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涅斯·瓦尔达 编辑
阿涅斯·瓦尔达(Agnès Varda,1928年5月30日—2019年3月29日),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法国导演、编剧、摄影师、演员、制片人。
1956年,自编自导剧情短片《短角情事》 。1962年,自编自导的剧情片《五至七时的奇奥》获得第1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 。1965年,自编自导的剧情片《幸福》获得第1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 。1976年,执导剧情短片《爱的愉悦在伊朗》 。1984年,拍摄的纪录片《尤利西斯》获得第9届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短片-纪录片奖 。1985年,执导的剧情片《天涯沦落女》获得第4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
1991年,自编自导剧情片《南特的雅克德米》 。1995年,拍摄纪录片《雅克·德米的世界》。2000年,拍摄的纪录片《我和拾穗者》获得第13届欧洲电影奖最佳纪录片奖 。2008年,获得第65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导演万岁奖” 。2014年,获得第67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2015年,获得第6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2017年,拍摄的纪录片《脸庞,村庄》上映,该片先后获得第7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黄金眼”最佳纪录片大奖 、第23届法国卢米埃尔奖最佳纪录片奖 ;同年,获得第65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2018年,获得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终身成就奖 。
2019年2月,获得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摄影机奖 ;3月29日,因癌症在巴黎逝世,享年90岁 。
中文名:阿涅斯·瓦尔达
外文名:Agnès Varda
别名:阿涅丝·瓦尔达、艾丽丝·华妲、阿尼丝·华达、安妮华达
国籍:法国
出生日期:1928年5月30日
逝世日期:2019年3月29日
毕业院校:索邦大学
职业:导演、编剧、摄影师、演员
主要成就:第4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狮奖第1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评审团特别奖第6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荣誉金棕榈奖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终身成就奖第65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获终身成就奖展开
第4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狮奖第1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评审团特别奖第6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荣誉金棕榈奖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终身成就奖第65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获终身成就奖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摄影机奖第67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出生地:比利时布鲁塞尔
代表作品:短角情事、五至七时的克莱奥、天涯沦落女、季节与城堡
星座:双子座
