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地 编辑
整地(site preparation)是指作物播种或移栽前进行的一系列土壤耕作措施的总称,整地的主要作业包括浅耕灭茬、翻耕、深松耕、耙地、耢地、镇压、平地、耖田、起垄、作畦等。
整地目的是创造良好的土壤耕层构造和表面状态 ,协调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等因素,提高土壤肥力,为播种和作物生长、田间管理提供良好条件。
中文名:整地
外文名:site preparation
目的:创造良好的土壤结构
性质:名词
学科:农业
基本定义
整地的目的是创造良好的土壤耕层构造和表面状态 ,提高土壤肥力,为播种和作物生长、田间管理提供良好条件。在中国,整地的主要作业包括浅耕灭茬、翻耕、深松耕、耙地、耢地、镇压、平地、耖田、起垄、作畦等。
整地方式
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
全面整地是翻垦造林地全部土壤,主要用于平坦地区。局部整地是翻垦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
带状整地是呈长条状翻垦造林地的土壤。在山地带状整地方法有:水平带状、水平阶、水平沟、反坡梯田、撩壕等;平坦地的整地方法有:犁沟、带状、高垄等。
块状整地是呈块状的翻垦造林地的整地方法。山地应用的块状整地方法有:穴状、块状、鱼鳞坑;平原应用的方法有:坑状、块状、高台等。
浅耕灭茬
浅耕灭茬是用圆盘灭茬耙、旋耕机、灭茬犁等破碎根茬、疏松表土、清除杂草的作业。在作物收获后、翻耕前进行。能提高翻耕与播种质量。在一年多熟地区,可浅耕灭茬后直接播种下茬作物,也可不浅耕灭茬,直接翻耕。
翻耕
翻耕是用有壁犁翻转耕层和疏松土壤,并翻埋肥料和残茬、杂草等的作业。是整地作业的中心环节。
深耕
深松耕是用深松铲或凿形犁等疏松耕层,破除犁底层的作业。
耙地
耙地是翻耕后用各种耙平整土地的作业。耙深4~10厘米。用圆盘耙、钉齿耙等耙地,有破碎土块、疏松表土、保水、提高地温、平整地面、掩埋肥料和根茬、灭草等作用。稻田翻耕后耙地分干耙和水耙。干耙能碎土;水耙能起泥浆和平地、使土肥相融。
耢地
耢地是中国北方旱区在耙地后或与其结合进行的作业。多用柳条、荆条、木框等制成耢(耱)拖擦地面,能形成干土覆盖层,减少土壤表面蒸发和平地、碎土、轻度镇压等作用。
镇压
镇压是在翻耕、耙地之后用镇压器的重力作用适当压实土壤表层的作业。
平地
平地是用平土器进行平整土地表面的作业。平整地面,利于播种和田间管理。对灌溉地区更为重要。用机引或马拉平地器作业。结合耙地、耢地、镇压等进行复式作业,效果良好。
耖田
耖田是水田中用耖进行的一种表土耕作作业。目的是使耕耙后的稻田地面平整,进一步破碎土块和拌匀肥料,促使土肥相融。耖田常在播种前或插秧前进行。
起垄
起垄是在田间筑成高于地面的狭窄土垄 。能加厚耕层、提高地温、改善通气和光照状况、便于排灌。
作畦
畦是用土埂、沟或走道分隔成的作物种植小区。作畦有利于灌溉和排水。分为平畦、高畦。用作畦机、犁、锹、铲等进行作畦。
考虑桉树种植区的迅速发展,及其复杂的地形和经济因素,“九五” 国家攻关专题“桉树纸浆用材树种良种选育及培育技术研究” 设置了整地方式对桉树生长及经济效益影响的研究内容,目的在于探讨适宜于丘陵台地最为经济有效地提高桉树林地生产力的整地措施,从而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
整地对桉树成活率和保存率的影响
表1 整地对桉树成活率的影响
正因为桉树强大的生命力,使其具有广泛的适应不同立地条件下生长和萌芽的能力,从而保证了桉树高成活率的同时,保存率也有了保障。4年生时,机耕、带垦、扩穴 和穴垦分别为92.5%,90.7%,90.2%和89.0%。保存率高低的变化规律与同成活率的变化相一致。对比丘陵地的整地试验有着基本一致的结果。
整地对材积的影响
表2 整地方式对桉树生长的影响
整地方式的选择
表3 整地方式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林龄:4 a)
从经济投入、土壤条件的改善程度和桉树的生长表现综合结果可知,通过机械的手段提高整地规格是最为合算的,它能更大程度地松动土层,改善土壤物理条件,为根系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环境,从而明显地促进了桉树林分的生长。林分的蓄积量和经济效益因此而显著提高。高规格的整地方式除有改善土壤物理性质,促进桉树生长外,还能最有效地控制杂草的生长,减少杂草对桉树的竞争,特别是对桉树幼林的竞争。因此,建议有条件的地方,尽可能地提高整地规格,以达到桉树速生丰产和较高经济效益的目的。采用裂土器或环山沟拦截水土以减少水土流失的做法也是提倡推广的好办法。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