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明湖 编辑
大明湖,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湖面58公顷,是一处天然湖泊,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自2017年1月1日起,济南大明湖风景区收费开放区城(老区)将向社会免费开放。
大明湖一带有历代建筑,素有“一阁、三园、三楼、四祠、六岛、七桥、十亭”之说。其中有历下亭、北极阁、汇波楼、铁公祠、小沧浪等,历下亭因处历山之下而得名;北极阁又名北极庙,坐落在大明湖北岸,又名真武庙,是一座道教庙宇;汇波楼位于大明湖东北岸北水门之上,北水门是济南唯一的北城门,既可设闸泄水、防水,又可通舟楫;铁公祠是一民族式庭院,占地6000余平方米,由曲廊、三间祠堂和一座“湖山一览楼”组成。
大明湖最佳旅游时间为秋天。
中文名:大明湖
外文名:Daming Lake
景区类型:湖泊
门票价格:免费
开放时间:05:00-22:00
最佳游玩季节:6月-8月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历下亭、铁公祠
湖面面积:57.7公顷
一般水深:2~3米
景点级别: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所属国家:中国
省份:山东省
地理位置:济南市中心偏西南处、旧城区北部
占地面积:103.4公顷
建议游玩时长:4-5小时
美誉:泉城明珠
所属水系:渤海独流入海河流小清河
官方电话:0531-86088900
一般蓄水:32万立方米
大明湖历史悠久,早在北魏年间,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济水注》中便有记载:“泺水北流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东、北两面则湖。”文中所指大明湖位置在今五龙潭一带,而现今大明湖一带水域则名“历水陂”。
另有史料记载,那时的大明湖称历下波或历水波,南至濯缨湖,北至鹊山和华不注山,也就是说大明湖、五龙潭和北园是相连的一个大湖,湖阔数十里,平吞济泺。六朝时,因湖内多生莲荷,曾名“莲子湖”,隋唐时它既名“莲子湖”(见段成式《酉阳杂俎》)又名“历水陂”。宋代时又有“西湖”之称。
大明湖胜景自唐代起就名扬四海。宋时曾巩曾有诗道:“问吾何处避炎蒸,十顷西湖照眼明。”可知当时此处已是消暑游憩之地。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曾巩任齐州(即今济南)知州时,为防御水患,修建了北水门,引湖水入小清河,使得湖水经年水位恒定,并在沿湖修建亭、台、堤、桥,使之渐成游览景观。古时湖面甚阔,今五龙潭一带也包括在内。后历经变迁,至金代起,大明湖专指城内湖区。
至金代,诗人元好问在《济南行记》中,始称大明湖。明代重修城墙,大明湖遂初成今日形貌。经过历代清淤整治,植荷栽柳,至清代已形成“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秀丽景色。1958年济南市政府将大明湖一带正式辟建为大明湖公园,并疏浚湖底,修砌湖岸,维修古建,广植花木。经过疏浚清淤、修缮扩建,砌筑了湖岸,美化了园容,恢复重建了名胜古迹,增添了茶社饭店、游船和游乐设施,使之旧貌变新颜,姿容胜往昔,成为济南乃至全国著名风景游览区。
大明湖美景
园中之园——铁公祠