年轻时的阿涅斯·瓦尔达
1940年,全家人因为躲避战火离开比利时来到法国,阿涅斯·瓦尔达在普罗旺斯斯塞特区的一个港口长大,中学毕业后前往法国巴黎念书 。一开始在巴黎索邦大学学习,并获得文学和心理学的学位,之后来到卢浮宫学院学习艺术史,在沃吉拉尔学校又改学摄影 ,并且考到了职业摄影师 。
1949年,应戏剧导演让·维拉尔的邀请来到阿维尼翁戏剧节担任摄影师 。
1951年,阿涅斯·瓦尔达在让·维拉尔的帮助下受雇为巴黎“国家人民剧院”的剧场摄影师 ,并开始到古巴、西班牙等地从事报道摄影的工作 。
阿涅斯·瓦尔达来华拍摄纪录片
1956年,参演由阿仑·雷乃拍摄的纪录短片《全世界的记忆》,在片中担任受访对象 ;1月4日,自编自导的首部剧情短片《短角情事》在法国上映 ,该片被视为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的先声 ;同年,还随法国纪录片导演克里斯·马凯来到中国北京拍摄纪录短片《北京的星期天》 。
1957年,作为中国政府邀请的代表团正式成员,应邀来华拍摄一系列摄影作品 。
1958年,拍摄纪录片《走近蓝色海岸》 ;5月,拍摄的纪录片《季节与城堡》法国上映 ;同年,还拍摄纪录片《穆府的歌剧》 。
1960年,拍摄纪录短片《香槟酒》。
1961年,自编自导剧情片《麦当劳桥上的未婚妻》 ,该片由安娜·卡里娜与让-吕克·戈达尔等人主演 。
1962年4月11日,自编自导的首部剧情片《五至七时的奇奥》在法国上映,该片由米切尔·莱格兰德与柯琳妮·玛钱德等人主演 ;5月,执导的剧情片《五至七时的奇奥》获得第1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 。
1963年,拍摄短片《向古巴人致意》 。
阿涅斯·瓦尔达
1965年,拍摄纪录片《玫瑰艾勒沙》 ;2月10日,自编自导的剧情片《幸福》在法国上映 ,该片由让-克劳德·德鲁奥、克莱尔·德罗特等人主演;6月,自编自导的剧情片《幸福》获得第1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国际电影奖并提名金熊奖 。
1966年9月3日,自编自导的剧情片《创造物》上映,该片由凯瑟琳·德纳芙与米歇尔·皮科利等人参演 。
1967年,拍摄短纪录片《扬科叔叔》 ;3月8日,参演的剧情片《柳媚花娇》在法国上映,该片由雅克·德米执导 ;8月,与尤里斯·伊文思、克劳德·勒鲁什、让-吕克·戈达尔等人联合拍摄的剧情片《远离越南》在西德上映 。
1969年9月20日,自编自导并担任制片的剧情片《狮子,爱,谎言》在美国上映 。
1970年,拍摄电视片《诺西卡》,并同时担任该片编剧 。
1972年10月14日,由贝纳尔多·贝托鲁奇自编自导的剧情片《巴黎最后的探戈》在美国上映,阿涅斯·瓦尔达担任该片的编剧 。
1974年,参演电视纪录片《那些法国电影院的历史》。
1975年,拍摄纪录片《女人之声:我们的身体,我们的性》 ;同年,还拍摄了纪录片《达盖尔人》 。
阿涅斯·瓦尔达
1977年9月18日,自编自导的剧情片《一个唱,一个不唱》在加拿大上映 ,该片由马修·戴米与罗萨丽·瓦尔达等人主演;同年,在由马里荣·萨鲁特执导的电视片《几种女性护身符》中担任编剧和制片人 。
1979年,在由雅克·德米执导的剧情片《凡尔赛玫瑰》中担任制片人。
1981年,拍摄纪录片《纪录说谎家》 。
1982年,拍摄短纪录片《尤利西斯》 ;1月20日,拍摄的纪录片《墙的呢喃》在法国上映 ;同年,还参演了纪录片《女人天生有创造力:阿格尼瓦达》。
1983年,拍摄由玛格丽特·杜拉斯、亨利·吉尔伯特等人主演的纪录片。
1984年,拍摄的纪录片《加勒比地区》在法国上映;同年,自编自导剧情片《家屋风景》 ;3月,拍摄的纪录短片《尤利西斯》获得第9届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短片-纪录片奖 ;同年,还拍摄了纪录片《女雕像物语》 。
1985年,拍摄短片《一位老太太的故事》;9月,凭借自编自导的剧情片《天涯沦落女》获得第4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国际天主教电影视听协会奖、费比西奖 ;12月4日,自编自导的剧情片《天涯沦落女》在法国上映,该片由桑德里娜·伯奈尔与友兰达·梦露等人主演 。
阿涅斯·瓦尔达
1987年,拍摄纪录片《阿涅斯·瓦尔达眼中的简·柏金》 。
1988年2月,自编自导的剧情片《功夫大师》在西德上映 ,该片由简·伯金与马修·戴米等人主演。
1988年7月,与马克·威斯联合执导的电视纪录片《观点 P.O.V.》在美国首播;9月17日,自编自导的剧情片《千面珍宝金》在加拿大上映,该片由简·柏金与让-皮埃尔·利奥德等人主演 。
