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仿 编辑
萧倣 (fǎng)(?—875年),一作萧仿,字思道,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唐朝宰相,穆宗朝宰相萧俛堂弟。
出身兰陵萧氏齐梁房,为唐文宗太和元年(827年)进士。唐宣宗时,历任谏议大夫、给事中,以正直刚毅闻名。后自集贤学士拜为岭南节度使,大力发展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 咸通初,累迁左散骑常侍。 不久改授检校工部尚书,出为滑州刺史,充义成军节度、郑滑颍观察处置等使。 在军镇期间,修建大堤坝,成功抵御了黄河水灾。
唐僖宗即位,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乾符元年(874年),拜司空、尚书左仆射兼右仆射,封兰陵郡开国侯。 乾符二年(875年),去世。 获赠太尉,谥号“贞孝”。
全名:萧倣
别名:萧仿
字:思道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南兰陵
逝世日期:875年
萧倣家世显赫,他的六世叔祖萧瑀、曾祖父萧嵩、祖父萧华、堂伯父萧复和堂兄萧俛都担任过宰相。父亲萧悟是大理司直。
唐文宗太和元年(827年),萧倣以进士的身份步入仕途之中。
唐宣宗年间
大中年间,萧倣历任谏议大夫、给事中。 唐宣宗力治,喜直言。曾经任命李燧为岭南节度使,已经赐予旌节,而萧倣将诏书驳回。当时唐宣宗正在享乐,来不及命使者,便派遣一个演员前去将诏书追还。后来,萧倣因封敕有误,面临惩罚。侍讲学士孔温裕为其求情,认为他驳回诏书是为朝廷讨论得失,和有司奏事不一样,不应该受到惩罚,唐宣宗同意了。
宰相令狐绹用李涿为安南经略使,李涿却因为行政酷虐被罢免。令狐绹又准备起用李涿为寿州团练使,萧倣弹劾他,时论推其正直。随后,萧倣自集贤学士拜为岭南节度使。岭南有很多珍宝,但萧倣生性清廉,除月俸之外,不入其门。家人得疾病,须用乌梅制药,左右侍从从官府府库中取来乌梅,萧倣知道后,让侍从去集市购买,并将取来的乌梅悉数归还府库。
唐懿宗年间
咸通初,累迁左散骑常侍。唐懿宗怠慢政事,喜爱佛道,引僧人入宫禁中诵经,多次施舍寺庙大量钱财。萧倣上书劝谏道:“天竺法割爱取灭,非帝王所尚慕。今笔梵言,口佛音,不若惩谬赏滥罚,振殃祈福。况佛者可以悟取,不可以相求。”唐懿宗虽然昏纵,仍然嘉叹他的言论。
虽然萧倣直言进谏唐懿宗不要佞佛,但他作为南梁皇室的后裔,仍然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只是萧倣以更加理智地态度去信仰佛教,他经常修习善业,所撰佛骨碑,见行于当世。
咸通三年(863年)十二月 (一作咸通四年(864年) ),以吏部侍郎(一作右散骑常侍 )的身份主持科举考试,考试题目为《谦光赋》和《澄心如水诗》。此次科举考试,萧倣选择孔振、韩绾(韩愈之孙)、柳告(柳宗元之子)、武瓘、李昌符等二十五人为进士。当时的唐朝十分流行于座主放榜之时,被录取的进士们前往座主的宅邸中感谢恩德的惯例。萧倣放榜之时,无任何进士前往他的宅邸,时论称赞他。 但萧倣放榜之后,发觉数人是故交之后,被贬蕲州刺史。 后迁礼部侍郎,转户部。不久改授检校工部尚书,出为滑州刺史,充义成军节度、郑滑颍观察处置等使。萧倣所管辖的滑州地区濒临黄河,经常发生水灾,河流泛溢,冲垮西北堤坝。萧倣徙其河流远去,又修建更加牢固的新堤坝,滑州百姓得保安宁。 两个月即完工,并绘图进献给朝廷。唐懿宗褒奖他,萧倣获得刑部尚书的头衔,入朝担任兵部尚书、判度支,又转吏部尚书,在选拔人才方面以公平著称。咸通末年,复为兵部尚书、判度支。