铁公祠坐落在大明湖北岸西端,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是为纪念明代兵部尚书、山东参政铁铉而建。明建文帝时,燕王朱棣南下夺权,攻至济南,铁铉率军民坚守,屡挫燕王。朱棣攻下南京,自立为帝后,铁铉终因兵微将寡,被俘牺牲。后人敬其英烈,立祠祀之。铁公祠是一民族式庭院,占地6000余平方米,由曲廊、三间祠堂和一座“湖山一览楼”组成。园内杨柳垂荫,藤萝攀缘,院外南临一湖碧水,北枕幽密松林,环境清幽旷远,建筑古朴典雅,其中小沧浪亭更是独具秀色。著名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就镶嵌在铁公祠西侧“听荷”园门内墙上。刘鹗《老残游记》中曾写道,在铁公祠前看大明湖,可见千佛山之倒影。但近几十年来,由于空气和湖水受到污染,这一奇景一直没有再现。直到最近两年,经过市政府坚持不懈地治理大气、湖水污染,佛山倒影才又得以重现。游人如果在风和日丽的日子游览大明湖,偶尔能欣赏到这一奇观。
小沧浪
小沧浪位于铁公祠旁,是一处具有江南风格的小园林。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由小沧浪亭、曲廊、荷池等组成,因系效法苏州沧浪亭风格修建,且规模较小,故取名小沧浪。曲廊沿湖而建,湖水穿渠引入荷池,池边建有八角形的小沧浪亭,整组建筑布局奇巧新雅,境界超凡脱俗。小沧浪国门两旁,镌有清代刘凤诰描绘济南风光的著名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为清代书法家铁保所书。
济南标准庭院——遐园
遐园坐落在大明湖南岸,为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山东提学使罗王钧创办山东图书馆时所建,原为山东图书馆的一部分,后分开划归大明湖公园。遐园布局设计均仿照浙江宁波著名藏书楼天一阁的格式,四周曲廊相
大明湖
此外,大明湖周围还有南丰祠堂,稼轩祠、月下亭、秋柳园、明昌钟亭等二十多处名胜景点周匝公园各处。
关于大明湖的诗句有:
《千花台》:“烟波与客同樽酒,风月全家上采舟。莫问台前花远近,试看何似武陵游。”
大明湖水色澄碧,堤柳夹岸,莲荷叠翠,亭榭点缀其间,南面千佛山倒映湖中,形成一幅天然画卷,沿湖的亭台楼阁,水榭长廊参差有致,湖的南面有清宣统年间仿江南园林建造的遐园。遐园内曲桥流水,幽径回廊,假山亭台,十分雅致,被称为“济南第一庭园”湖边假山上建有浩然亭,登临其上,大明湖的景色一览无余。湖对面北岸高台上有元代建的北极阁,依阁南望,远山近水,楼台烟树,皆成图画。清代书法家铁保留下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绘声绘色地道出了大明湖的佳绝之处。
明昌大钟
明昌钟素有“齐鲁第一钟”之称,始建于金代明昌年间(公元1190——1196年),高2.3米,口径1.7米,厚0.13米,重8000公斤。上世纪90年代从大明湖路北侧钟楼寺钟楼迁移到南丰祠明昌亭内,悬挂于6米高台之上。
大钟坠落
大明湖古钟
济南大明湖南丰祠畔值班室工作人员说,古钟在亭内悬挂十多年,此次是由于挂钟的钢筋老化断裂才使古钟坠落。所幸古钟“筋骨结实”,坠落并没有对其造成损坏。
“盛夏时节,明昌钟浑厚的钟声和蛙声的寂静,一鸣一静形成鲜明对比,是大明湖一大特色。”满头白发的周安泰是老济南人,在大明湖边散步了几十年,“听明昌钟圆润雄浑的钟声让人心明意净,这几天听不到古钟声了。”
2011年7月10日,距离大钟坠落仅四日,明昌大钟已被工作人员重新升起。
新八景
据了解,2004年,大明湖景区曾与媒体合作,通过市民投票和专家推荐,评选出新的明湖十景,有汇波晚照、明湖秋月、佛山倒影、遐园好音、沧浪荷韵、画船烟波、丹坊耀日、钟鸣蛙静、柳岸春深、历下秋风。
