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宽尾凤蝶 编辑
台湾宽尾凤蝶又名阔尾凤蝶、宽尾凤蝶。为昆虫纲、鳞翅目、凤蝶科、宽尾凤蝶属物种。该种1932年被首次发现,为台湾特产,美丽稀有,有中国“国蝶”的美誉。生活史有成虫,卵,幼虫,蛹4个阶段,一年发生一代,以蛹越冬。本种与宽尾凤蝶很相似,但后翅的斑纹差别很大。
中文名:台湾宽尾凤蝶
外文名:Fwallowtail Butterfly
别名:阔尾凤蝶、宽尾凤蝶
拉丁学名:Agehana maraho
二名法:Agehana maraho (Shiraki et Sonan,1934)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们
亚门:六足亚门
纲:昆虫纲
亚纲:有翅亚纲
目:鳞翅目
亚目:锤角亚目
科:凤蝶科
属:宽尾凤蝶属
种:台湾宽尾凤蝶
分布区域:台湾
台湾宽尾凤蝶
雄性外生殖器上钩突短小,骨化程度较强;颚形突小,弯曲;抱器瓣近似长方形,长为宽的1.6倍,抱器端圆;抱器内突周围骨化程度强,具锯齿,腹侧有1个大齿突且基部膨大。阳茎中部弯曲,两端增宽。
雌性外生殖器产卵瓣较短宽,交配孔宽圆;前阴片侧褶痕窄,齿突很多;后阴片两侧不齐,无齿突;囊导管很短,膜质;囊突骨化程度较弱,条状,比较小,有不规则的褶痕。
卵:直径约1.35 mm,高约1.25 mm。黄色,球形,表面光滑具有珍珠光泽。孵化前散生褐色斑。
幼虫:第1龄幼虫头部褐色,身体淡褐色,背线褐色。各体节亚背部有棘状突,其中胸部各节的突起较大。第2—4龄幼虫由胸部体侧至第6腹节背部附近呈V形,暗灰褐色;第8一10腹节灰白色;前胸体侧有1对灰黄色的锥状肉突;第9腹节后缘有l对肉突。老熟幼虫体长约44 mm;头部褐色,身体黄绿色,中胸有1对外圈褐色的黑色眼纹,腹部侧背面有外圈黑色的褐色变形虫状斑纹;臭丫腺黄褐色。
蛹:体长约37mm。褐色,枯枝状。前胸凹陷,中胸向前突伸;腹部中段略膨大 。
本种与宽尾凤蝶很相似,但后翅的斑纹差别很大。本种后翅中室白色,亚外缘区红色斑纹呈倒“U”字形,尾突宽而短;而宽尾凤蝶的后翅外缘区的红色斑纹呈弯月形,尾突呈靴形。而两种雌、雄外生殖结构极相似,只有抱器瓣上内突腹缘的骨化边不同 。
台湾宽尾凤蝶
台湾宽尾凤蝶
台湾宽尾凤蝶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