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姬 编辑

清代歌姬、戏曲演员

乔姬,曾是清代平阳府的歌姬 ,13岁时进入李渔的家班,有极好的戏曲天赋。李渔自任教习和导演,以乔、王二姬为台柱。清康熙十一年,年方19岁的乔姬因积劳成疾,在汉阳巡演时英年早逝 。

基本信息

编辑

全名:乔姬

别名:雪儿、晋姊、乔复生

所处时代:清朝

出生地:平阳府(今山西临汾市)

出生日期:1653年

逝世日期:1672年

逝世地:汉阳

职业:歌姬、戏曲演员

人物生平

编辑

乔姬出生于清代平阳府,是当地贫家女孩子,从小学艺为歌姬 。乔姬父母求售者素矣,太守程质夫出金代购。李渔途经平阳时,平阳太守程质夫把13岁的乔姬送给他。当时李渔以“时止挟姬一人,姬患无侣”为由予以笑纳。早在康熙五年西秦之游之前,李渔就梦想有自己的家班,渴望“自选优伶,使歌自撰之词曲,口授而躬试之”(李渔《闲情偶寄》);甚至感慨地说:“若天假笠翁以年,授以黄金一斗,使得自买歌童,自编词曲,口授而身导之,则戏场关目,日日更新,毡上诙谐,时时变相”(李渔《闲情偶寄》) 。

乔姬的语言天赋非同凡响,在方言中西北的粗狂和江南的细腻正好相对,而乔姬在极短的时间内学会音,殊非容易。她聪慧过人,具有非常高的艺术天份,经教唱演习,成为李渔家班的有名的旦角。初到李渔身边,乔姬曾偷听伶工演奏《凰求凤》,过耳不忘。她请求学曲,李渔乃聘请旧肃王府苏州老优教二姬。数旬之后,乔姬即为客度曲,乔氏学唱,记忆惊人,领悟极快,师授三遍,便能自歌。老师说是他授曲三十年从未见过如此聪敏之人。仅一月余,乔姬便学会了老师的所有,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每有客来访,乔姬隔屏清唱,客人听得食肉忘味 。

在乔氏的倡议下,诸人分脚色,乔为旦,王为生,成立家班。这些个聪明绝顶的姑娘在家班建立之后,“朝脱稿,暮登场,其舞态歌容,能使当日神情活现。”让李渔自豪地慨叹“氍毹之上,如明珠煎茶,琵琶剪发诸剧,人皆谓旷代奇观。”乔、王二姬的舞态歌容亦超群脱俗,能体贴文心,只需李渔略加指点,便能心领神会,触类旁通,创造性地表演剧本内容,常常是“朝脱稿,暮登场”,效率很高 。

李渔组建的昆曲家班,并不像其他那些家班,都隐藏在家里,只供家人和最亲近的朋友观赏,而是在全国各地举办演唱会。由于有乔、王二人的出色演员,以及李渔这样的好编剧、好导演,李姬家班创建不久就红遍了大江南北,影响波及大半个中国,“全国九州,历其六七”。她们随李渔“游燕、适楚、之秦、之晋、之闽,泛江之左右、浙之东西”(《乔复生王再来二姬合传》),观众上至公卿下至布衣,如此广泛的交游在明清家班中绝无仅有。李渔每到一处,都以戏会友,备受戏曲名流们的欢迎 。

就在李姬家班声誉鹊起、蜚声海内的时候,一场变故发生了,康熙十二年(1672),年方19岁的家班台柱乔姬因积劳成疾而英年早逝。第二年,家班的另一台柱,也是19岁的王姬又因病撒手西归。这对李渔的戏曲活动事业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家班从此一蹶不振,逐渐解散。李渔在悲痛之余,强打精神写下了《乔复生王再来二姬合传》。乔王二姬不仅是李渔家庭戏班里不可或缺的主角,更是他生活上的伴侣,艺术上可以与之促膝交流、切磋的红颜知己。乔姬不仅是李渔的红颜知己,还与他生了个儿子 。《乔复生王再来二姬合传》一文叙李渔与二姬相识、纳蓄及共同生活,直至二姬临终的经过。其中详细地描写了二姬由不晓南音的北方女童,在短期内便能熟练使用吴语演唱南戏,成为名角,以及二姬患病临终前生离死别的悲伤场面,情感真挚,笔调凄楚,催人泪下 。

艺术形象

编辑

2006年电视剧《风流戏王》,莫俏媚 饰 乔姬

下一篇 李苹香

上一篇 韩约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