其中,钟鸣蛙静、柳岸春深、遐园好音景观与本次扩建规划中的八景命名有重复,鹊华苑故去掉,这样保留的七景与恢复再现的鹊华烟雨景观以及扩建后的八景共同组成明湖十六景。
已经确定扩建中的桥及其名称如下:
古街巷桥5处:学院桥、汇泉桥、思敏桥,阁子桥、曾家桥;历史上的桥8处:芙蓉、水西、湖西、北池、百花、鹊华、秋柳、汇波;以大明湖四季景色命名的桥4处:柳烟桥(春色杨烟)、藕香桥(夏挹荷浪)、芦花桥(秋容芦雪)、凝雪桥(冬泛冰天);与大明湖有关的桥8处:玉涵桥、稼轩桥、北渚桥、淇园桥、涵清桥、囍喆桥、灰山桥、瀛洲桥;以“岁寒三友”命名的桥3处:梅溪桥、兰青桥、竹韵桥。
淡水动物
大明湖地区,浮游动物主要有原生动物、轮虫类、枝角类和桡足类组成。原生动物在大明湖内共计32种,15属,11科。主要是聚屋滴虫、各种变形虫、普通表壳虫、放射太阳虫、各种吸管虫、螅状独缩虫、树状聚缩虫、各种钟虫、各种累枝虫和喇叭虫等。它们可反映环境污染程度,是水污化的指标。轮虫类以臂尾轮虫、晶囊轮虫、转轮虫、针簇多肢轮虫、台杯鬼轮虫、腔轮虫、叶轮虫和龟甲轮虫为主。枝角类则有象鼻蚤、蚤状蚤、模糊裸腹蚤、驼背盘肠蚤、柔状直蚤、晶萤仙达蚤、各种秀肢蚤、长刺蚤等。桡足类则以其幼体和刽水蚤、镖水蚤、猛水蚤占优势。段店坑塘浮游动物量为2867个/升,按鳙鱼生产力计算,仅此一项就能提供鱼4.1公斤/亩。
水生植物
济南市有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沉水植物共20余种,遍布河流、湖泊、水库、坑塘。挺水植物有:芦苇、蒲草、茨菰、莲藕、荆三、旱草蓼。浮叶植物有:子午莲、荇菜。漂浮植物有:紫背浮萍、凤眼蓝、水浮莲、水花生、水浮萍。沉水植物有:马来眼子菜、轮叶黑藻、聚草、菹草、金鱼藻、苦草。
大明湖美景
明湖四谜
大明湖
明湖四谜已解其三
大明湖的四大谜,由来已久。明末的左诗坛巨擘王象春,就曾经在自己所写的《齐音·大明湖》中有过详细的记载——“湖在城中,宇内所无,异在恒雨不涨,久旱不涸;至于蛇不现,蛙不鸣,则又诞异矣。”后该文又被清朝人收录在《历城县志》中,应该是较早对明湖四怪提出的文字记载。
事实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这些困扰着古人们的四大谜已经有三个被我们解开了谜底。所谓的“蛇不现”是因为大明湖内的水鸟众多,使得蛇类很难在其中生存下去;而“恒雨不涨”,则是因为大明湖拥有众多出水口,多余的水自然而然的就流了出去;至于“久旱不涸”,则是因为大明湖的湖底为质地细密的火成岩,致使湖中的水不能下泄。但是对于所谓的大明湖里“蛙不鸣”之谜,时至今日仍无人能找到一个合理的答案。面对这个奇怪的蛙不鸣之谜,济南民间又有什么样的说法呢?
民间说法系清朝杜撰
在济南民间,对于大明湖的蛙不鸣蛇不现的奇怪现象,有着一个传说,但已被证明系后人杜撰。大约是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济南,游览了趵突泉、千佛山等名胜后,于中午来到了大明湖畔的历下亭休息。真龙天子降临大明湖,自然也就惊动了大明湖里的各路神仙,于是百蛙齐鸣,众蛇会聚,大明湖上空更是鸟飞虫跑,一众生灵都希望能够一睹天子龙颜。但已经非常疲惫的乾隆皇帝此刻正想休息,偏偏窗外的蛇啊、蛙啊、鸟啊的不知趣的在这里凑热闹,于是龙颜大怒,一拍桌子,颁下一道圣旨,命令:“蛇归洞,蛙不鸣。”众生灵见龙颜大怒,于是立刻慌慌张张的溜掉了。从那以后,大明湖里就再也见不到蛇了,也听不到蛙鸣了。
当然,这个所谓的民间说法自然是人为杜撰而成,要知道早在明朝万历年间,王象春就曾经对大明湖四怪进行了记载,因此这个说法,也仅仅是清朝人为了讨好乾隆后者后人牵强附会所做的杜撰罢了。那么,大明湖就真的没有蛙鸣吗?
