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杰书 编辑

清代六大亲王之一

爱新觉罗·杰书(1645年—1697年),满洲正红旗人。清朝宗室、重要将领,清太祖努尔哈赤曾孙、礼烈亲王代善之孙、惠顺亲王祜塞第三子,清代六大亲王之一。

顺治六年(1649年),袭封多罗郡王。顺治八年(1651年),封号为康。顺治十六年(1659年),追论伯父巽亲王满达海前罪,剥夺谥法及碑文,降爵为贝勒。礼亲王世袭铁帽子亲王爵位,由满达海之子常阿岱转由杰书承袭,改封康亲王。

三藩之乱起,拜正白旗都统,授征南大将军。康熙十三年(1674年),率军前往浙江,围剿耿精忠。康熙十五年(1676年),平定浙江,直捣福州。耿精忠大势已去,亲自前往投诚,平定耿精忠叛乱。同时,台湾郑经令部将许耀率军万兵攻打福州,为杰书所败。康熙十九年(1680年),台湾郑经溃败后,清军收复沿海厦门、金门、铜山等地。郑经兵败,率领残部逃回台澎地区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杰书逝世,谥号为良。

基本信息

编辑

所处时代:清朝

民族族群:满族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645年

逝世日期:1697年

主要成就:平定耿精忠叛乱,击败郑经

本名:爱新觉罗·杰书

旗籍:满洲正白旗

封爵:康亲王

谥号:良

人物生平

编辑

承袭爵位

顺治二年(1645年),杰书出生。他是惠顺亲王爱新觉罗·祜塞的第三子。祜塞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礼烈亲王代善的第八子。顺治三年(1646年)六月,祜塞封镇国公,同年卒。以杰书兄爱新觉罗·精济袭封镇国公,晋多罗郡王,顺治六年(1649年)三月卒,谥怀愍。

十月,杰书袭多罗郡王。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加号曰康。顺治十五年(1658年)五月,以杰书爵追封其父祜塞为多罗郡王,谥惠顺。

顺治十六年(1659年)十二月,巽亲王常阿岱因其父满达海(祜塞的兄长)被追论以前的罪过,降爵为贝勒。礼亲王一系转由杰书承袭和硕亲王爵位,并改封为康亲王(因杰书袭爵前为康郡王)。 康熙元年(1662年)三月,追赠其父祜塞为亲王。

讨平浙闽

主词条:清平耿精忠之战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藩之乱爆发。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月,耿精忠据福建反,分兵犯浙江、江西。六月,康熙帝命杰书为大将军,同贝子爱新觉罗·傅喇塔率领大军南下讨伐耿精忠的军队。九月,大军到达浙江金华的时候,温州、处州两地已经陷落了。总督李之芳驻衢州,破叛军于焦园紫琅山。耿精忠的大将徐尚朝率领五万人进犯金华,杰书命令都统巴雅尔、副都统玛哈达迎击徐尚朝,斩叛将荣先等三十余人,歼灭叛军二万人。十二月,徐尚朝不甘失败,率马步兵三万人、土寇二万再次来进犯金华,巴雅尔和总兵陈世凯一起攻破了叛军在积道山的大营,歼敌两万余人,克复永康、缙云两地,叛将冯公辅由义乌逃到武义,杰书遣署前锋统领希福追踪到苦竹岭,斩获甚众。耿精忠的大将沙有祥盘踞在桃花岭,控制着处州的要道,玛哈达与总兵李荣率军攻击他,沙有祥溃败而逃。副都统穆赫林又败沙有祥于白水洋。

清平三藩之乱形势清平三藩之乱形势

康熙十四年(1675年),杰书克复处州和仙居。徐尚朝等人仍然占据着宣平、松阳,多次想要攻打处州。都统拉哈达和诸位将领一起防御他,在石塘大、石佛岭、大王岭以东的陇隘口上套寨、下五塘等地大破叛军。康熙帝下诏宁海将军傅喇塔从黄岩进取温州,让杰书从衢州进入,杰书上书说:“处州敌人非常机警,我们兵力单薄不能贸然进入。”康熙帝对他说:“你驻守金华,马上就接近两年了,单单与敌军书信往来,而你自己不亲自率兵进剿,叛军什么时候才能剿灭啊?你应该马上就去进剿。”

