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羽鼬鳚 编辑
羽鼬鳚
拉丁学名:Genypterus blacodes
英文名:Pink cusk-eel、Australian rockling
鼬鳚亚科羽鼬鳚属一种,分布于太平洋、西南大西洋海域,发现于南纬17°~57°范围内,通常生活在水深300米~550米环境中。
呈粉红色至橙黄色,背部具有不规则的斑驳图案,覆盖着粘稠的涂层。可食用,冻羽鼬鳚鱼片商品名为“青衣柳”。
中文名:羽鼬鳚
拉丁学名:Genypterus blacodes
别名:小孔羽鼬鳚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纲:辐鳍鱼纲 Actinopterygii
亚纲:新鳍鱼亚纲 Neopterygii
目:鼬鳚目 Ophidiiformes
亚目:鼬鳚亚目 Ophidioidei
科:鼬鳚科 Ophidiidae
亚科:鼬鳚亚科 Ophidiinae
属:羽鼬鳚属 Genypterus
种:blacodes
分布区域: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巴西等
二名法:Ophidium blacodes、Genypterus microstomus
形态特征
体锥形甚延长呈粉色至橙黄色;头部凹陷,相当大,约为标准长度的22%;鼻子钝,眼睛小,有肉质的轨道;嘴部均匀弯曲且大,到达眼后缘,上颌略微位于下颌前方;具一排强大的锥形牙齿,鳃耙短,有微小的锯齿;有强壮的鳃状脊柱半嵌在鳃皮内;前鼻孔小而圆,没有皮瓣;胸鳍短而圆;腹鳍位于喉咙区域,位于鳃和胸鳍起源的前方,有两条细长的线状射线;背鳍起源于胸鳍中部;臀鳍起源于中体前方,尾部侧扁略尖。在头部的身体和后部有细小的鳞片,侧线平行且位于背侧轮廓附近,背部有不规则的红褐色的斑块的大理石花纹。体长最大可达2米,可重达25公斤。
分布于南半球深水海域,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巴西等。栖息深度可达1000米。幼鱼偶尔也会在河口觅食,主要以鱼类、甲壳类动物为食。
种群分布图
主要生活在海底,有时可以栖息在海底的洞穴里。它们也会向水柱上方移动以觅食,在新西兰主要是在南岛南部海岸和坎贝尔高原周边被捕获。
是一种价值较高的鱼类,是新西兰十大创汇海鲜出口之一。大的、去骨的鱼片和厚鱼排在烹饪中保持着良好的形状。2015年出口额为4810万美元。主要出口市场是中国香港地区、澳大利亚、西班牙、巴西、南非等。
富含硒,磷,维生素B12和维生素d以及碘,镁和烟酸(维生素B3)。属于深海海鲜,是高营养食品,也是蛋白质的重要来源。饱和脂肪含量低,也是Omega 3的良好来源。
结实的鱼肉看起来似鳕鱼,但并非鳕鱼。适合多种烹饪方法,烘烤、煎炸、水煮、蒸制均可。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