夜访大明湖未闻青蛙鸣
深夜的大明湖里很热闹,蟋蟀等昆虫的鸣叫此起彼伏,然而偏偏少了青蛙们的“合唱”。大明湖里究竟有没有青蛙,大明湖里的青蛙究竟叫不叫,也算是众说纷纭了,记者决定夜访大明湖,去亲耳听一听大明湖里的青蛙究竟叫不叫。
8月15日傍晚,记者来到了大明湖畔,通过对游人和工作人员的询问,记者发现,很多人对于大明湖里究竟有没有青蛙还抱有疑问。几位经常在大明湖里散步钓鱼的老人告诉记者说,大明湖里很难见到青蛙,而在大明湖负责清理湖面卫生的大妈告诉记者说,大明湖里确实有青蛙,但是比较少,自己还捞到过几只青蛙,和普通青蛙没有任何的区别。就在这时,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说,在大明湖月下亭前的藕池里,确实有青蛙叫。“每年的春天,当这些青蛙开始繁殖的时候,就会整夜的叫个不停。现在虽然已经过了交配期,但是偶尔也会听到蛙鸣,而且有时候还能看到青蛙卵。”记者当即决定,在月下亭里守“亭”待蛙鸣。
随着夜色渐渐的笼罩上大明湖,原本安静的大明湖畔,响起了阵阵有节奏的鸣叫,记者用心辩听后发现,这些叫声大多是蟋蟀等昆虫所发出的,但是并没有听到青蛙的叫声,一直到晚上8点,月下亭的藕池里,依然没有蛙鸣。就在这时,另外一位在此散步的市民告诉记者说,在大明湖东头的藕池里有青蛙。于是记者决定前往大明湖东的藕池里一探究竟。然而这一次记者依旧没能听到青蛙的叫声,但是采访附近的居民,他们都承认大明湖里确实有青蛙存在,而至于青蛙是否鸣叫,则说法不一。
记者一直等到了夜深以后,始终没有听到青蛙的叫声,只好离开了大明湖,而就当记者经过大明湖西南门的护城河时,却听到有蛙声隐隐从河边传出,据居住在附近的居民反映,护城河里的青蛙确实不少,每到春天四五月份的时候,就会传出此起彼伏的蛙鸣。
记者10个小时亲自实验
为了验证大明湖里的青蛙究竟是否鸣叫,记者决定做一个试验,将捉来的青蛙投放到大明湖里,看看它们究竟叫不叫。
大明湖里的青蛙究竟叫不叫?如果叫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叫?为了一探究竟,记者特地托人在齐河县附近的农田里,捉了6只会鸣叫的青蛙进行试验。下午,记者再次来到了大明湖畔,将6只青蛙分别放生在了大明湖畔的荷塘和芦苇地中。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了,当晚七点二十分左右,一位帮助记者守候在大明湖南门的热心市民通过短信告诉记者说,他听到了蛙鸣,但是当记者赶到南门附近的荷塘放生点时却发现,所谓的蛙鸣其实只是一种昆虫的叫声。不甘心的记者随后又呆在荷塘附近直到8点,蛙鸣始终没有响起。
记者随后又前往了大明湖东畔的芦苇地中,在这里依旧没有听到蛙鸣。一直到午夜,近10个小时,记者和几位守候在放生点的热心市民始终没有听到蛙鸣。无奈的记者只好离开了大明湖。
蛙不鸣的多个版本
面对大明湖里“蛙不鸣”的现象,大明湖公园的管理人员有自己的解释,而不少热心的市民也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为了探访大明湖里的青蛙究竟是否鸣叫,记者采访了大明湖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向记者提供了公园方面的解释——由于大明湖水是泉水汇聚而成,因此水温较低,只有水温超过23℃后,青蛙才会鸣叫。而大明湖公园的工会主席任正先生,则提出了自己的另外一种看法,他认为大明湖的湖水是地下水形成的,因此富含丰富的矿物质,而这些矿物质中,可能有一种矿物质会影响到动物的声带,使得它们无法鸣叫。也有市民认为,大明湖的青蛙不鸣是由于大明湖的自身特点造成的,大明湖属于深水湖,而青蛙则喜欢在有芦苇的浅水区里鸣叫,因此大明湖的青蛙不会鸣叫。