咸通十四年(874年)四月,唐懿宗以时任吏部侍郎的萧倣为兵部侍郎、同平章事。
唐僖宗年间
咸通十四年七月,唐懿宗驾崩,唐僖宗即位。
同年十月,乙末。时任尚书左仆射的萧倣被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乾符元年(874年)春正月,乙丑。时任左仆射、门下侍郎、平章事的萧倣兼右仆射。 十一月丙朔,再兼司空、弘文馆大学士、太清宫使,封兰陵郡开国侯(一作兰陵县侯)。
萧倣成为实质宰相,主持朝廷政务。王徽因为明于吏术,萧倣尤其看重他。
萧倣和另一位宰相崔彦昭一起改革弊端,颇有成效。二人辅政数月,百斯皆举,察而不烦,士君子称善。
当时,宦官掌控兵权,李唐皇室衰微。萧倣因为正直清廉而被权近所忌恨。乾符二年(875年)五月,萧倣以疾病请求罢免,改任太子太傅。 当月,萧倣薨,享年八十岁(存疑 )。 追赠太尉,谥号“贞孝”。墓志令狐绹撰,王铎书。
《全唐诗》收录其诗二首:《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懿宗室舞》、《享太庙乐章》
《全唐文》收录其文四篇:《驳还蓝田尉直宏文馆柳玭擢右拾遗奏》、《谏懿宗奉佛疏》、《蕲州谢上表》、《与浙东郑商绰大夫雪门生薛扶状》
宋祁:梁萧氏兴江左,实有功在民,厥终无大恶,以浸微而亡,故余祉及其后裔。自瑀逮遘,凡八叶宰相,名德相望,与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也。
曾祖父
萧嵩:唐玄宗宰相,官至太子太师、中书令、尚书右丞相,封徐国公。
祖父
萧华:唐肃宗宰相,袭封徐国公。
父
萧悟,大理司直。(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记载,萧悟只有一子即萧倣。)
子
萧廪,京兆尹。
萧徴,秘书监。
孙
萧顷,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梁宰相。
萧益,南汉起居舍人。(《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将萧益误记为萧廪之子,萧揔墓志可证实萧益之父萧徵是萧倣另一子,萧廪之弟。)
曾孙
萧愿,官至太子宾客、追赠礼部尚书。
萧漼:萧益之子,仕南汉为左仆射,归降北宋为太子中允、祠部员外郎。
五世孙
萧揔,北宋进士、知端州。
第一代 | 第二代 | 第三代 | 第四代 | 第五代 | 第六代 | 第七代 |
---|---|---|---|---|---|---|
萧嵩 玄宗朝宰相 | 萧华 肃宗朝宰相 | 萧恒 殿中侍御史 | 萧俛 穆宗朝宰相 | |||
萧悟 大理司直 | 萧倣 僖宗朝宰相 | 萧廪 京兆尹 | 萧顷 | 萧愿 | ||
萧衡 太仆卿 驸马都尉 | 萧戡 梓州别驾 | |||||
萧复 德宗朝宰相 | 萧俭 | 萧骞 | ||||
萧湛 | 萧寘 懿宗朝宰相 | 萧遘 僖宗朝宰朝 | ||||
萧巽 | ||||||
萧升 光禄卿 驸马都尉 | 萧位 | |||||
萧佩 | ||||||
萧儒 | ||||||
萧偲 | ||||||
萧鼎 蜀州别驾 |
参见《旧唐书卷一百七十二 列传第一百二十二》 《新唐书卷一百一 列传第二十六》 《新唐书卷七十一 表第十一 宰相世系一(萧氏)》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