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敦颐 编辑
唐朝时期大臣
贾敦颐,字景远,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市牡丹区)人。唐朝时期大臣
为官清廉,为人节俭。贞观年间,任沧瀛二州刺史。期间带领百姓治理境内的滹沱河,从此河水不再泛滥,瀛州也因此成为了著名的鱼米之乡。他担任洛州刺史时,曾查出豪富多占了3000多顷田地,并下令将这些土地分给少地或无地的农民。
本名:贾敦颐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唐人
出生地: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市牡丹区)
逝世日期:656年7月7日
性别:男
贾敦颐,是曹州冤句县人。他在贞观年间,多次担任州刺史,品性廉洁。他入朝时,往往是全家出行,一辆车子,极为破烂,瘦马带着绳笼头,路上的人不知道他是刺史。很长时间后,任洛州司马,因公事牵累被捕入狱,太宗下令赦免他,有关官员坚持不赦免,太宗说:“人谁能无过,我只除去那些过失太严重的。如果全都绳之以法,即使儿子也有不合父亲心意的,何况臣子服事君主呢?”于是贾敦颐得到了原谅。迁任瀛州刺史,州境靠近滹沱、滱两条河,每年河水泛滥,毁坏房屋,淹没洼地数百里。贾敦颐为此筑立堤坝,河水不能泛滥,百姓受益。当时(贾敦颐)的弟弟贾敦实担任(与瀛洲相连的)饶阳县的县令,为政清廉平稳,受到官吏百姓的赞美。旧制度规定,凡是具有服丧九个月以上的亲属关系的人为避嫌不能在相连的地区同时担任官职,朝廷因为他们兄弟治理政务的成绩都高,所以不调开他们来表示宠信。永徽年间,迁任洛州。洛州有很多豪富大族,所占田地大都超过规定,贾敦颐查出后没收了三千多顷,把这些地分给贫民,揭发隐蔽的坏人坏事,属下不能欺瞒。死在官任上。
贾敦颐——铛脚刺史之一:铛,是一种三只脚的小锅。可以用来加热茶、酒、药等,是老百姓家里常用的器具。唐朝初年,郑穗本任瀛州刺吏,贾敦颐任冀州刺史,薛大鼎任沧州刺史,三个人都是能干的好官,深受百姓们爱戴,所以河北一带,称他们三位为“铛脚刺史”。一人算铁铛的一只脚,把河北这一带的“铁铛”,托得稳稳当当。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