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圆通 编辑
李圆通(生卒年不详),京兆郡泾阳县(今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人。隋朝大臣、将领,隋滑国公李景与女僮的私生子。
李圆通是僮仆所生,父亲李景不愿认他,被收养在杨坚家中。杨坚晋升随国公后,将李圆通提拔为参军事,成为重要幕僚。杨坚任丞相,掌握大权后,李圆通化解了多次北周诸王对杨坚的暗害,被封为怀昌男爵,授帅都督,晋爵新安子爵。后任相国外兵曹,领左右亲信,授上仪同。开皇元年(581年),杨坚代周自立,授李圆通为内史侍郎,领左卫长史,进封伯爵。历黄门侍郎、尚书左丞,兼刑部尚书。后以尚书左丞领左卫翊骠骑将军。隋灭陈之战开始后,李圆通任行军总管,跟随行军元帅杨素在长江中游作战,屡败陈军,因功升任大将军。后改封万安县侯,历任扬州总管府长史、并州总管府长史。开皇十七年(597年),秦王杨俊奢侈违制获罪,李圆通因受牵连被黜职。不久复起,任检校刑部尚书。仁寿年间,李圆通因战功晋爵郡公。
仁寿四年(604年),隋炀帝即位,任李圆通为兵部尚书。隋炀帝南巡时,李圆通留守京师长安。在这期间因秉公断案,被许国公宇文述记恨,向隋炀帝诬告李圆通贪污受贿、执法不公。隋炀帝非常愤怒,征召李圆通到东都面见,随后罢官除名。李圆通忧惧发病,在家中去世。获赠柱国,复爵郡公。
全名:李圆通
封号:万安郡公
所处时代:北周至隋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京兆郡泾阳县(今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
逝世地:京兆郡泾阳县
主要成就:保护杨坚、参加隋灭陈之战
最高官职:柱国、兵部尚书
早年生活
李圆通的父亲李景最初以军士的身份隶属于北周大将杨忠,李景与杨忠家中的僮仆黑女私通,生下李圆通。但李景却不认他这个儿子,因此他自幼孤苦贫贱,后来在杨忠之子杨坚家中做差役。杨坚受封隋国公时,提拔李圆通担任参军事。
事奉杨坚
当初,杨坚年少时,每次宴请宾客,总是让李圆通负责监厨。李圆通生性威严整肃,身边的婢女奴仆,都敬重畏惧他。只有杨坚长子杨勇的乳母自恃受宠,看不起李圆通,食物还没有供给客人,就常常有所请求。李圆通不答应,乳母有时就擅自拿去。李圆通十分生气,怒叱掌厨的人,打他几十个耳光,叫喊声响彻房内,僚属和身边的人替他担心,大惊失色。客人离开后,杨坚知道此事,便召见李圆通,让他就座,并赏赐给他食物,自此很是看重李圆通,认为他足堪担当大任。
杨坚担任北周丞相时,赐封李圆通为怀昌男爵。不久之后,授任帅都督,进封新安子爵,把他视为心腹。李圆通力大快捷,擅长武功。北周诸王素来畏惧杨坚,伺机对杨坚下手,杨坚倚赖李圆通的保护,多次得以幸免。杨坚非常感谢李圆通,因此让他参与政事,授予李圆通相国外兵曹,依旧兼任左亲信。不久授任上仪同之职。 周宣帝驾崩之时,杨坚身居宫中,总揽政务。独孤伽罗派李圆通向杨坚进言:“大事已然,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
因功升任
隋文帝登基后,授任李圆通为内史侍郎,兼任左卫长史,进封新安伯爵。历任左右庶子、给事黄门侍郎、尚书左丞,兼任刑部尚书,深得隋文帝的信任。 后来,李圆通以尚书左丞之职,兼任右翊卫骠骑将军。
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之战时,李圆通以行军总管的身份跟从杨素出兵信州道。平灭陈朝后,李圆通因功升任大将军,改封万安县侯,并任扬州总管长史。 之后改任并州总管长史。
免官复职
隋文帝之子并州总管、秦孝王杨俊性情仁厚宽柔,常常沾沾自喜,处理事情缺少决断,因此府中之事都由李圆通裁决。后来李圆通入朝担任司农卿,兼任粟内史,升任刑部尚书。数年后,再度担任并州总管长史。
开皇十七年(597年),杨俊因奢侈获罪,李圆通也连坐免官。不久,李圆通重新受到起用,担任检校刑部尚书。
仁寿年间(601年―604年),李圆通因是功勋老臣被进封为万安郡公。
忧惧病逝
隋炀帝继位后,李圆通担任兵部尚书。隋炀帝游历江南时,令李圆通留下镇守京师长安。在此期间,李圆通曾判令宇文述将所占民田归还于民。为此,宇文述诬告圆通收受贿赂。隋炀帝非常恼怒,征召李圆通在洛阳面见,将他罢官除名。李圆通忧惧发病,在家中逝世。朝廷追赠李圆通为柱国,爵位等一切如旧。
军事
李圆通生性威猛,力大过人,长于武功。早年事奉杨坚,在杨坚担任北周丞相期间,北周诸王多次对杨坚下手,都被李圆通化解,因此深得隋文帝的器重与信任。后来李圆通参与隋灭陈之战,也立下了战功。
政治
李圆通曾担任并州总管长史,侍奉秦孝王杨俊。因杨俊性情柔弱,不善从政,府中大事均由李圆通定夺。后来又担任过司农卿、治粟内史、刑部尚书等职。在隋炀帝南巡时,李圆通为兵部尚书,被留下镇守京师长安,在这期间李圆通不畏权贵、秉公断案,被诬告罢官。
辈分 | 关系 | 姓名 | 简介 |
---|---|---|---|
长辈 | 父亲 | 李景 | 隋朝右武卫大将军、光禄大夫、丘县侯、滑国公。 |
母亲 | 黑女 | 随国公杨忠家中女仆,李圆通生母。 | |
子辈 | 儿子 | 李孝常 | 唐朝宗室大臣,上柱国、义安郡王。李圆通之子,唐高祖李渊族弟。原隋朝华阴县令,后归顺唐朝,因密谋反叛,事发处死。 |
孙辈 | 孙子 | 李义余 | 唐朝大臣,太子左千牛备身、上大将军,义安王李孝常第六子。因其父密谋反叛,李义余遭连坐处死。 |
孙媳 | 姬揔持 | 李义余之妻,李孝常坐罪处死,女眷没入掖庭。姬揔持得到文德皇后赏识,成为晋王李治的保傅。因忠顺勤勉,得到唐太宗赞许,授三品荥阳郡夫人。李治即位后,封为一品周国夫人。 | |
曾孙 | 李家福 | 李义余之子,唐外府丞。 |
参考资料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