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褐衣 编辑
襦衣长不过膝,褐衣之制亦然。《急就篇》颜注:褐……或曰粗衣也;《太平御览》卷六百九十三引作短衣,《墨子》曰“人不可衣短褐”,皆以褐为短粗布衣。而不知短褐乃裋褐之误,裋褐字,音异义同,裋褐合言,或裋褐分言,旨义无殊,裋为长衣而非短衣。程氏《演繁露》且谓:“褐者,裾垂至地。
中文名:褐衣
外文名:Browncoat
出处:墨子
形容:穿着
褐衣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邯郸 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谓急矣,而君之后宫以百数,婢妾被绮縠,馀粱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穅不厌。”
《后汉书·王望传》:“因以便宜出所在布粟,给其﹝禀﹞粮,为作褐衣。”
李贤 注:“ 许慎 注《淮南子》曰:‘ 楚 人谓袍为短褐。’”
唐 白居易 《东墟晚歇》诗:“褐衣半故白发新,人逢知我是何人?”
2、与襦衣同为庶人所服者为褐衣。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髡钳季布,衣褐衣,之鲁朱家所卖之。”
汉 孔融 《荐祢衡表》:“乞令 衡 以褐衣召见,必无可观采,臣等受面欺之罪!”
《新唐书·隐逸传·陆龟蒙》:“彼圣人也,吾一褐衣,敢不勤乎?”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捱至黄昏,使伍员解其素服,与皇甫讷穿之。另将紧身褐衣,与员穿著,扮作仆者。”
褐衣不完
【发音】 hè yī bù wán
【释义】 褐:粗布衣服。连粗布衣服也穿不周全‘形容生活困苦。
【出处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谓急矣。而君之后宫以百数,婢妾被绮谷,余梁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厌。”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生活清苦。
褐衣蔬食
【发音】 hè yī shū shí
【释义】 褐衣:粗布衣服;蔬食:粗糙的饭食。穿的是粗布衣服,吃的是粗茶淡饭。形容生活困苦。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故季次、原宪终年空室蓬户,褐衣蔬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