康熙十五年(1676年),杰书率大军从金华转移到衢州,耿精忠的大将马九玉在大溪滩屯守军队抗拒清军的进入。杰书都督诸将的兵马奋力进攻他,叛军的伏兵四起,与清军遭遇恶战。杰书坐镇古庙的一旁指挥大军,古庙被叛军的火器所穿,杰书的卫兵将门窗盖在身上作为隐蔽,唯独杰书谈笑自若,坐镇指挥,所以各路的清军都士气旺盛,奋力攻击。耿精忠的军队大败,溪水都被染成了红色的。杰书下令偃旗息鼓,一日夜行数百里,乘着晚上攻克了江山,进而克复常山,逼近闽浙交界的仙霞关。 耿精忠的大将金应虎收集船舶转移到隔岸的位置,使得清军无法渡河。杰书下令要大军沿着河滩向西行进,找到水浅的地方渡过了河。耿精忠的军队看到清军过了河,立马陷入崩溃的境地,金应虎不战而降。杰书一鼓作气攻占浦城,下檄书敦促耿精忠投降。然后大军继续前进,攻克了建阳,并且平定了建宁、延平二府。耿精忠派遣他的儿子耿显祚迎击清军的进攻,杰书向耿精忠许诺赦免其死罪,耿精忠请求投降清军。

镇守福建

康熙十五年(1676年)十月,杰书的大军进入福州,耿精忠请求跟从清军讨伐郑经以赎其死罪,杰书同意了他的要求。 郑经的大将许耀率领三万人进攻福州,驻扎在乌龙江以南的小门山、真凤山,杰书派遣拉哈达等人击退了他们。并且上书康熙帝说:“耿精忠跟从大军征讨郑经,他的两个弟弟耿昭忠、耿聚忠,应该留下一个镇守福州,管辖他的属民。”又上书说:“福建的军队数量已经设置了合适的数量,耿精忠管辖的军队不少于此数,左右两镇的兵马应该一并裁撤。温州总兵祖弘勋、藩下总兵曾养性两部兵马,应该转移到别处。”康熙帝命耿昭忠为镇平将军,驻福州,其他的都听从了杰书的建议。杰书派遣击败郑经的大将吴淑驻扎在浦塘,进取邵武。清军再次进入,泰宁、汀州及所属诸县都被攻下。

郑经对大陆的侵袭郑经对大陆的侵袭

康熙十六年(1677年),拉哈达败在白茅山、太平山大败郑经的军队,攻破二十六处大营,攻克兴化,克复了泉州、漳州。

奏捷的奏章到了京师,康熙帝下诏褒奖杰书的功勋。杰书令拉哈达等人率兵与耿精忠一起率军进取潮州,谋划进入广东。郑经的兵马攻陷平和,逼进海澄,清军副都统穆赫林等人守护这里将近七年,清军援兵迟迟不到来,所以海澄与长泰一起陷落。因此杰书上书康熙帝请罪,康熙帝下旨等到大军回师的时候再议论罪责。郑经的兵马又攻破了同安、惠安,杰书派遣大军进攻郑经并且恢复了这些地方,一起克服了长泰,在柯铿山、万松关等地大败敌军,又派遣大军攻破江东桥、石卫寨。

康熙十八年(1679年),杰书率军在郭塘、欧溪头与郑经的军队大战,屡次击败郑经的军队。敌军进犯江东桥,杰书率军击退了他们。清军副都统吉勒塔布在鳌头山大败郑经的军队,沃申收复了东石城。

康熙十九年(1680年),沃申平定了大定、小定、玉洲、石马等地,攻克了海澄。清军水军提督万正色攻克海坛,拉哈达等人攻克厦门、金门,都统赉塔攻克铜山。郑经只能率领残部回到台湾。

召回京师

耿精忠投降清朝之后,再次怀有异志,杰书上书康熙帝请求逮捕耿精忠。康熙帝令杰书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耿精忠让他入见康熙帝,同时召杰书的大军回京,留下三千八旗兵分别守卫福州、泉州、漳州。十月,杰书率大军回到京师,康熙帝率诸王、大臣到卢沟桥迎接并且慰劳他们。十一月,命预议政。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康熙帝追论杰书在金华不肯主动进军打击叛军以及迟迟不肯救援海澄导致失守的罪过,夺其军功,并且罚俸一年。