多种解释皆未令人信服
面对这些解释,记者决定再次展开探访,看看究竟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然而记者经过亲自试验和走访专家发现,关于蛙不鸣的各种解释,都难以让人信服,而有些专家则提出了自己的假设。
记者首先从一家化工单位里借到了几个专门用来测量水温的温度计,对大明湖和护城河的水温进行了测量。经过测量记者发现,大明湖的水温在下午五点的时候,约在28—30℃之间,而同一时期的护城河水温度,则在26~29℃之间,可见二者的水温相差不大。那么,究竟是不是大明湖的水温关系影响到了青蛙鸣叫呢?对此,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王金星教授明确的告诉记者说,青蛙的鸣叫和水温没有任何关系。王教授告诉记者说,青蛙属于两栖类动物,性喜阴凉。一般地说,只有雄性青蛙才会发出鸣叫,而且它们也只有在发情期和有其它雄性青蛙入侵自己领地的时候才会鸣叫,其余时间它们多是呆在自己的领地内捕食,很少鸣叫。可见,所谓的“水温说”,是无法成立的。
而对于任正先生所提出的“矿物说”以及有市民所提出的“浅水说”,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几位资深“两栖类动物”研究员也表示了怀疑,他们告诉记者说,青蛙的鸣叫依靠的是嘴巴两侧的鸣囔而不是声带,所谓的矿物质不可能影响到青蛙的鸣囔;而青蛙的产卵必须在水里进行,而且每次产卵的时候,青蛙们也会发出鸣叫,因此所谓的“浅水区”的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
那么大明湖的蛙不鸣现象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王跃招研究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由于某种原因,大明湖的水质并不适合青蛙发情,因此在青蛙的繁殖期间,青蛙们往往会离开大明湖前往另外一个比较适宜的地方进行繁殖,而由于大明湖是由泉水汇聚而成的,因此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每年大明湖的青蛙在繁殖过后,可能就不会再回到湖中,而泉水边的青蛙们排卵后,卵和蝌蚪可以顺着水道进入大明湖中。因此不管济南的泉是否喷涌,泉边的蝌蚪和青蛙都可以通过水路进入大明湖中,而集体搬迁出大明湖去“结婚”的青蛙们,也可以通过水路不被人查觉的离开大明湖进行“蜜月旅行”。当然,由于无法提供大明湖的青蛙种类,也没有进行实地考察,因此王跃进研究员的大胆猜想也只能推测到这一步,至于大明湖是否适宜蛙类繁殖,至今也没有一个权威的答案。
蛙不鸣并非大明湖独有
记者通过搜集资料发现,其实所谓的“蛙不鸣”现象,并非是大明湖所独有的,在湖北、河南等地,也存在着湖中青蛙不叫的奇怪现象。
河南省新野县有一个奇怪的湖,名叫弹子湖。据说当年的汉光武帝刘秀就是新野的女婿,据《嘉靖邓州志》(嘉靖年间新野属邓州辖区)中载:“弹子湖在板桥铺西,世传光武帝当年游息于此,闻池蛙喧闹,以弹击之。至今池内有蛙不鸣。”因此在弹子湖里,青蛙们也是不叫的。
而在湖北省当阳县的玉泉寺内的丹池里,青蛙也是不叫的,相传这是当年宋真宗赵恒的明肃皇后刘氏曾到玉泉寺还愿,一天清晨,皇后起床梳妆,听得楼外的水塘里,无数只青蛙呱呱地叫个不停,皇后听了,一时心烦,随口说了声:“这些畜牲,一时不叫,让我安心梳头吧!”而水塘里的青蛙们却将“一时不叫”听成了“一世不叫”,于是直到现在玉泉寺的青蛙也不叫。
