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安贞 编辑

唐朝官员

徐安贞徐安贞

徐安贞(671年-743年),初名楚璧,字子珍。 信安龙丘(今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人。 唐代官吏。

徐安贞于唐神龙二年(706年),进士,初为武陟尉,后参与续修《七志》,整理皇家秘籍,任丽正学士。唐中宗任命徐安贞供奉内廷为起居舍人,掌管制作皇帝诏书,以能士出名。后授工部侍郎兼集贤院院士,后升中书侍郎。奸相李林甫用事后,徐安贞弃官避居衡山岳麓寺,装哑为佣数年。后北海太守李邕游岳麓寺遇见他,相携出山。玄宗念其贤,封东海县子。后卒于天宝二年(743年)。

徐安贞一生尤善诗赋,著有诗文多卷,久佚。明代童佩辑其遗文,编为《徐侍郎集》。《全唐诗》收其诗作11篇。

基本信息

编辑

别名:楚璧

字:子珍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浙江信安龙丘县

逝世日期:743年

主要作品:《徐侍郎集》

本名:徐安贞

功名:进士

官职:中书侍郎

人物生平

编辑

徐安贞(?—743年),初名楚璧,浙江龙丘县(今金华市婺城区)人。

善五言诗。尝应制科, 一年内三次参加考试,名列前茅,人士称之。唐中宗神龙二年(706),登进士第, 是本科浙江唯一录取名额。开元中,为中书舍人、集贤院学士。上每属文及作手诏,多次参与起草,甚承恩顾。终中书侍郎、东海县子。 在中书省久,是时李林甫用事,或言计议,多所参助。后更名安贞。开元二十九年(741),为同僚张九龄撰写墓志铭。去职后,纵情山水,流寓湖南平江县。

天宝初年,卒,墓冢在岳阳市三都下台石陂洞,为岳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后世纪念

编辑

与夫人邹氏合葬回台北隅,即三墩徐家坊石陂洞口,呼为“蟒蛇吐气”。在昔墓前,笔架石阡尘埃不染,坟顶累石为塔,谓之坟塔,故此地亦名塔洞。学术科名,行实官封,新旧唐书皆有所传,隐逸墓葬入府县志,文革几经风雨,后经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轶事典故

编辑

张九龄墓志铭

徐安贞作品徐安贞作品

1960年7月,广东省考古工作者在距离韶关市区二十裏罗洞山麓,发掘了唐朝一代贤相张九龄墓葬,出土器物一批及墓志铭一盒。墓志铭文字清晰,保存完整,而该墓志铭的作者正是与之相交甚笃的。东海县开国男、中书侍郎徐安贞。

后人

编辑

徐安贞晚年隐居湖南省平江县,其后人发展成一个人口众多的庞大支系,2017年10月21日,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位大唐侍郎徐安贞后裔相聚平江。这是一次久违的聚会,他们代表80余万徐安贞后裔来祭拜共同的先祖。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徐安贞后裔的首次大聚会。

作品成就

编辑

公善诗赋,有诗文多卷,久佚。明童佩辑其遗文,编为《徐侍郎集》。《全唐诗》收其诗作11篇。

作品欣赏

编辑

《送丹阳采访》

郡县分南国,皇华出圣朝。为怜乡棹近,不道使车遥。旧俗三让,遗风汉六条。愿言除疾苦,天子听歌谣。

《题襄阳图》

画得襄阳郡,依然见昔游。岘山思驻马,汉水忆回舟。丹壑常含霁,青林不换秋。图书空咫尺,千里意悠悠。

《送王判官》

明月开三峡,花源出五溪。城池青壁里,烟火绿林西。不畏王程促,惟愁仙路迷。巴东下归棹,莫待夜猿啼。

《书殿侍宴应制》

《书殿侍宴应制》《书殿侍宴应制》

校文常近日,赐宴忽升天。酒正传杯至,饔人捧案前。玉阶鸣溜水,清阁引归烟。共惜芸香暮,春风几万年。

《闻邻家理筝》

北斗横天夜欲阑,愁人倚月思无端。忽闻画阁秦筝逸,知是邻家赵女弹。曲成虚忆青蛾敛,调急遥怜玉指寒。银锁重关听未辟,不如眠去梦中看。

《程将军夫人挽诗》

琴瑟调双凤,和鸣不独飞。正歌春可乐,行泣露先晞。环佩声犹在,房栊梦不归。将军休沐日,谁劝著新衣。

《从驾温泉宫》

神女调温液,年年待圣人。试开临水殿,来洗属车尘。暖气随明主,恩波浃近臣。灵威自无极,从此献千春

《送吕向补阙西岳勒碑》

圣作西山颂,君其出使年。勒碑悬日月,驱传接云烟。寒尽函关路,春归洛水边。别离能几许,朝暮玉墀前。

《奉和喜雪应制》

两宫斋祭近登临,雨雪纷纷天昼阴。只为经寒无瑞色,顿教正月满春林。蓬莱北上旌门暗,花萼南归马迹深。自有三农歌帝力,还将万庾答尧心。

《奉和圣制早度蒲津关》

仙掌临秦甸,虹桥辟晋关。两都分地险,一曲度河湾。路得津门要,时称古戍闲。城花春正发,岸柳曙堪攀。后乘犹临水,前旌欲换山。长安回望日,宸御六龙还。

《奉和圣制答二相出雀鼠谷》

两臣初入梦,二月扈巡边。涧北寒犹在,山南春半传。颂声先奉御,辰象复回天。云日明千里,旌旗照一川。柳阴低辇路,草色变新田。还望汾阳近,宸游自窅然。

徐安贞作品徐安贞作品

暮雨衣犹湿,春风帆正开。(《云溪友议》)

下一篇 齐浣

上一篇 席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