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尔根觉罗·莫洛 编辑

清朝康熙时期大臣

莫洛,姓伊尔根觉罗氏,满族,正红旗人。初为刑部理事官,后迁工部郎中。

康熙六年(1667年)迁左副都御史,七年出任山西、陕西总督。当时陕西(包括今甘肃、宁夏之一部)发生饥荒,平、临洮、巩昌、西安、延安、凤翔、汉中、兴安等州府拖欠赋税,有司衙门令现有农户均摊,百姓衣食俱艰,无力负担。他奏明朝廷,请免所欠赋银,并多次上疏要求清查地方官私自加派赋役之弊。

康熙八年(1669年),辅政大臣鳌拜被杀,他与其有交,受株连被罢官。陕西百姓多请求挽留。甘肃巡抚、提督等人皆向康熙帝上疏说他为官清正,治理地方很有政绩,要求将莫洛留在陕西。康熙皇帝下旨称:莫洛既能得民众拥护,可以免其处分,继续供职。后升任刑部尚书。

康熙十二年,三桂上疏要求撤藩,大臣多主张保留,他主张撤藩。是年底吴三桂在云南起兵叛乱,四川提督郑蛟麟响应,危及陕西。

十三年二月,康熙命莫洛经略陕西,拜武英殿大学士。他到陕西后,派遣各路军南下汉中和四川广元一带,抵抗吴、郑叛军北进。他命陕西提督王辅臣率部驻于宁强,时广元军缺饷,总兵王怀忠部溃散,王辅臣借机动摇军心,伺机叛变。莫洛率部南下宁强,与王辅臣相距二里扎营。王辅臣寻隙挑动部下闹事,率亲兵亲将进攻莫洛营,以炮火将莫洛打死于军营之中。

基本信息

编辑

别名:莫洛

所处时代:明末清初

民族族群:满族

逝世日期:1674年

主要成就:平定三藩之乱

本名:伊尔根觉罗·莫洛

爵位:拜他喇布勒哈番兼拖沙喇哈番

谥号:忠愍

旗籍:满洲正红旗

官职:刑部尚书、山陕总督、武英殿大学士

人物生平

编辑

康熙六年,擢左副都御史。七年,出为山西陕西总督。陕西饥,平凉、临洮、巩昌、西安、延安、凤翔、汉中、兴安诸府州多逋赋,有司令现户均输,民苦之,奏请蠲免。迭疏清釐加派、火耗诸弊。八年,辅政大臣鳌拜获谴,法司以莫洛附于鳌拜,请求逮问。圣诏以能任事,宽贷勿治,仍留任。九年,计典,仍以前罪夺职。陕西之民籥(yue)留。甘肃巡抚刘斗同,甘肃提督张勇、柏永馥等疏言莫洛清正,在官有善政,乞留以慰民望。上谕:“简用督抚,原以绥辑地方,爱养百姓。莫洛既能得民,其免处分,供职如故。”俄擢刑部尚书。十三年,吴三桂等奏请撤藩,上敕廷臣议,皆主勿徙,惟莫洛与米思翰、明珠议撤。吴三桂反叛,四川提督郑蛟麟等叛应之。二月,命莫洛经略陕西,拜武英殿大学士,仍管兵部,赐以敕印,既至,策遣诸军征四川。郑蛟麟兵据广元县百丈关,莫洛遣都统马一宝、将军席卜臣赴汉中,副都统科尔宽赴广元,击贼。十月,郑蛟麟将何德成犯宁羌,为官军所败,还奔四川,莫洛因遣提督王辅臣驻其地。逾月,郑蛟麟将彭时亨复据七盘、百丈诸关,劫略阳粮艘,截陆运栈道。广元军缺饷两月矣,总兵王怀忠所部溃散,而王辅臣亦阴怀异志。辅臣故与莫洛有郄,奉檄使随征,益怏怏,藉口戎备寡,莫洛益以骑兵二千,少之;又以马疲瘠不任用摇军心,军无斗志。十二月,莫洛至宁羌,两营相去二里。

先是,上命莫洛统绿营步旅下四川,嗣虑巴蜀道险,令贝勒洞鄂率满洲骑兵兼程继进。军未至,是月庚寅朔,癸巳,王辅臣煽所部噪饷,袭劫莫洛。莫洛督兵击却之。甫定,王辅臣复率悍党至,炮矢雨坌,莫洛被创,卒於军。恤典久未行,二十二年,命予祭葬,谥忠愍。

亲属成员

编辑

祖父:温察,刑部理事官、工部郎中,官至刑部尚书、山陕总督、武英殿大学士。

儿子:常安,拜他喇布勒哈番兼拖沙喇哈番。

下一篇 孟乔芳

上一篇 方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