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湜 编辑
高湜(538-560年),字须达,勃海蓨人也。北齐宗室大臣,神武帝高欢第十一子,文襄帝高澄异母弟,母为游娘。
天保元年,封为高阳王。天保十年,迁尚书令。滑稽多智,不守礼法,颇受宠信。乾明二年,文宣帝高洋病逝后,兼任司徒,负责送葬事宜,大违礼度。武明太后娄昭君大怒,下令杖毙。追赠假黄钺、太师、司徒、录尚书事、冀州刺史,谥号康穆。
本名:高湜
字:须达
所处时代:北齐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勃海蓨县
出生日期:538年
逝世日期:560年
主要成就:北齐宗室大臣
官职:尚书令 兼司徒
爵位:高阳王
封赠:假黄钺、太师、司徒、录尚书事、冀州刺史
谥号:康穆
佞幸之臣
高湜因为人滑稽便辟,口齿伶俐,讨得了嫡兄文宣帝高洋的欢喜,常在高洋左右煽风点火,帮着行杖痛打诸王,太后娄昭君很反感。高湜的岳父护军长史张晏之曾在要道对他下拜,高湜不礼。高洋问为什么,高湜道:“一个无官职的汉人,对他行礼做什么。”高洋于是擢拜张晏之为徐州刺史。
乾明薨逝
天保十年(559年)十月高洋崩,高湜在国葬礼上负责导引梓宫,临葬吹笛,声称“至尊颇知臣不”,又击胡鼓为乐。娄昭君发怒,命人把高湜打了一百棍。乾明元年二月六日(560年3月18日)高湜毙命。娄昭君哀哭,曰:“我看他不长进,管教一下,哪想到他就这样带伤死了。”
同年,追赠高湜假黄钺、太师、司徒、录尚书事。谥号为康穆。儿子高士义袭爵。
千秋万岁,时移世易。孤竹之坟已毁,长沙之墓且问。不有所记,终古何述。是用勒铭玄壤,贻诸后昆。俾英声与茂实,共岘岳而长存。其词曰:」明珠孕海,宝玉生昆,大风之胤,灵祉寔繁。□兹五五,出自轩辕,桐珪命服,丹书誓藩。体韵瑰奇,风鉴俊朗,孝友自性,仁义非奖。文武并驰,书剑共,渊深不测,山高可仰。毛毕佐周,东平仕汉,我有懿烈,出内兼赞。爰负龙□,来掌纶翰,未鹜抑扬,华虫磷烂。王言已睦,移步礼闱,恪居端贰,台阁增晖。百龄未几,三寿忽微,当霄落照,中天坠飞。加荣广数,纪终旌伐,陆离轩冕,参差戈钺。华道路,徒喧城阙,柏梁不陪,承明讵谒。长辞兔苑,永即鱼山,青松卑烟,悲哉万古。琐语终传,立言无愧,声飞管弦。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