出生殖托,形成繁殖器官――生殖窝,无性繁殖即营养繁殖,又叫假根度夏。

据《本草纲目》记载,羊栖菜具有补血,降血压,通便,软坚化痰等功效,可治疗高血压和大肠癌、胃癌等症状。其可拌、炒烧、蒸煮,还可作海鲜火锅的佐料。 羊栖菜中含丰富的碘、磷、铁、蛋白质,此外还含有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等。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羊栖菜

拉丁学名:Hizikia fusiforme

别名:海藻、鹿角菜、灯笼菜、玉海草等

界:植物界

门:褐藻门

纲:褐藻纲

目:墨角藻目

科:马尾藻科

属:马尾藻属

种:羊栖菜

命名者及年代: (Harv. Okamura,1932)

同义学名:Sargassum fusiforme (Harv.) Setch.

植物学史

编辑

分类学

羊栖菜早先的学名为Sargassum fusiforme (Harv.) Setch.,关于该藻在分类上归属于马尾藻属(Sargassum),还是羊栖菜属(Hizikia),国际上有不同的意见。美国藻类学家Setchell(1931)研究了羊栖菜的形态发生,认为和马尾藻属相同,归属于马尾藻属反曲叶亚属中。而日本藻类学家冈村(1932)和Yoshida(1998)将它放在羊栖菜属中。因此,在日本、韩国的有关羊栖菜的学名多采用Hizikia fusiforme,得到了曾呈奎和陆保仁(2000)的观察的支持,认为将其放在羊栖菜属中更适宜,因此暂定名为Hizikia fusiformis。

历史记载

羊栖菜最早见于福建《漳浦县志》:“羊栖菜生海石上,长四五寸,色微黑。”此后在《闽书》及《漳州府志》上亦有记载。该藻在中国沿海多别名:如广东称其为海草、玉茜;福建沿海称其为六角菜、胡须泡;在浙江沿海称其为海大麦、破网;辽宁称其为鹿角尖。中国1958年出版的《孢子植物名称》中采用羊栖菜作为它的统一名称。

马尾藻科马尾藻属藻类植物羊栖菜马尾藻科马尾藻属藻类植物羊栖菜

马尾藻科马尾藻属藻类植物羊栖菜马尾藻科马尾藻属藻类植物羊栖菜

马尾藻科马尾藻属藻类植物羊栖菜马尾藻科马尾藻属藻类植物羊栖菜

形态特征

编辑

多年生褐藻植物。藻体直立,多分枝黄棕色,株高可达60-80厘米,肥厚多汁可显区分固着器、主干、叶片三部分;固着器由若干圆柱形假组成,假根呈圆柱形,具分枝,四周互生侧枝和叶;茎部直立细长,直径一般为2-5毫米,呈圆形,除主茎外,一般还长有侧生茎,起到支撑作用;叶片初生时呈中空的棒状,扁而厚,叶缘平滑或长有稀疏的锯齿,叶柄较短; 苗基部有2-3片初生叶,扁平,具不明显的中肋,渐长则脱落;生叶多为狭倒披针形,长20-30毫米,宽2-4毫米,边缘略呈波状。囊腋生,纺锤形或球形,囊柄最长可达2毫米。同一藻体,枝、气囊不一定同时存在。生殖托腋生,雌雄异株;雌托椭圆形;托圆柱形。成熟期6-7月。

羊栖菜

近种区别

编辑

羊栖菜

匍枝马尾藻

茎叶

假根呈圆柱形,具分枝;茎部直立细长,直径一般为2-5毫米,呈圆形,除主茎外,一般还长有侧生茎,起到支撑作用;叶片初生时呈中空的棒状,扁而厚,叶缘平滑或长有稀疏的锯齿,叶柄较短

藻体黄褐色,纤弱;匍匐枝上生出两列羽状排列的小枝,这种小枝的顶端生有附着器。主枝下部的叶为椭圆形至长椭圆形,基部常不对称,中肋不及顶,毛窠明显,不规则的散布,叶缘有锯齿或不明显

图片

羊栖菜羊栖菜

匍枝马尾藻匍枝马尾藻

产地生境

编辑

马尾藻科马尾藻属藻类植物羊栖菜 马尾藻科马尾藻属藻类植物羊栖菜

羊栖菜是暖温带至亚热带性海藻,主要生长在太平洋西北部。在中国沿海,北自辽东半岛,南到广东雷州半岛,日本(北海道南部、经本州至九州)和朝鲜沿岸(东岸、南岸及西南岸)都有羊栖菜的分布。 20世纪90年代后,浙江沿海大规模栽培。 生于低潮带和大干潮线下海水激荡处的岩石上。

生长习性

编辑

羊栖菜喜光好浪,不耐高温,在气候温暖、水质肥沃、盐度较高、透明度大的海区,生长尤为茂盛。

马尾藻科马尾藻属藻类植物羊栖菜 马尾藻科马尾藻属藻类植物羊栖菜

羊栖菜的生长和发育季节随着生长的地区而不同,黄、渤海产幼苗初见8-11月,次年5-10月成熟;东海产幼苗见于9月至次年2月,4-8月间成熟;南海产幼苗成熟期很早,一般为2-6月。繁殖期一般在5-10月,中国南方由于气温较高,比北方要提前些。羊栖菜的藻体生长及发育明显受温度、光照、盐度及潮汐、营养盐等环境因子的影响。其中温度和光照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

