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保洛 编辑

北魏、东魏、北齐将领

张保洛,代郡昌平县(今山西省阳原县)人,库莫奚族。北魏、东魏、北齐将领。

敏捷健壮,弓马娴熟。早年参加葛荣起义军。葛荣战死后,归顺大将军尔朱荣,迁扬烈将军、奉车都尉。尔朱荣被杀后,跟随大行台高欢起兵,从破尔朱兆于广阿,攻打邺城,抵抗贾智。参与邙山之战、玉壁之战、龙门之战,迁征西大将军、仪同三司、晋州刺史、安武县开国侯,梁州刺史。

北齐建立后,肆意聚敛钱财,引发官民怨愤,迁沧州刺史,封敷城郡王,又坐罪免官削爵,卒于家中,追赠骠骑大将军、冀州刺史。

基本信息

编辑

本名:张保洛

所处时代:北魏、东魏、北齐

民族族群:库莫奚

出生地:代郡昌平县

主要成就:随从高欢起兵,击败尔朱氏,交战西魏,接应万俟洛,参与邙山之战

人物生平

编辑

随从高欢

张保洛,代人,自称出身南阳西鄂。家族世好宾客,崇尚义气豪侠,在北方很知名。张保洛年少敏捷健壮,善弓马。魏孝昌中,北方边镇扰乱,张保洛也随众南下。葛荣叛乱,葛荣任命张保洛为领左右。葛荣败亡后,张保洛担任尔朱荣的统军,累次升迁至扬烈将军、奉车都尉。后来张保洛在高欢手下担任都督,随从高欢征讨纥豆陵步蕃。后来高欢起兵,张保洛担任帐内,随从高欢在广阿击败尔朱兆。不久张保洛迁右将军、中散大夫,仍然以帐内的身份随从高欢包围邺城,攻克邺城后,张保洛担任平南将军、光禄大夫。随从高欢在韩陵击败尔朱氏联军,然后随从高欢进入洛阳,张保洛加安东将军。后来高欢启奏请求自减国邑,分授将士,张保洛随例封昌平县薄家城乡男一百户。

交战西魏

孝武帝与高欢不和,孝武帝令仪同贾智率豫州刺史斛斯寿东赴济州。高欢派遣大都督窦泰从滑台渡河抗拒贾智,张保洛作为窦泰的前锋。事情平定后,张保洛转都督。张保洛又随从高欢袭击夏州,攻克。万俟洛投降高欢时,高欢派遣张保洛与诸将在路上接应万俟洛。元象初,张保洛担任西夏州刺史、当州大都督,又因前后累积的功劳,封安武县伯,邑四百户。又转行蔚州刺史。张保洛又随从高欢在邙山和西魏宇文泰交战,及包围玉壁,攻龙门。大军回师后,张保洛留镇晋州。

高澄掌权后,任命张保洛为左厢大都督。后来张保洛出镇晋州,加征西将军。西魏王思政据守颍州,东魏大军攻打不克。高澄令张保洛镇守杨志坞,令他与阳州为掎角之势。颍川被攻克后,不久张保洛担任梁州刺史。

入齐去世

高洋即位是为文宣帝,张保洛仍担任梁州刺史,张保洛在任上搜刮民财,吏民都怨恨他。废帝高殷即位之初,张保洛出镇沧州刺史,封敷城郡王。张保洛因为在任上搜刮民财,被免官及削夺王爵。张保洛去世后,朝廷赠其之前的官职,恢复他的敷城郡王封号。

主要成就

编辑
张保洛归附高欢后,随从高欢征讨纥豆陵步蕃,后来随从高欢在信都起兵、在广阿击败尔朱兆、平定邺城、在韩陵击败尔朱氏联军。又随从高欢攻克夏州。万俟洛投降高欢时,张保洛参与接应万俟洛。又随从高欢参与邙山之战、包围玉壁、攻龙门。

家族成员

编辑
儿子:张默言,嗣爵,武平末,卫将军。

轶事典故

编辑
造像碑

大魏武定七年十二月八日,前使持节、都督夏蔚二州诸军事、卫将军、夏蔚二州刺史、当州大都督、安武县开国伯、征西大将军、仪同三司、行晋州事、东雍州镇城、安武县开国侯张保洛,前使持节、都督东荆州诸军事、征西将军、东荆州刺史、当州大都督、东雍州镇城、永宁子刘袭,假节、督东雍州诸军事、新除右将军、东雍州刺史、当州都督、安熹子薛光炽等敬造石碑像四佛四菩萨。藉此微功,仰愿先王(高欢)、娄太妃(娄昭君)、大将军令公(高澄)兄弟等亡者,升天托生,西方无量寿佛国。现代眷属,四大康和,辅相魏朝,永隆不绝。复愿所生父母,乃及七世皆生佛土。体解至道,以至妻子。无病延年,长享福禄。在在处处,遇善知识。又使兵甲不兴,关陇自平普天丰乐,灾害不起。乃至一切,有形众生蠢动之类,皆发菩提道心,一时成佛。

史籍记载

编辑
北齐书 卷十九 列传第十一》

《北史 卷五十三 列传第四十一》

下一篇 侯莫陈相

上一篇 薛孤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