1990年,与保罗·范霍文联合拍摄纪录片《欧洲映象》。
1991年9月6日,自编自导的剧情片《南特的雅克德米》在加拿大上映 ,该片由菲利浦·马隆与埃多亚德·焦博德等人主演 。
1993年,拍摄纪录片《洛城少女二十五岁》 。
1994年,参演剧情片《Stavros Tornes, o ftohos kynigos tou Notou》。
1995年9月22日,拍摄的纪录片《雅克·德米的世界》在法国上映 ;同年,拍摄由阿兰·德龙与凯瑟琳·德纳芙等人主演的剧情片《101夜》。
2000年,执导剧情片《短暂的诱惑4》;7月6日,拍摄的纪录片《我和拾穗者》在法国上映 ;12月,拍摄的纪录片《我和拾穗者》获得第13届欧洲电影奖最佳纪录片奖 。
2001年,参演纪录片《珍妮拉·达阿尔玛》;2月,获得第26届法国电影凯撒奖终身成就奖 ;10月,拍摄的纪录片《黑豹党》上映 。
2002年,拍摄短纪录片《致敬茨咕咕》;12月18日,拍摄的纪录片《艾格妮捡风景:两年后》在法国上映;同年,参演由乔纳森·戴米执导的剧情片《迷情追杀》。
阿涅斯·瓦尔达
2004年6月27日,拍摄的纪录片《易迪莎,熊及其他》在法国上映;同年,参演由雅克·理查德拍摄的纪录片《亨利朗瓦:电光魅影》;9月13日,拍摄的纪录片《阿涅斯·瓦尔达定格》在加拿大上映;10月,拍摄维也纳电影节宣传片《维也纳电影节华尔兹》。
2005年4月,出席中国电影资料馆在北京举办的“法国电影展”活动 ;5月,担任第5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 ;同年,拍摄纪录片《五时至七时的克利奥:回忆与逸事》;12月,拍摄的短纪录片《女雕像物语第二回》上映。
2006年,阿涅斯·瓦尔达举办首个装置艺术展 ;10月6日,拍摄的纪录片《努瓦穆捷的寡妇们》上映。
2007年,参演的纪录片《摄影机背后的女人》在美国上映;同年,拍摄短纪录片《短片万岁》;同年,还拍摄了短纪录片《从公鸡到驴子》。
2008年9月,获得第65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导演万岁奖” ;10月5日,参演的纪录片《持摄影机的女人》在澳大利亚上映;12月17日,拍摄的纪录片《阿涅斯的海滩》在法国上映 。
2009年2月,拍摄的纪录片《阿涅斯的海滩》获得第34届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纪录片奖 。
2010年7月2日,参演的纪录片《伟大的导演们》在美国上映,该片由安吉拉·伊斯迈勒斯担任导演 。
2011年,在剧情片《美式》中担任制片人 ;同年,拍摄电视纪录片《阿涅斯·瓦尔达在这里和那里》;同年,还拍摄了短纪录片《在克里斯·马克的工作室》,并且与尼古拉斯·贝尔共同主演了剧情短片《初面》。
2012年,中央美术学院展出“阿涅斯·瓦尔达的海滩在中国1957-2012艺术创作全回顾”,瓦尔达应邀参加开幕式 。
2013年5月,受邀担任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摄像机”单元评委会主席 。
2014年,拍摄短纪录片《向亨利·朗格卢瓦致敬》;8月,获得第67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
2015年,自编自导剧情短片《三颗纽扣》;6月,获得第6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阿涅斯·瓦尔达
2018年,将过去影片内容进行再剪辑,制作成短片《敏感的身体》;2月,拍摄的纪录片《脸庞,村庄》获得第23届法国卢米埃尔奖最佳纪录片奖;3月,纪录片《脸庞,村庄》获得第90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提名 ;同月,拍摄电影短片《机会是最好的助手》;5月11日,参演的纪录片《爱丽丝·盖伊-布拉切不为人知的故事》在法国上映;同年,瓦尔达获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终身成就奖 ;12月4日,获得第17届马拉喀什国际电影节致敬奖 。
2019年1月,获得第22届美国在线影评人协会奖终身成就奖 ;2月,获得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摄影机奖 ;3月18日,拍摄的纪录片《阿涅斯论瓦尔达》在法国上映 。
阿涅斯·瓦尔达
1971年4月,包括阿涅斯·瓦尔达、西蒙娜·德·波伏娃、凯瑟琳·德纳芙在内的诸多法国女性勇敢的在343宣言上签名,推进法国堕胎合法化 。1975年,法国堕胎运动获得了成功 。