可见,蛙不鸣的现象并不是大明湖所独有的。而如何来解开这个蛙不鸣的现象,只怕还要等待科学家们来解开这个谜底。
文化活动
大明湖一年举行一次文化庙会。商品五花八门,有70后儿时所玩的“翻花”“缠蜜”等。
荷花展是公园一年一度的大型活动。自1986年开始,已举办九届了,其中有两届是全国规模的。荷花是中国传统的十大名花之一,也是济南市的市花,举办荷花展览,旨在宣传市花,突出荷花的君子品质。荷展一般在7、8月份举办,此时荷花长势最旺,花繁叶茂,最宜观赏,是赏荷纳凉的好去处。龙舟赛也是公园大型的活动。大明湖水域辽阔,条件得天独厚,自1993年开始,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参赛单位均来自我市各大企业,规模逐步增大,是一项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对于促进全民健身和增强企业向心力、凝聚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民族风情艺术节是最火爆、最热烈的活动。大明湖是历史的湖、人民的湖,在此举办民族风情艺术节,可谓珠联璧合。2006年4、5月份,公园与北京海淀区文化局联合邀请了全国9个省市自治区40个少数民族200余名演员来公园表演了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轰动了整个济南市,这样的活动要形成传统,一年一度地搞下去。
迎春花展、兰花展及盆景展,在公园也是传统的活动。公园有全省最大规模的兰花基地天香园,有一支技术比较过硬的花卉队,他们日日辛苦劳作,将美和温馨奉献给游客。
为了增加文化气氛,提高档次,公园内还辟建了书画展览馆、碑刻展等文化层次较高的观赏点。自06年6月份开始,公园又邀请了湖北隋州曾都古编钟展演团来公园作为期半年的表演,向游人展现中国古典音乐之精华。古编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举办古编钟展演,既丰富了观赏内容,又使游人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灿烂的文化。
相关诗词
珍珠泉(乾隆)
济南多名泉,岳阴水所潴。
其中孰巨擘,趵突与珍珠。珍珠泉
趵突固已佳,稍藉人工夫,
珍珠擅天然,创见讶仙区。
卓冠七十二,分汇大明湖,
几曲绕琼房,一泓映绮疏。
可以涤心志,可以鉴眉须,
圆流有灵孕,颗颗旋相于。
乍如历海峤,鲛人捧出余,
又如对溟渤,三五显方诸。
作霖仰尧题,泽物留神谟,
我来值暮春,农夫正新畲。
看彼芃芃者,欣此涓涓如,
安得符圣言,远近均沾濡。
菩萨蛮
题李溉之词卷(王沂)
大明湖上秋容暮。风烟杖屦时来去。
说与病维摩。可人秋水呵。
自书盘谷序。和了停云句。
把酒为君歌。济南名士多。
临江仙
李辅之在齐州(元好问)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五律.游大明湖(甘露赵)
悠闲甘露赵,独逛大明湖。
千古风流事,而今踪影无。
湖中莲子满,画舫柳阴孤。
空有鸢鱼跃,蛮风度俗夫。
大明湖
诗/贵谷子
一城半湖周匝间,沛濛幽郁夹堤岸。
天水沁泉汇淡静,都邑泊洳尽繁原。
久雨不涨独奇有,旱久不涸潢自喧。
荷浪迷萌榭上廊,凫鸟翱翔柳条燕。
楼台平阁依南望,远山近水画如烟。
赏斓纷呈人似景,大明湖边客影闲。
大明湖鸥社
大明湖鸥社是由清代道光年间的济南诗人沙龙,于清道光二十二年花朝日(1842年3月26日)成立于济南大明湖历下亭。当天参加鸥社集会的济南诗人有:马国翰、王德容、周乐、谢焜、朱退旃、彭蕉山、李纬等七人。后来范坰、周奕黉、郑云龙等人也加入其中。大明湖鸥社的出现,又一波诗潮出现在济南秀丽山水间。
