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裳凤蝶 编辑
裳凤蝶(Troides helena)是凤蝶科裳凤蝶属的一种大型蝴蝶,该物种在中国有1个亚种。该蝶飞翔的时候姿态优美,后翅黄色斑在阳光照射下金光灿灿,显得华贵美丽。幼虫寄主为多种马兜铃属(Aristolochia spp.)的植物,取食马兜铃属植物的叶;成虫访花,喜欢滑翔飞行,较缓慢。该蝶种在每年可发生二代以上。
中文名:裳凤蝶
拉丁学名:Troides helena (Linnaeus)
二名法:Troides helena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纲:昆虫纲
目:鳞翅目
科:凤蝶科
亚科:凤蝶亚科
族:裳凤蝶族
属:裳凤蝶属
种:裳凤蝶
分布区域:中国、印度、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儿内亚等
保护级别: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卵
裳凤蝶-卵
幼虫
裳凤蝶-毛虫
裳凤蝶
蛹
大型缎蛹,长约50mm,分绿色和黄褐色两种蛹色,腹部第五、六节背面各具一对尖长角刺。
裳凤蝶-蛹
成虫
裳凤蝶
雌蝶大于雄蝶,前翅面与雄蝶相似,但金黄色后翅面多1列亚缘斑,而斑与斑之间微相连接。
金裳凤蝶和裳凤蝶的卵、幼虫、蛹的形态特征基本相同,只是成虫的后翅斑纹有所区别。 裳凤蝶后翅近臀角的三个翅室均无扩菜的黑晕;雄虫后翅前缘第一个翅室的黄色部分其前半部为黑色,雌色后翅近内缘的黄色斑伸展达翅的基部,这两点区别于金裳凤蝶。
裳凤蝶 | 金裳凤蝶 |
---|---|
大型凤蝶。雄蝶前翅面天鹅绒黑色。脉边有灰色条纹;后翅面金黄色,有相连的锐三角形黑色缘斑。 | 雄蝶后翅的金黄色,在逆光下看,会呈现出类似珍珠在光照下反射出变幻光彩。随着光线角度的变化,有青、绿、紫色在变幻。 |
|
|
卵
卵多散产于寄主植物叶背,特别是主脉附近,少数产于嫩叶叶面,一般是一片叶仁产1粒,偶尔在同一叶片上产2粒。当发现卵中部有一黑点时,翌日即孵化,多在上午孵化。
幼虫
幼虫从卵孵出后先吃掉卵壳再活动取食嫩叶,喜躲在叶背取食叶肉,留皮和叶脉,低龄幼虫取食叶片成缺刻状,大龄幼虫则取食全叶及叶梗,4一5龄幼虫食量猛增,个体迅速增大;老熟幼虫预蛹前先排出深绿色的粪便,然后到处爬行选择化蛹地点,一般是在枝干或藤条上,吐丝固定化蛹。从停食到脱皮化成蛹约2一3天。
蛹
裳凤蝶
成虫
成虫羽化时,成虫先顶破胸部蛹壳,伸出头和前足,然后整个身体由头至腹依次钻出,刚出来时翅膀较柔软,成虫一般会静伏不动或将身体倒悬,让翅膀向下舒展,待后翅全部展开及翅变硬后,从肛门排出少量液体,约1小时后,开始扇动两翅慢慢飞翔起来。成虫羽化后,必须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待生殖器官进一步成熟,即行交尾,交尾时多数雌蝶在匕攀附在物体上,雄蝶在下,两蝶身体呈“1”字形,而翅膀呈“一”字形,通常交尾时间1一3小时然后逐日产卵,产卵时雌蝶在寄主植物附近往返多次低飞,最后攀附叶缘四翅扇动,靠腹部钩把卵产在叶背上。卵多为单产,偶有聚产(特别是寄主植物较少时)。通常每雌产卵量为36一44粒。成虫平时活动较少,中午前后特别是晴天飞翔取食较多,常在蜜源植物的花上吸蜜。
国内分布: 四川省,福建省,广东省,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浙江省,陕西省,江西省,台湾省,海南省,云南省等地。
国外分布:印度,不丹,缅甸,泰国,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等。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