繁殖方法

编辑

羊栖菜繁殖方法可分为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即营养繁殖。有性繁殖为雌、雄异株的孢子体成熟后,自叶腋间长出生殖托,形成繁殖器官――生殖窝,无性繁殖即营养繁殖,又叫假根度夏。

有性生殖

羊栖菜为雌雄异体,繁殖时雌雄藻体皆由藻体的叶腋处生出生殖托。性成熟时由生殖托上形成的生殖窝孔中排出卵囊(或精囊),粘附于生殖托周围进行受精。然后脱离生殖托附着在附着基上形成新的抱子体。在浙南沿海繁殖盛期在5月底或6月上旬至7月中、下旬。

营养繁殖

羊栖菜在有性生殖季节以后,株叶即烂去,但基部可继续长出新生枝。在浙南沿海7月份就有新生枝出现,新生枝耐高温能力比成体强,在28℃左右仍能正常生长。

病虫防治

编辑

杂藻类

常在1-3月大量出现杂藻附生于羊栖菜整株藻体上‚显微镜观察主要为微藻群体大量集聚‚肉眼观察似猴毛状丛生‚养殖户俗称其为“猢狲毛”。“猢狲毛”密布藻体上‚使羊栖菜无法正常接受光照‚降低光合作用‚严重影响其生长。这些微藻群体主体为硅藻类;其中以盒形藻属占绝对优势‚夹杂有菱形藻属、舟形藻属、曲舟藻属等。

虫害

常在4-6月尤临近收获季节大量出现麦杆虫附生在羊栖菜藻体上‚麦杆虫以藻类为食‚对产量有一定影响。另外‚在羊栖菜收获晒干处理中‚因麦杆虫混杂其中难以去除‚大大影响干品质量。

养殖技术

编辑

养殖海区的选择

人工养殖海区选在有一定流速和风浪、透明度较好、比重长期稳定在1.017以上海区为好。

选苗

一是自然苗,自然苗可从自然海区低潮位岩礁上用刀片将岩礁上的小苗连根铲下,除去杂质即可作苗种进行夹苗。二是有性生殖人工培育苗和假根培育苗.

采收

羊栖菜的收割方式也同海带相似,收获的时间主要是根据水温而定。一般当水温到达23℃,藻体上的气囊就很容易脱落,藻体增重减慢。这时遇有好天气即可开始收获。

主要价值

编辑

药用

据《本草纲目》记载,羊栖菜具有补血,降血压,通便,软坚化痰等功效,可治疗高血压和大肠癌、胃癌等症状。 还含丰富的碘、磷、铁、蛋白质,此外还含有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等。

研究发现,羊栖菜含有人体所需的18种重要氨基酸(包括8种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14种重要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

羊栖菜“入药在中国已有久远的历史,南齐陶弘景(公元452-536年)所著《神农本草经》上记载了羊栖菜,并描述了食疗性质和利用方法。明朝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也记载了羊栖菜的药学价值,有主治“瘿瘤结气”、“利小便”、“治疗脚气、水气浮肿、宿食不消”等功用。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羊栖菜及其提取物如多糖等对甲状腺肿、风湿等病症均有食疗作用。同时还有降血脂、抗血栓,以及消除大脑疲劳、促进儿童发育、增进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功效。

消食化淤作用。每100克羊栖菜鲜品中含膳食纤维总量(包括可溶性和不溶性纤维)达40-60克,膳食纤维能在?肖化道中吸水膨胀,刺激和促进肠蠕动,连同消化道中其他“废物”形成柔软的粪便,使之易于排出,降低大肠内的压力,可以有效地预防便秘、痔疮、肛裂、结肠息肉等。同时缩短了代谢产物及有害物质在大肠的停留时间,减少这些物质对肠道的刺激时间和再吸收时间。

促进免疫能力。羊栖菜水煎剂能明显增加鼠的脾及胸腺指数,增加正常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对刚果红的廓清功能,同时可明显增强绵羊红细胞所致的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这得益于羊栖菜中所含的多糖如褐藻淀粉、褐藻糖胶等物质。

降血脂、血糖功效。羊栖菜多糖具有显著抑制模型大鼠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增长,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的作用。羊栖菜多糖能明显提高糖尿病小鼠对糖的耐受能力,羊栖菜多糖的降血糖作用不是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实现的。

食用

羊栖菜可凉拌、炒烧、蒸煮,还可作海鲜火锅的佐料。

食物营养成分

编辑
食物名称鹿尾菜
含量参考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139 千卡
蛋白质10.6 g
脂肪1.3 g
胆固醇1 mg
脂肪酸1 g
饱和脂肪酸0.2 g
多不饱和脂肪酸0.3 g
单不饱和脂肪酸0.2 g
水分14 g
碳水化合物56.2 g
膳食纤维43.3 g
灰分18.3 g
叶酸84 μg
αE1.1 mg
胡萝卜素3300 μg
1400 mg
620 mg
100 mg
4400 mg
1400 mg
1.72 mg
55 mg
0.18 mg
1.8 mg
维生素B1(硫胺素)0.36 mg
维生素B2(核黄素)1.1 mg
烟酸(烟酰胺)2.9 mg
泛酸0.49 mg
维生素B60.01 mg
维生素E1.1 mg
维生素K320 μg
展开

下一篇 鳐属

上一篇 真燕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