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玄亮 编辑

历史人物

崔玄亮(768-833年),字晦叔,博陵郡安平县(今河北省安平县)。唐朝大臣,扬州司马崔抗之子。

出身博陵崔氏第三房,勤奋好学。贞元十一年,进士及第,授秘书郎,出任宣歙、浙东观察推官,授大理评事。元和初年,入为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出任洛阳令,历任密、歙、湖三州刺史。唐文宗即位后,拜太常少卿、谏议大夫,屡上封章,言行履职,加位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援救宰相宋申锡。因病外调,检校左散骑常侍、虢州刺史 。

大和七年七月十一日,去世,追赠礼部尚书,与白居易元稹交好,合辑《三州唱和集》。

基本信息

编辑

本名:崔玄亮

字:晦叔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朝

出生地:博陵安平

出生日期:768年

逝世日期:833年

人物生平

编辑
解褐补秘书省校书郎,从事宣、越二府,奏授协律郎、大理评事。朝廷知其才,征授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膳部驾部员外郎,出任洛阳令。

大和初,入为太常少卿。四年,拜谏议大夫,中谢日,面赐金紫。朝廷推其名望,迁右散骑常侍。来年,宰相宋申锡为郑注所构,狱自内起,京师震惧。崔玄亮首率谏官十四人,诣延英殿请对,与唐文宗往复数百言。唐文宗初不省其谏,欲置申锡于法。玄亮泣奏曰:“孟轲有言:众人皆曰杀之,未可也;卿大夫皆曰杀之,未可也;天下皆曰杀之,然后察之,方置于法。今至圣之代,杀一凡庶,尚须合于典法,况无辜杀一宰相乎?臣为陛下惜天下法,实不为宋申锡也。”言讫,俯伏呜咽,文宗为之感悟。玄亮由此名重于朝。

七年,以疾求为外任;宰相以弘农便其所请。乃授检校左散骑常侍、虢州刺史。是岁七月,卒于郡所,中外无不叹惜。

参见《唐故虢州刺史赠礼部尚书崔公墓志铭(并序)》

个人作品

编辑

博陵崔氏第三房

崔天护

崔纂

后魏

冀州刺

 

崔觖

北齐

散骑常侍

崔诚

崔仪表

崔敬嗣

唐朝

房州刺史

崔悦

洛州司户

赠太子少保

崔光

赠左赞善大夫

崔抗

扬州司马

赠太子少师

崔玄亮

虢州刺史

崔煜

参考《新唐书 卷七十二 表第十二 宰相世系二(崔氏)》

母亲:太原王氏,赠晋阳郡太夫人

轶事典故

编辑

《续定命录》

元和十一年,监察御史段文昌,与崔植同前入台。先是御史崔玄亮,察院之长。每以二监察后至,不由科名,接待间多所脱略。段与崔深衔之。元和十五年春,穆宗皇帝龙飞,命二公入相。段自翰长中书舍人拜,植自御史中丞拜。同在中书。时玄亮罢密州刺史,谒宰相。二相相顾,掏玄亮名曰:“此人不久往他役,而有心求官。”时门下侍郎萧俯亦在长安,因问二相。二相具以事对。萧相曰:“若如此,且令此汉闲三五年可矣。”不数日,宣州奏歙州刺史阙。其日印在段相宅,便除歙州刺史。明日,段入朝,都忘前事,到中书大怒,责吏房主事阳述云:“威权在君,更须致宰相。必是此贼纳贿除官,若不是人吏取钱,崔玄亮何由得歙州刺史?”述惶怖谢罪云:“文书都不到本房,昨日是相公手书拟名进黄。”及检勘,翻省述忘,实是自书。植欲改拟覆奏。段曰:“安知不是天与假吾手耳。”遂放敕下。

【译文】

元和十一年,监察御史段文昌和崔植同时进入御史台。先前御史崔玄亮是监察院的长官。看到崔和段是后来的,不是科举出身,接待时神色轻慢,段文昌和崔植非常反感。元和十五年春天,穆宗皇帝即位。任命两人为宰相。段文昌从翰长中书舍人提升,崔植从御史中丞提升。同入中书省。这时崔玄亮被解除了密州刺史职务,来京城拜见宰相。两位宰相互看看,指着崔玄亮的名字说:“这个人不久还将把他支得远远的,还想来求当京官。”当时两位宰相的学生侍郎萧俯也在长安,问两位宰相。两位宰相将看法说了。萧俯说:“既然这样,就让他闲个三年五载。”不几天,宣州报告歙州刺史出缺。当天相印在段文昌的家里,段文昌便随手任命了崔玄亮为歙州刺史。第二天,段文昌上朝,将昨天的事全忘了。回到中书省大发雷霆,责问吏房主事阳述说:“你这样有权威,还需要宰相干什么?必然是这个贼子给你行贿才被任命,要不是人事官员收了钱,崔玄亮怎么当上了歙州刺史?”阳述胆战心惊地检讨说:“公文本来都不传到本房,昨天是宰相亲笔写的推荐公文报送给皇帝的。”等到段文昌检查核对,才忽然想起来,确实是自己写的批文。崔植想要改变人选重新请示皇帝,段文昌说:“怎么知道不是上天假借我的手呢?”就把任命发下去了。

《唐年补录》

大和中,崔玄亮为湖州牧。尝有僧道闲,善药术。崔曾求之。僧曰:“此术不难求,但利于此者,必及阴谴。可令君侯一见耳。”乃遣崔市汞一斤,入瓦锅,纳一紫丸,盖以方瓦,叠灰埋锅,备而焰起。谓崔曰:“只成银,无以取信。公宜虔心想一物,则自成矣。”食顷,僧夹锅于水盆中,笑曰:“公想何物?”崔曰:“想我之形。”僧取以示之,若范金焉,眉目中笏,悉具之矣。此则神仙之术,不可厚诬,但罕遇其流,有自言者,皆妄焉耳。

【译文】

唐代太和年间,崔玄亮担住湖州刺史时,曾经有个叫道闲的和尚,善长炼药方术。崔玄亮曾经向他请求学习。和尚说:“这个方术不难探求,只不过靠这个方术获取好处的人,一定会遭到责罚的。不过可以让您看一看。”就让崔玄亮买来一斤水银,把它倒入瓦锅内,放进一颗紫色药丸,用方瓦把锅盖上,又堆聚木炭把锅埋起来。准备好了火就燃起来了。和尚对崔玄亮说:“如果只炼成银子,还不能取信。你可以诚心诚意地想一件东西,就自然形成了。”吃顿饭的时间,和尚把锅夹起来放在水盆中,笑着说:“您想的是什么东西?”崔玄亮说:“想我自己的形像。”和尚就从锅中取出一件东西给他看,好象用金子做的模型似的,眉毛、眼睛、头巾、笏板,崔玄亮的特征都具备了。这就是神仙的方术,无可厚非,只是很少遇到神仙一类的人,有自我标榜是神仙的人,大都是虚妄的。

亲属成员

编辑
曾祖:崔悦,洛州司户参军,赠太子少保;

祖父:崔光迪,赠赞善大夫;

父亲:崔抗,扬州司马兼通事舍人,赠太子少师;

母亲:太原王氏,赠晋阳郡太夫人。

下一篇 温造

上一篇 柳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