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绢蝶 编辑

绢蝶科绢蝶属动物

阿波罗绢蝶阿波罗绢蝶

阿波罗绢蝶(学名:Parnassius apollo):翅展约7-8.4厘米。前翅较圆,白垩色,翅表有许多黑点、灰白斑及无鳞透明区,这些斑点的形状、密度及其强度常随产地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后翅通常总有显著的鲜红色斑点。触角主干灰白色,有浅黑色环带。雄性外生殖器的背兜发达;1对爪形突较细长,较弯成弓状。雌性外生殖器的产卵瓣半圆形,具鬃;后表皮突粗长,末端钝。绢蝶翅形混圆;翅膜五色透明;状如丝绢,因此得名。翅面常有黑色、红色和蓝色斑点或者斑纹。

栖息于海拔750 - 2000米的高山区。耐寒性强,常常生活在雪线上下。一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成虫8月出现。幼虫以景天属植物为寄主。

该种是珍贵的大型绢蝶,在波兰和西班牙早已灭绝,故在昆虫中最早被纳入《华盛顿公约》,列为Ⅱ级保护种。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列为Ⅱ保护对象。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已采取了相应有效的保护措施,包括划栖息地为保护区、人工助殖、重引、植树造林、设立专门公园保护等等。

分布于古北生态区:中国新疆、土耳其、蒙古及欧洲大部分国家。中国的阿波罗绢蝶大部分生活在西北、西南地区。

基本信息

编辑

外文名:Mountain Apollo

中文学名:阿波罗绢蝶

拉丁学名:Parnassius apollo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亚门:有颚亚门

纲:昆虫纲

亚纲:有翅亚纲

目:鳞翅目

亚目:锤角亚目

科:绢蝶科

属:绢蝶属

种:阿波罗绢蝶

亚种:23亚种

命名人及时间:Linnaeus,1758

保护级别:近危(NT)、Ⅱ级保护动物、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形态特征

编辑

成虫

阿波罗绢蝶

阿波罗绢蝶是一种大型蝶类,翅展7-8.4厘米。翅白色或淡黄白色。半透明。前翅中室中部及端部有大黑斑,中室外有2枚黑斑,外缘部分黑褐色,亚外缘有不规则的黑褐带,后缘中部有1枚黑斑。后翅基部和内缘基半部黑色;前缘及翅中部各有1枚红斑,有时有白心,周围镶黑边;臀角及内侧有2枚红斑或1红1黑斑,其周围镶黑边;亚缘黑带断裂为6个黑斑。翅反面与正面相似,但翅基部有4枚镶黑边的红斑,2枚臀斑也为具黑边的红斑。雌蝶色深,前翅外缘半透明带及亚缘黑带较雄蝶宽而明显,后翅红斑较雄蝶大而鲜艳。

雄性外生殖器的背兜发达;1对爪形突较细长,较弯成弓状,末端尖,基部较宽而相互远离;抱器瓣基半部与内突形成三角形,端半部宽而略呈方形,但端部两角圆,边缘具长鬃;内突很大,位于近端部,基部很宽,端部较细而稍弯;阳茎端基环“U”形;阳茎粗,约是抱器瓣长的1.5倍,基部宽大,端部骨化部分尖削。

雌性外生殖器的产卵瓣半圆形,具鬃;后表皮突粗长,末端钝;前阴片略呈长方形,后阴片宽叶形;囊导管与交配囊很难区分。

扁平,表面有许多颗粒状的微小突起,排列规则。精孔周围稍凹,这里的微小颗粒显著比其它部分小。卵灰白色,精孔周围淡黄绿色。直径约1.38毫米,高约0.85毫米。

幼虫

1龄幼虫头部黑褐色有光泽,上生黑毛。臭角不明显。前胸背板黑褐色有光泽。身体暗黑褐色,下方色稍淡。前胸前半部泛橙黄色。肛上板几丁化,黑褐色。终龄幼虫体黑色,前胸至第9腹节亚背线上的圆形斑呈红色。

身体暗褐色有光泽,覆盖有灰白色粉。头部圆形,无突起。前胸的气门关闭。中胸圆形。前翅基部的突起呈钝角。腹部从背面看呈椭圆形,从侧面看向腹面弯曲,每一腹节气门上线各有1个浅凹。体长约21毫米。

近种区别

编辑

阿波罗绢蝶

田鼠绢蝶

体量

翅展约7-8.4厘米

翅展4.5-10厘米

特征

前翅较圆,白垩色,翅表有许多黑点、灰白斑及无鳞透明区,这些斑点的形状、密度及其强度常随产地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后翅通常总有显著的鲜红色斑点

前翅与阿波罗绢蝶类似,白色。半透明。前翅中室中部及端部有大黑斑,中室外有3枚白斑,外缘部分黑褐色,亚外缘有不规则的黑褐带,后缘中部有1枚红斑

图片

阿波罗绢蝶阿波罗绢蝶

田鼠绢蝶田鼠绢蝶

栖息环境

编辑

栖息在整个欧洲和亚洲部分地区,喜欢栖息在高山草甸和牧场长满花的草地、山坡及山区草原。在海拔750-2000米的高山区活动。那里有大量的提供花蜜的花朵。阿波罗毛虫需要的寄主是景天属植物,可生长在贫瘠的岩石或砾石区。研究表明,对于这个物种来说,岩石区生长有石楠类植物,这些位于草甸和其他花蜜丰富的地区附近的植物对阿波罗绢蝶的生长是至关重要的。

