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言 编辑
纳言,古官名。《尚书·尧典》记舜在联盟议事会中设九官,其一为纳言,由龙担任。掌传达命令,接待宾客。 主出纳王命;尚书等近臣所用帻巾。
中文名:纳言
类别:官名
古官名。主出纳王命。
2.尚书等近臣所用帻巾。
从字面看,“纳言”寓有居高位而广纳群言、广征贤论之义。"纳言"是古代贵族帽子上的配饰,纳言之饰,始于汉代,唐宋因之。《后汉书·服》载:“巾,合后施收,尚书巾帻,收方三寸,名曰纳言,示以忠正,显近职也。”又《宋史·舆服志》载:所谓施收者,即纳言;其定制为“其分三寸”。纳言,原是职官之名,始见于《书·尧典》,职责是宣达帝命。隋代避隋文帝之父杨忠谦名之讳,凡中字皆不用,故用此名以代帝侍中;唐初尚沿用,后仍改侍中。
古官名。主出纳王命。《尚书·舜典》:“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 孔 传:“纳言,喉舌之官,听下言纳於上,受上言宣於下,必以信。”《史记·五帝本纪》:“舜曰:“龙,朕畏忌谗说殄伪,振惊朕众,命汝为纳言,夙夜出入朕命,惟信。”按,秦汉不置,王莽依古制,改大司农为纳言,有纳言将军严尤。北周初有御伯中大夫,掌出入侍从。保定四年改御伯为纳言。宣帝末又置侍中。隋避文帝父杨忠诔,改侍中为纳言,炀帝大业十二年又改纳言为侍内。唐初为纳言,唐武德四年改为侍中。参阅《通典·职官三》。
2.尚书等近臣所用帻巾。《后汉书·舆服志下》:“尚书帻收,方三寸,名曰纳言,示以忠正,显近职也。”
冠饰"纳言"的材质
冠饰
冠饰"纳言"的造型也有多种,都赋予美好的寓意,冠饰"纳言"的造型分为练鹊、天鹅、云鹤、海东青等鸟类纹饰数种。关于练鹊,可能是古人对白色喜鹊的一种称谓。练,素白色的绢。鹊,鸟纲,鸦种,是在我国分布很广的鸟类,以其作为纳言的造型,可能是寓有平和、祥瑞之征。绶带鸟、鹤等寓意长寿、仁爱的鸟类题材纳言,其鸟往往成对出现或二只鸟相连于一体,一般用于皇后或王妃的花珠冠后;天鹅、荷花、鹿、龟等寓意人的品质高洁、德、禄、寿兼具的题材的纳言一般用于王公贵族的冠冕之后,用以表示纳言示以忠正,显近职也的真实作用,女真族是我国东北的少数民族,白山黑水养育了他们淳朴的性格,他们喜好渔猎,喜欢与他们的生活相关的动物、植物,同时他们在入主中原后对传统的汉文化接受的狠自然,成双成对的鸟、鱼、兽寓意夫妻相伴永不分离,女真人把这些思想融入他们喜爱的动植物中,体现于玉佩饰之上,佩戴于身体的重要位置,反映著深刻的从谏纳言思想,这是多么的令人心动啊!我们常说的民族融合,在800多年前的宋金对峙时期,在这小小的纳言上就悄悄地进行著!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