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说 编辑

唐朝宗室

李说(740年—800年),唐朝中期宗室、大臣,淮安王李神通之后。官至河东节度使、检校礼部尚书,卒赠左仆射。

基本信息

编辑

本名:李说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淮安

出生日期:740年

逝世日期:800年

主要成就:初政清明,治理河东有功

官职:河东节度使、检校礼部尚书

追赠:左仆射

人物生平

编辑
《旧唐书卷一百四十六 列传第九十六》记载:

李说,淮安王李神通之裔。父遇,天宝中为御史中丞。说以门荫入仕,累佐使幕。马燧为河阳三城、太原节度,皆辟为从事。累转御史、御史中丞、太原少尹,出为汾州刺史。节度使李自良复奏为太原少尹、检校太子庶子、御史中丞。

贞元十一年五月,李自良病,凡六日而卒。匿丧,阳言病甚,数日发丧。先是,都虞候张瑶久在军中,素得士心,尝请假迁葬;李自良未许。至是,李说与监军王定远谋,乃给张瑶假期,以大将毛朝阳取代张瑶,然后遣使告自良病。中使第五国珍自云朔使还,路过太原,闻李自良病,乃迟留信宿。李自良卒,第五国珍急驰至京,先李说的使者。皇帝下制以通王(李谌)领河东节度大使,以说为行军司马,充节度留后、北都副留守;仍令第五国珍赍李说,官告及军府将吏部内刺史等敕书三十余,通往太原宣赐,军中始定。王定远恃立李说之功,颇恣纵横,军政专决,仍请赐印。监军有印,自王定远始也。王定远既得印,益暴,将吏辄自补授,李说浸不欢,遂成嫌隙。是岁七月,王定远署都虞候田宏为列将,以代彭令茵。彭令茵不伏,扬言曰:“超补列将,非功不可,宏有何功,敢代予任”。王定远闻而含怒,召彭令茵斩之,埋于马粪之中。家人请尸,不与,三军皆怨。李说具以事闻。唐德宗以王定远有奉天扈从之功,恕死停任。制书未至,王定远怒李说奏闻,趋府谋杀李说,升堂未坐,抽刀刺向李说,李说逃走而获免。王定远驰至府门,召集将吏,于箱中陈敕牒官告二十余轴,示诸将曰:“有敕,令李景略知留后,遣说赴京,公等皆有恩命。”指箱中示之,诸将方拜,大将马良辅呼而麾众曰:“箱中皆监军旧官告,非恩命也,不可受,但备急变尔。”定远知事败,走登乾阳楼,召其部下将卒,多不之应。比夜,王定远坠城下槎枿,伤而不死。寻有诏削夺,长流崖州。大将高迪等同其谋,李说皆斩之。寻正拜河东节度使、检校礼部尚书。

李说在镇六年,初勤心吏职,后遇疾,言语行步蹇涩,不能录军府之政,悉监军主之。又为孔目宋季等欺诳,军政事多隳紊,如此累年。贞元十六年十月卒,年六十一,废朝一日,赠左仆射。

亲属成员

编辑

唐朝宗室大郑王房

李虎

唐太祖

李亮

郑孝王

李神通

司空

淮安王

李孝节

灵州都督

清河郡公

李瑜

郑州刺史

李晕

太仆卿

李遇

东畿采访使

李说

河东节度使

李公敏

太子通事舍人

李公度

朔方节度使

李公辅

李公佐

千牛备身

李公佑

下一篇 严绶

上一篇 李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