戛纳国际电影节 | ||||||||||||||||||||||||||||
| ||||||||||||||||||||||||||||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 ||||||||||||||||||||||||||||
| ||||||||||||||||||||||||||||
柏林国际电影节 | ||||||||||||||||||||||||||||
| ||||||||||||||||||||||||||||
欧洲电影奖 | ||||||||||||||||||||||||||||
| ||||||||||||||||||||||||||||
法国电影凯撒奖 | ||||||||||||||||||||||||||||
| ||||||||||||||||||||||||||||
洛迦诺国际电影节 | ||||||||||||||||||||||||||||
| ||||||||||||||||||||||||||||
奥斯卡金像奖 | ||||||||||||||||||||||||||||
| ||||||||||||||||||||||||||||
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 ||||||||||||||||||||||||||||
| ||||||||||||||||||||||||||||
卢米埃尔奖 | ||||||||||||||||||||||||||||
| ||||||||||||||||||||||||||||
美国在线影评人协会奖 | ||||||||||||||||||||||||||||
| ||||||||||||||||||||||||||||
马拉喀什国际电影节 | ||||||||||||||||||||||||||||
| ||||||||||||||||||||||||||||
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 ||||||||||||||||||||||||||||
| ||||||||||||||||||||||||||||
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 ||||||||||||||||||||||||||||
| ||||||||||||||||||||||||||||
洛杉矶影评人奖 | ||||||||||||||||||||||||||||
|
阿涅斯·瓦尔达
阿涅斯·瓦尔达擅长用静态手法表现人的孤独与人生的残酷的作品,有时则是以一种实验的倾向,在叙述上进行一系列同时具有柔和、潇洒、却又大胆等特质的探索,作品中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和女权主义思想 ;缪斯女神,开拓者,标志性人物,她发起了一场电影运动 。(时光网、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主席约翰·贝利综合评)
阿涅斯·瓦尔达是一位具有“象征意义”的人物,为年青一代电影人树立了榜样;她的工作和生活一直在追求自由,挑战极限;她始终充满强烈的决心和信念,用笑容面对所遇到的障碍,不断实现自己的梦想 ;她是奄奄一息的法国电影荒野中一株生机旺盛的小树 。(戛纳国际电影节组委会、诗人阿伦·德加拉综合评)
阿涅斯·瓦尔达的创作总是从极为个人的视角出发,兼及对社会的体察,从巴黎熙熙攘攘的左岸,到洛杉矶棕榈高耸的海滨,她总是充满好奇地观察身边的世界,并且毫不吝啬地显示自己与外界交流的欲望。她的伟大之处在于她在有关私人体验的讲述中,打开了一条通达他人内心深处的分享通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评)
阿涅斯·瓦尔达非常喜欢造型艺术的创造,而且尤其喜欢将各种艺术门类和风格混合在一起。她常常不顾常规,将相反的东西组合在一起,将时空的牌重新洗过,从严肃到戏谑,从悲情到冷漠,却永远在追求着拨动人民的心弦 。(法国艺术批评家菲利普·比盖评)
阿涅斯·瓦尔达乐此不疲地在不同的领域奔波,顶着几十年如一日的娃娃头,在世界各地捕捉有关爱情、生死和记忆的灵感瞬间。她是历史最心悦诚服的敬仰者,也是视觉艺术虔诚的实践者。在时间和空间交错而成的屏障中,她驻足凝视,又匆匆启程,行止之间,一不留神,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 。(人民网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