特产小吃
大明湖不仅是游览观光的极好场所,湖内还盛产莲藕湖鱼。湖北岸还有数处茶社和明湖楼、荷香村两处饭店,供游客休息就餐。明湖楼建于1983年,是一座“外古内今”的中国传统式仿古建筑,楼高二层,总面积约2735平方米。明湖楼的饭菜讲究色、香、味、型和营养,以鲁菜系中济南菜的“历下风味”为主,尤擅长鱼的烹制,以湖中鲜鱼、嫩藕、香莲为料的全鱼宴、冰糖莲子、水晶藕、蒲菜水饺等具“历下风味”的名吃制作的全鱼宴令人叫绝。荷香村饭店位于铁公祠院内,为一古典式二层楼建筑。该店除烹制鲁菜系中的“历下风味”菜肴外,还擅长锅贴制作。其配料和加工技术均引进济南锅贴老店便宜坊,所制0.锅贴令游客一饱口福。
碧筒饮
在大明湖公园举办的荷花节上,来公园游玩的人都可以品尝到一种独具济南特色的明湖莲荷饮料——碧筒饮。
碧筒饮是中国古代情醇典雅的酒文化中的一枝奇葩。古人用荷叶为酒杯饮酒的一种传统的习俗,当时称之为“碧筒饮”,而碧筒饮的发明者正是济南人。据唐代诗人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历城北有使君林(今济南大明湖、北园一带),魏正始中,郑公悫‘三伏’之际,每率宾僚逃暑于此,取大莲叶置砚格上,盛酒三升,以簪刺叶,令与柄通,屈茎上轮菌如象鼻,传系之,名为‘碧筒杯’。历下之,言酒味杂莲香,香冷胜于水。”意思是说:魏晋时期,每到炎夏盛暑,齐郡刺史郑悫便常跟幕僚们一起,来到济南北郊的大明湖畔避暑游玩。当时的大明湖叫莲子湖,湖中莲叶田田,荷花争艳。他们玩到尽兴时,常割下湖中带茎的荷叶,用簪子刺穿叶心,使刺孔跟空心的荷茎相通。然后在大荷叶中贮满白酒,再将空心的荷茎弯成象鼻状,轮流从茎的末端吸酒喝。那滋味,清香爽口,妙不可言,即所谓“酒味杂莲气,香冷胜于水”。这种浪漫的饮酒方式,人们称之为“碧筒饮”;而用来盛酒的荷叶,则叫“荷杯”、“荷盏”、“荷叶杯”、“碧筒杯”等。再后来碧筒杯后世又被叫做“荷爵”。
“碧筒饮”始于魏晋,盛于唐宋。白居易就有的“疏索柳花怨,寂寞荷叶杯”;戴叔伦也有的“茶烹松火红,酒吸荷叶绿”的诗句,都谈到个中滋味。在宋代,这种“碧筒饮”似乎更为普遍。宋人林洪在《山家清供》中,将用荷叶饮酒称之为“碧筒酒”,以为“暑月泛舟,风薰日炽,畅饮碧筒,真佳适也”。大诗人苏东坡,对此道更是情有独钟。他不但在杭州做官时常邀集朋友作“碧筒饮”,而且被贬谪到广东海南时,也把此风带了过去,使得向有吃“荷叶饭”风俗的广东人,又增加了一种“荷叶酒”。据说后来他穷得连家里的酒器都出卖了,唯独一件酒器没有卖,那就是象征文士风流的“荷叶杯”。
由于文人雅士的雅好和倡导,“碧筒饮”也很快传至民间。据《浙江志杭州府》记载,在宋代,杭州人每到阴历七月,多倾城到西湖边纳凉。此时正值荷花盛开,荷叶田田。人们掐取荷叶装酒,口吸而饮之,边饮边放舟到蒲柳深处,月升时始还。明人邵亨贞在《洲滨见荷花》一诗中赞道:“每爱西湖六月凉,水花风动画船香。碧筒行酒从容醉,红锦游帷次第张。”极富诗情画意。
碧筒饮别有一番意趣,饮者既可闻到醇美的酒香,又可吸到清新的荷花的芳香,酒还未饮,人却已经“醉”了。它不仅让人们领略到夏日荷塘美色、旖旎风光,更感受到荷莲文化、饮食文化的内蕴深厚,因而博得历代文人名士的喜爱,成为古人一种独特的消夏生活方式。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曾有诗记其趣,言“碧筒时作象鼻弯,白酒微带荷心苦”。
其实,碧筒饮不仅令人赏心悦目,还可健身。由于荷叶具有清热凉血、保护脾胃之功效,以略带苦味的荷叶汁液与酒混合入口,当是夏日消暑健身的佳品。根据中国传统烹饪的中和观点和养生观点,夏天宜于多吃苦味食物,而荷杯饮酒,堪称夏季饮品之佳选。
喜欢“杯中物”的诸君,在盛暑到来之际,何妨也一试此道?
