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天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编辑
山西天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36公里处。地处吕梁山脉分支,森林覆盖率达70%,海拔1700米,面积为17732.95公顷。天龙山原名方山,海拔1370米,位于晋祠西11公里处,560年(北齐皇建元年)兴建天龙寺,山以寺得名。
山西天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属于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天龙山屏峰黛立,松柏成荫,溪泉鸣涧,气候凉爽;晋祠为天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主体;山腰间,有北魏时期开凿的25个石窟,佛像众多。
1992年9月,山西天龙山国家森林公园获批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中文名:山西天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森林公园级别:国家级
地理区域:吕梁山脉分支
地理位置:山西省太原市西南
面积:17732.95 公顷
气候带:北温带大陆性气候
批准时间:1992年9月
位置境域
山西天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太原西南36公里处,晋祠西11公里处,面积为17732.95公顷。
天龙山景区
地形地貌
山西天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吕梁山脉分支,海拔1700米,分东西两峰。
气候特点
山西天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植物情况
山西天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动物情况
山西天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园内共有各种动物55科197种。
天龙山石窟
天龙山石窟
天龙山石窟包括东峰8窟,西峰13窟,共21窟。现存大小佛像500尊,连同浮雕画像共1644尊。天龙山石窟开凿历经东魏、北齐、隋、唐、后晋各代,前后共400余年,反映了中国南北朝至五代时期石窟艺术的不同风格,是一座集林、泉、洞、寺于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山。第9窟处于两峰中部的漫山阁之内。漫山阁原为正德初僧道永重建的三层高阁,后坍塌。于1985年仿原式样重修。窟分上下两层。上层是十一面观音菩萨立像为本尊,以骑狮、象的文殊、普贤为肋侍,造作时代约为中晚唐。上层弥勒大佛约为晚唐作品。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珍品。民国十三年至民国十四年(1924年—1925年)间,外国侵略者对石窟进行了掠夺和破坏,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多次拨款修整,恢复了天龙山胜迹。天龙山石窟是外来艺术向中国石窟艺术转变时期的典型作品,对于研究中原地区石窟造像的发展、演进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用圆雕技法雕出的造像,既有印度佛像高雅、柔和的特点,又有中国传统雕刻所固有的清新韵律和线条,这种神态高雅、姿态优美、体态丰盈的特征,成为后世中国佛教造像的基本模式,对以后中国佛教造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圣寿寺
圣寿寺
圣寿寺古名天龙寺,北齐皇建元年(560年)由孝昭帝高演创建,坐北朝南,布局严谨,具有浓厚的宗教气息。中轴线上现有山门、药师殿、大雄宝殿等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寺前有古松一株,势若蟠龙,形如华盖,荫地数十平方米,人称"蟠龙松"。钟楼位于寺院的东部,内有明铸大钟,重万余斤。大雄宝殿是圣寿寺内的主殿,是明代崇福寺大殿整体搬迁而来的。1948年失火,寺庙被焚毁。1981年,搬迁太原南郊南大寺于山上,现已修葺一新。
关帝庙
关帝庙建于圣寿寺东约100米处,创建年代不详,清代重修,现仅存正殿一座,内有关羽坐像1尊和侍者两尊。
山西天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2012年11月5日,太原市人民政府计划在西山地区规划的16个城郊森林公园,以晋祠、天龙山和柳跖河(柳子沟)为旅游景点,构成南部旅游的“金三角”。
2018年3月26日,天龙山景区暂时封闭,开启了提档升级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同步进行天龙山旅游公路、步道改造及绿化、破损山体修复、景观工程、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的设计和施工。
2018年11月13日,天龙山路基本具备通车条件。
参观票价
山西天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票价30.00元。
开放时间
山西天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开放时间8:00—17:00。
交通线路
自驾:太原—晋祠路—太古路—天龙山公路—景区
公交:从火车站乘坐308路(原8路)公共汽车到晋祠,然后乘坐去天龙山的旅游小巴,可直接到山顶。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