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广方言馆 编辑
上海广方言馆成立于1863年,是由江苏巡抚李鸿章仿照京师同文馆在上海设立的一所新式学堂,初称“上海同文馆”,1867年改名为“上海广方言馆”。馆址初设于上海县署东南面,后迁至江南制造局西北面。该馆与一般专事讲习经史义理、八股时文的旧式的书院迥然不同,旨在培养精通洋务的各种专门人才。由具有维新倾向的著名改革家冯桂芬主持馆务。广方言馆章程中,规定学生分为上下两班,初进馆时入下班,学习数理化和外文等基础课程。一年后,经考试合格者升入上班。
北京、上海、广州的“同文三馆”是新教育的开端,推动了中国教育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上海广方言馆”与1862年成立的“北京同文馆”有两点显著不同。第一,招生不限于贵族子弟,社会各界有志于学习洋务者,经考试合格皆可录取;第二,学习课程更为广泛,除英语、法语、俄语等语言课程以及必修的经学课程外,还包括西方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类课程,凸显出清政府发展科学技术的迫切性,以及培养商贸人才的实际需要。
上海同文馆自开馆以后一直重视英文教学。英文教习一职先后共有10位,除了刚开始由英国人傅兰雅(Dr. John Fryer)、美国人林乐知(Young John Allen)任职以外,后来一直由懂英文的中国人担当此任。历任的10位法文教习中,也有一半都是懂法文的中国人。两位德文教习之一是中国人。6位算学教习中有5人是中国人。历任汉文教习共22人,均由中国人担任。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