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丹褐凤蝶 编辑
不丹褐凤蝶Bhutanitisludlowi Gabriel (1942)是鳞翅目凤蝶科的昆虫。 稀少而美丽,是不丹的国蝶,被称为“高山美人”。是褐凤蝶属中最美丽大型者。四翅狭长,背景色为褐色,前翅有七条黄白色波纹状细斜线,后翅有四个尖细突尾,臀区有一大的深红色斑,其中部为黑天鹅绒斑,内嵌两个淡蓝色眼点。分布在中国云南、缅甸、泰国、不丹及印度北部。
形态 翅展90—100 mm。体、翅黑褐色。前翅特别狭长,有7条明显的淡黄白色细纹,多呈波状,其中5条达到后缘,第3、4和5、6条在中间弯曲后合二为一到达后缘,在第6和7条间的上半部还有一条十分清晰的斑纹。后翅基部很窄,无肩角;从基部伸出2条纵细纹,从前缘发出大约有6条斑纹;外缘区有弯月形斑纹,臀区有大圆形深红色斑,中间有近似椭圆形的大黑斑,黑斑中间又有2个带有白斑点的蓝斑;外缘有3支长的尾状突和2支短的尾状突。上述特征是和三尾凤蝶Bh.thaidina的主要区别。翅反面与正面花纹相似,但色调较淡。雄性外生殖器的爪形突1对,长而呈波状弯曲;抱器瓣菱形,端部三角形,末端尖锐。囊形突长,末端稍膨大。阳茎长,基部粗而末端尖。雌性外生殖器的产卵瓣宽,半圆形;囊导管细长,基部弯曲;交配囊小,囊状。
别名:四尾褐凤蝶、多尾凤蝶、褐凤蝶
中文学名:不丹褐凤蝶
拉丁学名:Bhutanitisludlowi Gabriel(1942)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亚门:六足亚门
纲:昆虫纲
亚纲:有翅亚纲
目:鳞翅目
亚目:锤角亚目
科:凤蝶科
属:褐凤蝶属
种:不丹褐凤蝶
分布区域:中国云南、缅甸、泰国、不丹及印度北部
保护级别: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不丹褐凤蝶
四翅狭长,背景色为褐色,前翅有七条黄白色波纹状细斜线,后翅有四个尖细突尾,臀区有一大的深红色斑,其中部为黑天鹅绒斑,内嵌两个淡蓝色眼点。此蝶稀少而美丽,无数收藏家梦寐以求 。
翅展90—100 mm。体、翅黑褐色。前翅特别狭长,有7条明显的淡黄白色细纹,多呈波状,其中5条达到后缘,第3、4和5、6条在中间弯曲后合二为一到达后缘,在第6和7条间的上半部还有一条十分清晰的斑纹。后翅基部很窄,无肩角;从基部伸出2条纵细纹,从前缘发出大约有6条斑纹;外缘区有弯月形斑纹,臀区有大圆形深红色斑,中间有近似椭圆形的大黑斑,黑斑中间又有2个带有白斑点的蓝斑;外缘有3支长的尾状突和2支短的尾状突。上述特征是和三尾凤蝶Bh.thaidina的主要区别。翅反面与正面花纹相似,但色调较淡。
雄性外生殖器的爪形突1对,长而呈波状弯曲;抱器瓣菱形,端部三角形,末端尖锐。囊形突长,末端稍膨大。阳茎长,基部粗而末端尖。
雌性外生殖器的产卵瓣宽,半圆形;囊导管细长,基部弯曲;交配囊小,囊状。
晴天里,雄蝶喜在树顶高空,徘徊翱翔,一如鹰鹫。成虫将卵成片产在绒毛马兜铃叶子背面,卵期4星期,1.5mm,橙黄色,一龄幼虫眠时无堆叠现象。
卵 近圆球形,表面光滑,或有微小而不明显的皱纹;多产在寄主植物上;散产,也有多个产在一起的。
不丹褐凤蝶
蛹 缢蛹,表面粗糙,头端二分叉,中胸背板中央隆起,喙到达翅芽的末端,以蛹越冬,化蛹地点在植物的枝干上。
成虫 包括蝴蝶中的一些大型和中型美丽的种类,色彩鲜艳,底色多黑、黄或白,有蓝、绿、红等颜色的斑纹。下唇须小。喙管及触角发达,后者向端部逐渐加大。前足正常;爪一对,下缘平滑不分叉。前后翅三角形,中室闭室;前翅R脉5条,A脉2条,通常有一条臀横脉;后翅只有1条A脉,肩角有一钩状的肩脉生在亚缘室上,多数种类M3常延伸成尾突,也有的种类无尾突或有2条以上的尾突。
野外的不丹褐凤蝶
不丹褐凤蝶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或《华盛顿公约》保护级别:二 类。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不丹褐凤蝶Bhutanitisludlowi Gabriel(1942)是鳞翅目凤蝶科的昆虫。 稀少而美丽,是不丹的国蝶,被称为“高山美人”。是褐凤蝶属中最美丽大型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高黎贡山邂逅世界级的珍稀蝴蝶
三尾褐凤蝶
现有的记载中,三尾褐凤蝶分布的区域只在四川西北部和甘肃、陕西南部等地,正是因为如此,它才被纳入我国5种属《野生动物保护法》保护的蝴蝶之一。
这两种蝴蝶在外形上较为相似,对蝴蝶不太了解的人很容易把它们混同。只要把它们放在一起对比,还是不难看出它们之间明显的区别。首先,褐凤蝶个头比三尾褐凤蝶要大双翅展开达10厘米,三尾褐凤蝶一般不超过8.5厘米。其次,褐凤蝶的尾突末端尖细,三尾褐凤蝶尾突末端则膨大,像把勺子,在最长的一条尾突上区别尤为明显。另外,褐凤蝶后翅的红斑特别大,近半月形,与下方黑色区域组成了一个像眼睛一样的大斑,三尾褐凤蝶的红斑则呈不规则带状。
海拔2500米以上,蝴蝶种类和数量都开始渐渐稀少,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这个区域特有的珍稀蝴蝶。西番翠凤蝶和克里翠凤蝶这两种横断山区著名的特有凤蝶,时不时掠过丛林边缘。远远望去,它们的外表与我国南方各省常见的翠凤蝶和巴黎翠凤蝶非常相似,但走近后就会发现明显的不同。远看颇像翠凤蝶的西番翠凤蝶,其实后翅还有两个白斑。
飞行时看起来和巴黎翠凤蝶差不多的克里翠凤蝶,近看才可看到纵贯后翅,反射着金属光彩的艳丽蓝绿色带纹。由于这两个种的全球分布仅限于以横断山区为中心的少数山地,因此介绍蝴蝶的书籍都将它们列为世界珍稀蝴蝶。
而中国因为缺乏相关调查,只有少数几家研究单位的标本室里保存着几只破损的标本,以至于许多书籍里提到它们时,不得不翻拍国外书籍照片,甚至一些权威性的蝶类志里也只能找到非常残破的标本照片。但我这次仿佛得到了上天的眷顾,有幸采集到了非常新鲜完整的标本。
我在高黎贡山山区仅呆了一周,就采到了170多种蝴蝶,其中有9种是在我国其他地区从未发现过的。由于一个地区的蝴蝶种类不可能在同一时间段内全部出现,按照以往对其他地区调查的经验,我估计高黎贡山地区应该有300种以上的蝴蝶,它兼具了寒冷的青藏高原和炎热的南亚次大陆两个截然不同的蝶系中的许多种类,如果有机会深入调查,相信将有更多的种类被发现。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