香脆荷花瓣
花卉不仅具有沁人心脾的芳香与赏心悦目的色彩,使人得到美的享受。有些花,花蕾和花粉食用之后还能调节人的神经系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肌功能,提高肌体免疫能力,起到治病,健身,美容和延年益寿等效果。花卉入馔,能烹制出色彩绚丽,清香四溢,风味独特的菜肴。花卉入粥,自古以来就是养生保健,美容肌肤的上品。
荷花粥
荷花粥:取荷花末25g(鲜荷花瓣阴干后研细威末),粳米100g。将粳米淘洗干净后加适量清水煮粥,粥熟后将荷花末加入,再煮2分钟待温热服。此粥具有清暑热,散瘀血,美容养颜之功效。常服本粥能起到驻颜益色,祛病延年的作用。香脆荷花瓣:将荷花瓣过油炸至嫩黄,摆盘。蘸糖食用。口感外酥里嫩。
冰糖莲子羹
特选大明湖优质莲子芯,配以银耳加以烹制。莲子,是一种药用和食用价值都很高的营养保健品原料,被誉为“莲中人参”。据《本草纲目》记载:莲子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久服轻身,耐老,不饥,延年,益心肾,固精气,强筋骨,利耳目,补虚损,能祛火解毒,治疗腹泻胎滑,少儿热泻,反胃吐食等。银耳又名白木耳,性味甘、淡、平。含有蛋白质、糖类、无机盐、维生素B、脂肪、粗纤维等成分,具有清肺热、益脾胃、润肌肤的功效。适用于肺热咳嗽、皮肤干裂、胃肠燥热、血管硬化、高血压等症。由于银耳含有一种类似于阿拉伯树胶的成分,有滋养皮肤角质层的作用,经常服食银耳,即可使皮下组织丰满,令皮肤细腻具有弹性,又是美容、清肺之佳品。
奶汤蒲菜
奶汤蒲菜是以济南大明湖出产的一种质地鲜嫩、色泽洁白、味道清鲜的蒲菜为主料,配有苔菜花、冬菇,加奶汤烹制而成。奶汤味道醇厚,洁白,蒲菜脆嫩,历来被人们誉为济南第一汤菜。
湖菜鸡块
湖菜指旧时济南大明湖所产之茭白、蒲菜、白莲藕、莲子、白荷花。茭白是水声植物菰的嫩茎,其质地嫩脆,营养丰富。蒲菜乃香蒲之嫩芽,其形似菱,其味似笋。荷亦称莲。其茎(藕)、果(莲子)、花(荷花)、叶(荷叶)在济南菜中占有很重要地位。藕有七孔,肉白味甘。莲子,莲房中所出,去其皮可食。
湖菜鸡块集大明湖名蔬于一体,配以鸡脯肉,佐以精盐、酱油、葱椒绍酒、味精、葱、姜、蒜等调味,构思新奇,制作精细,鲜嫩爽口,清香不腻,是时令很强的名肴。
糖醋鲤鱼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经济南,河中所产鲤鱼——黄河鲤鱼又称龙门鲤。其个体肥大,体色艳丽,肉味纯正,鲜嫩肥美,为众多鲤鱼品种中的珍品。制作方法是将初加工好的鲤鱼,两面打上百叶花刀,稍加盐腌渍,挂上湿淀粉糊,入油炸至金黄色并呈弓形,取出,将鱼摆在盘中,浇上用白糖、醋、酱油、清汤、葱末、姜末、蒜末、湿淀粉、花生油炒制而成的糖醋汁,使其形似“鲤鱼跳龙门”。入口后外焦里嫩,酸甜微咸,蒜香浓郁。另外,按照传统习惯,吃完鱼肉后,还可将鱼头及余汁做一碗“砸鱼汤”,此汤香气扑鼻,酸、甜、香、咸、辣五味调味,清口润肠。
景区实行免票政策。
收费项目:奇石馆、游乐场、游船、南丰戏楼、电瓶车、超然楼、稼轩祠、秋柳人家、秋柳诗社、玉斌府、以及招商引资项目——大明湖海底世界均没有免费。
时间
周一至周日5:00-22:00全天(1月1日-12月31日),停止入场时间:22:00(1月1日-12月31日)。
交通
大明湖西南门站:k11路;k41路;k66路; k109路; k54路; k91路; k95路; k98路;k170路;507路;游777路
大明湖站:k11路;k41路;k109路;k54路;k95路;k98路;k170路;507路
大明湖路按察司街站:k11路;k14路;k41路;507路;k109路;k95路;k98路
大明湖东门站:k14路;k30路;k31路;k36路;k41路;k46路; k83路;k122路
大明湖北门站:k6路;k30路;k33路;k41路;k45路;k53路;k83路;118路;k122路;BRT5
旅游直通车:
为方便广大游客的游程,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五龙潭联合推出“景区旅游直通车”服务,凡在这四家景区门口购买其他任一景区门票的游客,都可免费乘坐景区旅游直通车直接到达想去的景区。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