晚年逝世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蒙古噶尔丹的势力越来越大,威胁清朝的统治。七月,杰书再次受命领兵西出张家口,将大军屯守在归化城,以防备愈加跋扈的噶尔丹的入侵。 后以抚远大将军、裕亲王福全将抵乌兰布通,诏移师会之,至则贼已窜。十月,撤还。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闰三月,杰书逝世,年五十三岁,朝廷给予杰书谥号“良”,建碑墓道。

主要功绩

编辑

平定浙闽

康熙十三年(1674年)六月,康亲王杰书为奉命大将军,率军前往浙江,剿耿精忠,随军有固山贝子傅喇塔,将军赖塔、副都统喇哈、纪尔他布参赞军务。同年九月,杰书抵浙江金华,耿精忠已攻占浙江南部温州、处州等地。不久,耿部下都督徐尚朝率五万大军攻金华,进犯浙江腹地。杰书命都统巴雅尔、副都统马哈达迎拒,杀吴荣先,歼敌二万。十二月,徐尚朝率五万兵进攻金华城南十二里庄,巴雅尔与总兵陈世凯拒战,破敌于积道山,收复永康、缙云二县。杰书于上虞县败方懋功;于义乌、武义败冯公辅,并收复二县。

康熙十四年(1675年),杰书遣副都统马哈达、总兵官李荣于桃花岭击败沙有祥,收复处州。又遣副都统穆和林等收复仙居城。康熙十五年(1676年),杰书兵进浙江,直捣福建,此时郑经占据漳州、泉州,耿军粮饷不足。同年九月,收复建阳,招降建宁、延平二府。耿精忠大势已去,派儿子耿显祚见杰书,告知愿降之意。不久,耿精忠亲自到杰书军前投诚。十月,杰书进入福州,平定耿精忠叛乱。

击败郑经

康熙十五年(1676年)十月,郑经部将许耀率三万兵攻福州。杰书派都统拉哈达率兵大败郑军,收复宁化、清流、长汀等七县。

康熙十六年(1677年)正月,拉哈达、赖塔等在白茅山、太平山等地连败郑军,收复兴化府。二月,收复泉州、漳州二府,福建大部平定。四月,杰书沿用“剿抚并用”方针,修书一封,招抚退守厦门的郑经。郑不归降,杰书准备进剿,又荐汉军旗人姚启圣为福建总督。康熙十九年(1680年),郑军溃败,厦门、金门、铜山先后被清兵收复,郑经率残部逃回台湾。

人物评价

编辑

总评

康亲王杰书在浙、闽地区转战六年,至此时才算大功告成。杰书凯旋之时,康熙帝亲自到卢沟桥迎接,荣誉达到极点。康亲王靠自己的智慧与勇气,平定了耿精忠的叛乱,使大清得以继续稳定地发展下去。康亲王的丰功伟绩无愧于清代亲王的美誉。

史评

康熙帝:朕丕纂鸿业,谊笃天潢,敦念本支,每优眷礼,其在宗英茂德,茅土早膺,用命疆场,勤劳懋著。生既邀夫宠锡,殁宜被以隆施。尔和硕康亲王,乃和硕礼亲王之孙,蒙世祖章皇帝推恩属籍,授以多罗郡王之爵,寻进亲王,缵乃祖服,后参议政之列,得备机务之询。洎命将戡除三逆,敕为奉命大将军,指授方略。俾帅师由浙取闽,王仰承庙算,剿抚寇贼。岩疆既奠,振旅还朝,圭组雍容,恪勤罔替。朕弥嘉乃劳绩,王益持以小心。方期荷兹宠光,永享多福,而遐龄未究,一旦溘亡,轸忆生平,用深凄恻,爰遵宪典,载锡诔章,赐葬易名,以光泉壤。呜呼!勋留竹帛,尚思宣力之懿亲;泽沛宗藩,懋展饰终之令典。勒垂琬琰,式贲松楸。

蒋良骐:杰书罢庸,怠忽军纪;宜并参赞大臣严行处分。但见在出征破贼,俟师旋察议。海澄被困之处,应令尽力救援。

天嘏便:杰书傅喇塔由浙赴闽,以冀指日成功。迨清军直捣延平,闽军望风瓦解。耿精忠乃不知所为,遽投诚。

戴逸:岳乐、杰书是皇族,已封安亲王、康亲王。他们对关外时期的生活和传统并无留恋之情,而一心要营建统治全中国的宏伟大业。这一新的势力集团的崛起预示着鳌拜集团的覆灭指日可待。

