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思孔 编辑
丁思孔(1634~1694),字景行,号泰岩,汉军镶黄旗人,祖籍广宁卫(今辽宁北镇市),山东巡抚丁文盛之子,清顺治九年(1652)进士,官至湖广总督、云贵总督。
全名:丁思孔
字:景行
号:泰岩
所处时代:清朝
民族族群:汉军镶黄旗
出生地:广宁卫(今辽宁北镇市)
出生日期:1634年
逝世日期:1694年
主要成就:平定夏逢龙之乱
最高官职:湖广总督、云贵总督
弹劾风波
顺治九年(1652)进士,改庶吉士,授秘书院检讨。
顺治十四年(1657),擢国史院侍读。
顺治十八年(1661),授陕西汉羌道副使。
康熙二年(1663),陕西巡抚贾汉复弹劾丁思孔负责追索胥役侵蚀粮草逾期,部议降二级调用。
康熙五年(1666),补任河南开封府同知。丁思孔拜访通政使,自己陈说侵蚀粮草的胥役已经病死狱中,家产断绝,屡次上报贾汉复,贾汉复久未处理,导致逾期。经过总督白如梅审查,真相大白,官复原级,补任直隶通蓟道。
为政卓异
康熙八年(1669),直隶未设布政使、按察司,直隶巡抚金世德请求增置保定守道领钱谷,并让丁思孔出任该职。
康熙十四年(1675),擢升江南按察使。
康熙十五年(1676),授湖北布政使。未到任,调任江南布政使。吴三桂叛乱,清军行至江西、湖广,丁思孔负责军需运输,应期无误。清军自福建还,雇佣工匠打造舟船,往来络绎,料理裕如。丁思孔修建苏州府学,置育婴堂、养济院,政绩卓著。
康熙二十一年(1682),遇到计典,两江总督于成龙因为丁思孔督赋没有完成,不得举卓异,特别上疏向康熙帝推荐他的廉能,请求请破格擢用,康熙帝下旨:“丁思孔供职勤慎,着准为卓异”。
恢复岳麓书院
康熙二十二年(1683),擢升偏沅巡抚。丁思孔刚刚到任后,就率领司道等官复修岳麓书院,置田三百亩资助诸生。
康熙二十四年(1685)五月,上疏进言:“岳麓书院创自宋朝开宝年间,为四大书院之一。乾道年间,张栻教授于此。朱子自福建到这里讲学数旬。后朱子任潭州知州,增修学舍,学者益众。今修造已复旧规,请求御书匾额,并赐日讲解义诸书。”康熙帝同意了他的请求,御书“学达性天”四字悬于书院。
偏沅地区所领七郡,溪山互相环绕,汉人和僚人杂处,叛乱初定,余孽每次煽动叛乱,丁思孔安抚其首领,群盗渐散。
平定夏逢龙之乱
康熙二十七年(1688)二月,调任河南巡抚。五月,夏逢龙因不满裁兵而造反,暗中勾结中军副将傅尔学、参将李廷秀、游击金奇功、守备林德、千总胡耀乾、马兵、周凯、万金镒等叛据武昌,杀害湖北巡抚柯永升、粮道叶映榴,分掠黄州、德安。康熙帝命振武将军瓦岱率军讨之,调任丁思孔为湖北巡抚,前往荆州筹备粮饷。丁思孔以武昌仓库皆陷于叛军,诸军缺乏粮饷,于是丁思孔借拨河南布政使的库银,护送至襄阳,资助各军粮饷,上疏汇报称旨。七月,瓦岱的大军到达,围困叛军于黄州,诛杀夏逢龙,而胡耀乾等占据武昌抵抗。丁思孔至汉口,坐船渡江,单骑叩汉阳门,呼胡耀乾出见,胡耀乾等于是投降。丁思孔进入武昌,缴获掠匿库银九万余两,还贮诸库。丁思孔数落胡耀乾等八人的罪行而诛杀了他们,武昌平定。九月,任湖广总督。
康熙二十八年(1689)五月,夏逢龙的同党陈龙越八阴谋造反,约定于半夜生事。丁思孔在申时听到了消息,生擒陈龙越八,处决于市,其他人都没有追着。丁思孔设水师,分戍武昌、荆州、岳州、常德。遇上饥荒,丁思孔动用官银买米于江西,平稳米价。
康熙三十三年(1694)四月,调任云贵总督。八月,去世。
康熙四十四年(1705),御书“绩着南邦”额,表丁思孔的家祠。
赵俞为丁思孔所作墓志铭部分(见《绀寒亭文集》卷三)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