生活习性

编辑

绢蝶都生活于高山,有很强的耐寒力,有的在雪线上活动,飞翔时紧贴地面,缓缓而飞好像在悠悠赏雪,因而较易捕捉。成虫以花蜜为食物,也吸食树汁、水中溶解的矿物质等。

分布范围

编辑

原产地:阿尔巴尼亚、安道尔、奥地利、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共和国、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意大利、列支敦士登、马其顿、黑山、挪威、波兰、俄罗斯联邦、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乌克兰。

区域灭绝:白俄罗斯、拉脱维亚、罗马尼亚。

繁殖方式

编辑

一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成虫8月出现。幼虫以景天属植物为寄主。当毛虫完全生长时,它会在地面上变成蛹,形成一个松散的茧,成虫蝴蝶从变态后出现。

成虫性成熟后,从蛹中破壳钻出,但需要一定的时间使翅膀干燥变硬,这时的蝴蝶无法躲避天敌,属于危险期。翅膀舒展开后,蝴蝶就可以飞翔了。成虫以花蜜为食物,一般蝴蝶成虫交配产卵后就在冬季到来之前死亡。

亚种分化

编辑

阿波罗绢蝶是欧洲最著名的产生地理变异的物种。 这种富有吸引力的蝴蝶栖息在整个欧洲和亚洲部分地区的山坡及山地草原中。它在不同的山区或山脉隔离形成大量不同的地方种群,其变异范围主要是黑纹的强度及红斑点的大小与数量。

阿波罗绢蝶(23个亚种)

中文名称

学 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阿波罗绢蝶指名亚种

Parnassius apollo apollo

Linnaeus, 1758

2

阿波罗绢蝶阿尔佩拉亚种

Parnassius apollo alpherakyi

Krulikowsky, 1906

3

阿波罗绢蝶巴托洛梅亚种

Parnassius apollo bartholomaeus

Stichel, 1899

4

阿波罗绢蝶德谟克利特亚种

Parnassius apollo democratus

Kulikowsky, 1906

5

阿波罗绢蝶菲拉布雷斯山脉亚种

Parnassius apollo filabricus

Sagarra, 1933

6

阿波罗绢蝶加多尔亚种

Parnassius apollo gadorensis

Rougeot & Capdeville, 1969

7

阿波罗绢蝶双细亚种

Parnassius apollo geminus

Schawerda, 1907

8

阿波罗绢蝶格拉古亚种

Parnassius apollo graecus

Ziegler, 1901

9

阿波罗绢蝶赫斯巴亚种

Parnassius apollo hesebolus

Nordmann, 1851

10

阿波罗绢蝶西班牙亚种

Parnassius apollo hispanicus

Oberthür, 1909

11

阿波罗绢蝶利姆科亚种

Parnassius apollo limicola

Stichel, 1906

12

阿波罗绢蝶默茨巴赫亚种

Parnassius apollo merzbacheri

Fruhstorfer, 1906

13

阿波罗绢蝶内华达山脉亚种

Parnassius apollo nevadensis

Oberthür, 1891

14

阿波罗绢蝶普罗温西亚种

Parnassius apollo provincialis

Kheil, 1905

15

阿波罗绢蝶比利牛斯亚种

Parnassius apollo pyrenaica

Harcourt-Bath, 1896

16

阿波罗绢蝶巴尔干亚种

Parnassius apollo rhodopensis

Markowitsch, 1910

17

阿波罗绢蝶瑞提阶亚种

Parnassius apollo rhaeticus

Fruhstorfer, 1906

18

阿波罗绢蝶瑞亚亚种

Parnassius apollo rhea

Poda, 1761

19

阿波罗绢蝶红玉亚种

Parnassius apollo rubidus

Fruhstorfer, 1906

20

阿波罗绢蝶西伯利亚亚种

Parnassius apollo sibiricus

Nordmann, 1851

21

阿波罗绢蝶西西里岛亚种

Parnassius apollo sicilae

Oberthür, 1891

22

阿波罗绢蝶瓦莱丝库亚种

Parnassius apollo valesiacus

Fruhstorfer, 1906

23

阿波罗绢蝶温宁根亚种

Parnassius apollo vinningensis

Stichel, 1899

种群现状

编辑

该种是珍贵的大中型绢蝶,保护意义在于该物种是冰河期残余种,对研究凤蝶类的谱系演化及历史生物地理学具重大意义;可供观赏,为世界名贵种。在波兰和西班牙早已灭绝,濒危原因是过分采集与贸易、酸雨、都市化、农业化、森林砍伐。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已采取了相应有效的保护措施,包括划栖息地为保护区、人工助殖、重引、植树造林、设立专门公园保护等等。

中国2002年调查发现,境内的阿波罗绢蝶在1980年以前发现记录很少,后来在新疆发现较多,各标本馆收藏标本2,000多只,野外资量不清楚。

全球1983-1996年在意大利做的种群数量调查表明,许多种群的数量仅是过去的1/10。2004对波兰一个国家公园的阿波罗绢蝶进行研究,野生种群数量在不断增长。

中国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对养殖探索,海南亚龙湾蝴蝶谷和云南省都有专门的蝴蝶养殖,供游客参观。

保护级别

编辑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0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近危(NT)。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Ⅱ级保护动物。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下一篇 觅梦绢蝶

上一篇 小红珠绢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