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重润 编辑
李重润(682年 - 701年10月8日),即懿德太子,本名重照,生于东宫内殿(今陕西省西安市),唐中宗李显的嫡长子(序齿排为次子)。避武后讳改。降生时高宗立为皇太孙,开府。中宗失位,太孙府废,贬庶人,别囚之。帝复位,封邵王。武后信谮而怒杖杀。公元705年中宗重新即帝位后,追赠其为懿德太子,将其灵柩从洛阳迁到乾陵陪葬,并给予“号墓为陵”的最高礼遇。追赠皇太子,谥懿德。
李重润,祖籍陇西成纪,唐朝宗室。唐高宗李治嫡孙,唐中宗李显嫡长子(序齿排为次子),母韦皇后。
开耀二年(682年)正月,当时其父唐中宗还是太子,李重润在东宫殿内出生。李重润的祖父唐高宗非常高兴,在李重润满月之日,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永淳。
永淳元年(682年)二月,唐高宗立李重润为皇太孙。唐高宗打算为李重润开设府署,设置官属 ,询问吏部郎中王方庆的意见。王方庆回答说:“晋和齐都曾立皇太孙,太子的官属就是皇太孙的官属,未曾听说太子还在东宫而另外又为皇太孙设置官属的。”唐高宗说:“从我创始,可以吗?”王方庆回答说:“三王不互相承袭礼仪,有什么不可以!”于是王方庆奏请为李重润设置师傅等官。后来唐高宗疑虑这样做不合古法,始终没有任命。
永淳元年(682年)秋天,唐高宗准备封禅嵩山,让唐中宗赶赴东都洛阳,让皇太孙李重润留守京师长安。
李重润墓
圣历元年(698年),武则天复立唐中宗为皇太子,封李重润为邵王。
大足元年(701年)九月,当时张易之兄弟得幸于武则天,李重润遭人诬陷构罪,说李重润与其妹永泰郡主李仙蕙、妹夫魏王武延基等私下议论张易之兄弟何得恣意出入内宫。武则天得知后大怒,于九月初三日,将三人杖杀而死(一说逼迫自杀,一说中宗李显杀之 ) ,李重润死时年仅十九岁。
李重润风神俊朗,早以孝友知名,既死于非罪,大为当时人们所悼惜。唐中宗复位后,追赠皇太子,谥号懿德,将其灵柩从洛阳迁到乾陵陪葬,并聘国子监丞裴粹亡女为冥婚,与李重润合葬。
祖父:唐高宗李治
祖母:武则天
父亲:唐中宗李显
母亲:韦皇后
妻子:国子监丞裴粹之女(冥婚妻子)
主词条:懿德太子墓
懿德太子墓
该墓地表有双层覆斗形封土,周围设围墙,南面有土阙、石狮、石小人、华表等。地下由斜坡墓道、6个过洞、7个天井、四对小龛、前后甬道和方形前后砖室组成。全长100.8米。葬具置于后室,为庑殿式石椁,外壁雕饰头戴凤冠的女官线刻图,墓壁满绘壁画,保留约40幅。墓道两壁以楼阙城墙为背景绘太子出行仪仗,过洞绘驯豹、架鹰、宫女、内侍等。第一、二天井绘列戟,为天子之制。甬道及墓室壁面绘持物宫女、伎乐等宫廷生活画面。墓顶绘天象。
懿德太子墓
《旧唐书·卷八十六·列传第三十六》
《新唐书·卷八十一·列传第六》
诗词
懿德太子墓壁画
《郊庙歌辞·享懿德太子庙乐章·迎神》
甲观昭祥,画堂升位。
礼绝群后,望尊储贰。
启诵惭德,庄丕掩粹。
伊浦凤翔,缑峰鹤至。
《郊庙歌辞·享懿德太子庙乐章·登歌酌鬯》
誉阐元储,寄崇明两。
玉裕虽晦,铜楼可想。
弦诵辍音,笙歌罢响。
币帛言设,礼容无爽。
《郊庙歌辞·享懿德太子庙乐章·迎俎酌献》
雍雍盛典,肃肃灵祠。
宾天有圣,对日无期。
飘飖羽服,掣曳云旗。
眷言主鬯,心乎怆兹。
《郊庙歌辞·享懿德太子庙乐章·送文舞迎武舞》
八音协奏陈金石,六佾分行整礼容。
沧溟赴海还称少,素月开轮即是重。
《郊庙歌辞·享懿德太子庙乐章·武舞作》
隋季昔云终,唐年初启圣。
纂戎将禁暴,崇儒更敷政。
威略静三边,仁恩覃万姓。
小说
2012年魏子瑜长篇小说《朱雀门》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