家族成员

编辑

关系

姓名

简介

曾祖父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清太祖。

曾祖母

佟佳·哈哈纳扎青

清太祖元妃。

祖父

爱新觉罗·代善

和硕礼烈亲王。

祖母

叶赫纳喇氏

代善三继福晋。

父亲

爱新觉罗·祜塞

和硕惠顺亲王。

母亲

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

桑阿尔塞台吉之女,祜塞嫡福晋。

伯父

爱新觉罗·满达海

代善第七子,和硕巽简亲王。

嫡福晋

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

额森台吉之女,明安台吉孙女。

继福晋

董鄂氏

马塞之女。生第五子和硕康悼亲王椿泰。

侧福晋

萨克达氏

华塞之女,原为庶福晋,乾隆三年七月奏准追封侧福晋。生第四子和硕康简亲王巴尔图。

庶福晋

舒穆禄氏

西穆布禄之女。生长子已革辅国将军尼塔哈。

纳喇氏

西哈纳之女。生次子燕泰。

李氏

李崇第之女。

赫舍里氏

纳尔泰之女。生第三子辅国将军扎尔图。

王佳氏

查尔护之女。

李佳氏

费扬古之女。

赫舍里氏

赫塞之女。

纳喇氏

纳岱之女。

钮祜禄氏

齐穆布之女。

苏氏

苏嘉新之女。

相氏

相松之女。

刘氏

刘四之女。

杨氏

杨四之女。

儿子

爱新觉罗·尼塔哈

长子,母庶福晋舒穆禄氏,康熙六年丁未正月二十九日亥时生。康熙二十年正月封三等辅国将军,四十年十月授长史,五十一年十一月革去辅国将军长史。雍正元年癸卯九月廿八日丑时卒,年57岁。

爱新觉罗·燕泰

次子,母庶福晋纳喇氏(西哈纳之女),康熙八年己酉四月二十五日丑时生,十三年甲寅五月初七日寅时卒,年6岁。

爱新觉罗·扎尔图

第三子,母庶福晋赫舍里氏(纳尔泰之女),康熙十三年甲寅八月初九日戌时生。康熙三十二年四月封三等辅国将军,三十八年二月授长史,四十年十月授副都統,五十年二月授护军统领,五十四年六月革去护军统领。雍正二年甲辰十月初十日巳时卒,年51岁。

爱新觉罗·巴尔图

第四子,母侧福晋萨克达氏,康熙十三年甲寅八月十三日亥时生。康熙三十二年四月封三等辅国将军,雍正三年三月授宗学副管,十二年四月袭和硕康亲王,乾隆元年二月总理正黄旗觉罗学事务。乾隆十八年癸酉三月初七日丑时薨,年80岁,谥曰简。

爱新觉罗·椿泰

第五子,母继福晋董鄂氏,康熙二十二年癸亥七月十五日巳时生。康熙三十六年七月袭和硕康亲王,康熙四十八年己丑五月十三日寅时薨,年27岁,谥曰悼。

女儿

爱新觉罗·淑慎

字惠卿,第八女,母不详。封郡主,嫁康熙朝重臣纳兰明珠第三子揆方为妻。

孙子

爱新觉罗·崇安

和硕康修亲王,椿泰之子。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袭爵,雍正五年(1727年),掌宗人府事。雍正十一年(1733年)去世,谥号“修”。

曾孙

爱新觉罗·永恩

和硕礼恭亲王,崇安之次子,原封多罗贝勒,乾隆十八年(1754年)袭爵,乾隆十九年(1755年)总理正黄旗觉罗学,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复号“礼亲王”。

-

后世纪念

编辑

清朝礼亲王在西山有三处坟地。第一块在海淀区门头村。第二处位于石景山区金顶山。第三处则位于石景山区福寿岭。康亲王杰书死后葬于北京门头村礼亲王祖坟。石碑为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七月十七日立。

史籍记载

编辑

《清史稿·卷二百十六·列传三》

艺术形象

编辑

文学形象

杰书在多部文学著作中皆被提及,包括:

二月河历史小说《康熙皇帝》

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

蔡东藩历史小说《清史演义》

影视形象

影视

演员

施琅大将军》

张文艺

《一代廉吏于成龙

沈保平

2008年《鹿鼎记》

薛中锐

2014年《鹿鼎记》

闻杰

2017年《于成龙》

王辉

下一篇 张勇

上一篇 米思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