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克劳斯贝 编辑

美国演员、歌手

平·克劳斯贝平·克劳斯贝

平·克劳斯贝(Bing Crosby,1903年5月3日—1977年10月14日) ,生于美国华盛顿州,美国演员、歌手。

基本信息

编辑

本名:平·克劳斯贝

外文名:Bing Crosby

性别:男

国籍:美国

出生地:美国华盛顿州塔柯玛

出生日期:1903年5月3日

逝世日期:1977年10月14日

星座:金牛座

身高:170 cm

经纪公司:派拉蒙公司

代表作品:与我同行、债务美国

职业:演员、歌手

主要成就:第1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1962年格莱美终身成就奖

早年经历

编辑

平·克劳斯贝,1903年5月3日生于华盛顿州塔柯玛。原名哈里·里利斯·克劳斯贝,是Catherine和酿酒厂簿记员Harry Lincoln Crosby的七个孩子中的第四个。他有英国和爱尔兰血统。 自幼音乐天赋很高,在孔萨加大学读书期间仍热心于唱歌奏乐,曾同好友艾尔·林克组织了一个小型乐队,他担任鼓手兼独唱。

个人生活

编辑

演艺经历

编辑

1926年,被爵士乐大王保罗·惠特曼看中,应邀加入了他的大乐队。此后,他经常在夜总会表演,还灌制了唱片。“平”这个名字是他从自己所拍的一部喜剧短片里的一个角色那里借用过来的。这位歌手擅用低声哼唱忧伤曲调的歌,而且一边唱一边还会做些动作,在当时颇受欢迎。后来,他在广播里搞了个专题歌曲节目——其主题歌是《蔚蓝色的夜晚在哪里》,又大量发行自己的唱片。就这样,平·克劳斯贝很快成为三十年代美国娱乐界最出名又最成功的人物了。

平·克劳斯贝体格瘦小,面孔一般,那对招风耳朵又碍美,但凭着那委婉动听的歌喉和温柔可亲的风度却大受当时热衷于拍歌舞片的好莱坞导演们青睐。

1930年,他应环球公司之邀,参加了美国有声片开拓之作《爵士歌王》的演出。而后派拉蒙公司如获至宝地把他挖去,签订了为期两年、拍片五部的合同。平·克劳斯贝以《大广播》打响了第一炮。

从1930年起,他主演了一系列音乐片,其中有《爵士歌王》《无线电播音乐大会》《影城艳史》《密西西比》《巴黎蜜月》等。因其歌声优美动听、表演亲切感人,因此吸引了不少观众。1940年,他与喜剧演员鲍勃·霍伯和女演员陶乐珊·拉摩合演了一部音乐喜剧片《新加坡之路》,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此后,三人又多次合作,二十年中合演了六部“路”的连集片:《桑给巴尔之路》《摩洛哥之路》《乌托邦之路》《里约之路》《巴厘之路》《香港之路》,这套“路”片显示出他不仅歌喉迷人,而且演技出众。期间,他除了继续拍音乐片外,也开始在剧情片中显示他精湛的表演才能。1944年,由于他成功地扮演了《与我同行》中虔诚的神父而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全美电影评议会也授予他最佳表演奖,这是他影艺生涯的一个高峰。第二年,他又主演了《圣玛丽的钟声》,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1954年,由于他在《乡下姑娘》中的出色表演,再次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全美电影评议会则授予他最佳男主角奖。同年,他主演的《白色圣诞节》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作为歌咏、喜剧与正剧三者最完美的结合,应数平·克劳斯贝1944年拍的《与我同行》(Going My Way)。他饰的天主教青年神父一角真是妙趣横生,唱作俱佳。该片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平·克劳斯贝也摘影帝桂冠。

从1934-1954年,他连续二十年名列十大卖座明星金榜,1943-1948年,有6年名列冠军。他那支《平安夜》灌成唱片,销量达三亿张。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歌坛出现了人称“猫王”的埃尔维斯·普雷斯利之后,平·克劳斯贝主动退出了银幕,从事牧场经营和各种商业活动。后又对制片感兴趣。七十年代曾监制了影片《最后一章——行走着的高个子》及电视片《潘·凯西》等。

“他消除了我和我同时代人的影响,但我尊重他。因为音乐总是要进步的,没有人能像他那样打开未来的大门。(He helped to kill off the influence of me and my contemporaries, but I respect him for that. Because music always has to progress, and no-one could have opened the door to the future like he did.)”这是平·克劳斯贝对猫王的评价。

下一篇 保罗·卢卡斯

上一篇 雷·米兰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