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阿若 编辑

东汉少年游侠

杨阿若杨阿若

杨阿若(生卒年不详)本名阿若,后改名丰,字伯阳,州酒泉(今西北甘肃、青海一带)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人物。

少为游侠,常为人报仇解怨,时人为之号曰:“东市相斫杨阿若,西市相斫杨阿若。”

建安年间,为酒泉太守徐揖报仇,杀死黄昂,后躲避黄华而逃到敦煌郡。

黄初年间,河西平定,杨阿若回到本郡,举孝廉、拜为驸马都尉,二十余年后去世。

杨阿若与孙宾硕、祝公道、鲍出四人被载于《魏略 勇侠传》。

基本信息

编辑

本名:杨阿若

别名:杨丰

字:伯阳

所处时代:三国时期

出生地:凉州酒泉郡

主要成就:诛杀黄昂

人物生平

编辑

少为任侠

杨阿若,本名阿若,后改名丰,酒泉郡人。

少时为游侠,经常为人报仇解怨,当时人们常说:"东市相斫杨阿若,西市相斫杨阿若。"。

酒泉之难

建安年间,酒泉太守徐揖诛杀郡中强族黄氏。黄昂脱身在外,于是用家产招募一千余人进攻酒泉,徐揖保城自守,徐揖的主簿庞淯弃妻儿趁夜突围求救。 当时杨阿若在外,认为黄昂不义,于是也告别徐揖,舍弃妻儿,向东到张掖郡求救。

适逢张掖郡也起兵作乱,杀死郡太守,而黄昂也攻陷酒泉,击杀太守徐揖,于是两郡合势。(《三国志》则称张掖郡答应庞淯救援,援兵未到而徐揖已死,与此不同 )黄昂恨杨阿若与自己作对,于是重金悬赏杨阿若,想让张掖郡用麻绳绑住他的头,将他生擒送到酒泉郡,杨阿若闻知便逃走。

平定乱事

武威太守张猛以杨阿若为都尉,又发檄文布告酒泉,使军中任凭杨阿若为徐揖报仇。

杨阿若于是单骑南入羌中,招到一千余名骑兵,出于乐涫南山,直指郡城。离城尚不到三十里时,杨阿若命令骑兵下马,曳柴扬尘,虚张声势。酒泉郡人望见尘土飞扬,以为东面来了大军,于是四散奔逃。黄昂独自出逃,在途中被杨阿若率领的羌兵所俘虏。杨阿若对黄昂说:“你之前想捆住我的脖子活捉我,现在反而被我捆住了,怎么说?”黄昂羞惭,杨阿若便杀了黄昂。

黄昂死后,身在东边的黄华回到酒泉郡,执掌郡中事务。杨阿若畏惧黄华,于是再次逃走,向西到了敦煌郡。

出仕曹魏

延康元年(220年)魏王曹丕即位之初,黄华与张进、麴演等人一同起兵作乱,最终张进与麴演皆被金城太守苏则斩杀,黄华也向苏则投降,于是河西诸郡平定。

河西平定后,杨阿若回到酒泉。郡中举为孝廉,凉州表彰他的义勇,朝廷即拜他为驸马都尉。二十多年后,杨阿若因病去世。

鱼豢《魏略 勇侠传》载杨阿若与孙宾硕、祝公道、鲍出四人。

历史评价

编辑

鱼豢:若夫杨阿若,少称任侠,长遂蹈义,自西徂东,摧讨逆节,可谓勇而有仁者也。

史书记载

编辑

《三国志 卷十八 魏书十八 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第十八 裴松之注》

下一篇 鹿磐

上一篇 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