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零 编辑

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先秦考古及中国古汉语研究专家

李零李零

李零,1948年6月12日出生于河北邢台,籍贯山西武乡,先秦考古及中国古汉语研究专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

1977年—1983年李零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从事金文资料的整理工作;1979年—1982年就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毕业后获得历史学硕士学位;1981年参加宝鸡西高泉村东周秦墓的发掘工作 ;1982年—1983年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从事沣西队考古发掘工作;1983年—1985年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从事先秦土地制度史的研究工作;1985年起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 ;1990年获得美国“卢斯基金”和美国“史密森学会博士后高级研究员基金”资助,并赴美国华盛顿大学访学 ;1993年获得“南怀瑾出版基金”资助 ;2014年7月应邀赴俄罗斯考察俄罗斯和中亚五国出土欧亚草原文化遗物,10月赴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考察古迹和博物馆 ;2016年当选为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 ,9月到甘肃正宁考察调研文物工作 ;2017年赴伊朗考察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的遗址、遗迹 ;2018年12月参加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主办的纪念“北大画法研究会”100周年座谈会 ;2019年7月带队文物古迹专家组到山西武乡考察文物古迹 ;2022年带队参加对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文物古迹考察活动 ,9月参加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成立六周年学术活动。

李零主要从事先秦考古及中国古汉语研究。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李零

国籍:中国

出生地:河北邢台

出生日期:1948年6月12日

毕业院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学历:硕士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6年当选为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

代表作品:《我们的经典》、《我们的中国》、《简帛古书与学术流》、《子弹库帛书》、《中国方术正考》

籍贯:山西武乡

人物经历

编辑

李零李零

1948年6月12日,李零出生于河北邢台。

1977年—1983年,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从事金文资料的整理工作。

1979年—1982年,就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毕业后获得历史学硕士学位。

1981年,参加宝鸡西高泉村东周秦墓的发掘工作。

1982年—1983年,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从事沣西队考古发掘工作。

1983年—1985年,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从事先秦土地制度史的研究工作。

1985年起,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

1990年,获得美国“卢斯基金”和美国“史密森学会博士后高级研究员基金”资助,并赴美国华盛顿大学访学。

李零在野外考察李零在野外考察

1993年,获得“南怀瑾出版基金”资助。

2014年7月,应邀赴俄罗斯考察俄罗斯和中亚五国出土欧亚草原文化遗物;10月,赴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考察古迹和博物馆。

2016年,当选为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 ;9月,到甘肃正宁考察调研文物工作。

2017年,赴伊朗考察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的遗址、遗迹。

2018年12月,参加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主办的纪念“北大画法研究会”100周年座谈会。

2019年7月,带队文物古迹专家组到山西武乡考察文物古迹。

2022年,带队参加对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文物古迹考察活动 ;9月,参加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成立六周年学术活动。

主要成就

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81年李零与陈平(右)摄于宝鸡金台观1981年李零与陈平(右)摄于宝鸡金台观

李零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考古、古汉语、汉学等领域的研究 ,具体包括:考古学、古文字学、古文献学、人文学术(方术史、思想史、军事史、艺术史、历史地理)等。

李零在学术研究上,致力于对古典文献作出融会贯通的解读,结合中国各地考古发现,从各种文化遗迹和出土文物中,梳理早期中国的历史。

学术论著

李零的主要著作有《我们的经典》《我们的中国》《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波斯笔记》《万变》《子弹库帛书》《中国方术正考》《中国方术续考》《孙子发微》《兵以诈立—我读〈孙子〉》《丧家狗—我读〈论语〉》 《〈孙子〉古本研究》《李零自选集》《郭店楚简校读记》 《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楚帛书研究(十一种)》《兰台万卷:读〈汉书•艺文志〉》《入山与出塞》《铄古铸今:考古发现和复古艺术》《万变:李零考古艺术史文集》《待兔轩文存(读史卷)》《待兔轩文存(说文卷)》 《中国方术考》《铄古铸今》《兵以诈立》《丧家狗》《放虎归山》《花间一壶酒》《何枝可依》 《上博楚简三篇校读记》《〈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何枝可依—待兔轩读书记》《鸟儿歌唱》《大刀阔斧绣花针》《小字白劳》等。

学术交流

时间

学术活动名称

举办地

1992年8月

马王堆国际研讨会

长沙

2014年6月

纪念法兰西学院雷慕沙汉满语讲座设立二百周年学术研讨会

巴黎

2019年12月

李学勤先生学术成就与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

北京

科研奖励

时间

获奖项目

奖励名称

2008年

《丧家狗—我读〈论语〉》

第四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

2018年

《我们的中国》

全球华人国学成果奖

2020年

《子弹库帛书》(上、下)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人文社会科学)

2021年

《了不起的文明现场:跟着一线考古队长穿越历史》

第16届文津图书奖

2021年

《波斯笔记》

第28届国际年度国际图书奖

2022年

《中国方术正考》

第五届思勉原创奖

-

《子弹库楚帛书》

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一等奖

人才培养

讲授课程

李零查阅文献李零查阅文献

李零讲授的课程有讲座课程“我劝天公重抖擞”。

指导学生

李零指导培养的学生有康乃尔大学东亚系教授罗斌(Robin McNeal)等。

学术讲座

时间

讲座名称

合作院校

2007年3月

“论语”专题讲座

中国人民大学

2010年5月

“山水”专题讲座

中央美术学院

2012年6月

“说出土文物的性别特征”主题演讲

中国国家博物馆

2013年3月

“中国青铜文化漫谈”学术报告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2016年9月

迹九州和早期中国—自‘西周的邻居与后院’讲起”主题演讲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2018年5月

“楚帛书的故事—中美两国调查记”专题讲座

安徽大学

2018年6月

“阅读考古,思考考古—从读者角度看考古”主题演讲

陕西考古研究院

2022年7月

“冷战之殇—柴尔德考古学的反战思考”学术讲座

西北大学

2022年10月

“绝笔春秋:王国维与清华”主题演讲

清华大学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1987年

青年语言学家奖(吕淑湘奖)

中国社会科学院

1988年

青年优秀科研成果奖

北京大学

2016年

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

美国人文与科学院

2023年

2023年度“汪德迈中国学奖”

法国碑铭与美文科学院

社会任职

编辑

时间

担任职务

2021年5月

成都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

-

芝加哥大学客座教授

-

法国远东学院客座教授

-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人物评价

编辑

李零遨游书海李零遨游书海

“李零一直是我很敬仰的老师,而且越接近越觉得高山仰止。”(北京大学教授孙庆伟评)

“李零治学涉猎广泛,是当代少有的能够熟练地将考古资料、古文字资料和传世文献结合起来,在中国古代历史、思想和文化诸领域展开全方位深入研究的学者之一。”(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评)

“李零学识渊博,出入古今,研究涉猎范围极广,在思想经典、历史地理、考古艺术等领域也颇有研究。”(《济南时报》评)

“李零是当今中国兼备学问与思想的超一流学者乃至思想家之一。他的影响远不止于学界,在公共知识领域,都卓有影响。”(《钱江晚报》评)

“李零是一位极具情怀的人文学者,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推广和深刻反思,成绩卓著,令人叹服,他怀着高度的文化责任感,为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纠正流俗错误观念,反思文化痼疾,大声呐喊,不遗余力,故甫一问世,便洛阳纸贵,在海内外知识界和读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是一位真正能够站在学术前沿,有尊严地与国际学术界展开对话和交流的中国人文学者。”(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评)

下一篇 预测学

上一篇 孙子校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