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贵 编辑
永贵(?-1783年),字心斋,姓拜都氏,满洲正白旗人。 古北口提督布兰泰之子。 清朝将领、 大臣。
永贵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由笔帖式授户部主事。历云南、浙江布政使。乾隆十四年(1749年),署浙江巡抚。乾隆十六年(1751年),实授浙江巡抚。后因讳饰温、台诸县旱灾,治赈不力,革职。次年,发往北路军营效力赎罪。乾隆二十年(1755年),赴巴里坤办粮饷事务。次年,赏副都统衔兼参赞大臣,筹办西路台站。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奏报清军镇压厄鲁特宰桑达什策凌等情况,赏三等轻车都尉。又随兆惠由额林沁毕尔罕路进军,追扎那噶尔布尼玛至孟克图岭,继赴鲁克察克办屯田事务。次年,以侍郎衔留军,掌屯田。后授刑部侍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调仓场侍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授礼部尚书。次年,授镶红旗汉军都统。
永贵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赴哈什哈尔处理乌什回人反抗,事平后驻乌什办事。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署伊犁将军,调吏部尚书。次年,调礼部尚书,因未及时参奏厄鲁特放马兵盗哈萨克马,降三级调用。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又以凉庄满洲兵丁应赔损伤马匹银两,误扣热河官兵俸饷,受罚。后历任国史馆副总裁、署户部、兵部尚书、玉牒馆副总裁、吏部尚书等。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坐妄言,以三品顶带赴乌什办事。旋平反,授吏部尚书。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官协办大学士。朝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永贵去世。
别名:永贵
字:心斋
所处时代:清朝
民族族群:满族
逝世日期:1783年
本名:拜都·永贵
爵位:三等轻车都尉
谥号:文勤
官职:镶蓝旗满洲都统、协办大学士
旗籍:满洲正白旗
永贵,自笔帖式授户部主事。乾隆初,累迁郎中。出为湖南辰沅永靖道。擢云南布政使。移浙江,署巡抚。前总督李卫领盐政,发帑收馀盐,名曰“帑盐”;令武职任缉私,其制未善。永贵条上八事,俾文武互任其责,下部议行。居三年,命真除。温、台诸县旱,永贵令知府金洪铨治赈,不称职。永贵论劾,请休致。总督喀尔吉善再劾,上为夺洪铨职。御史范廷楷因劾永贵瞻徇,上难其代,命宽之。永贵请留本省及江苏漕八十万,借拨江苏等省米五十五万,又请开事例,补仓储。上责其张皇,既又闻永贵陈灾状有所讳饰,乃命夺职,赴北路军董理粮饷。居三年,赐按察使衔,署甘肃临洮道,仍赴巴里坤主饷。
二十一年,加副都统衔,兼参赞大臣。是岁冬,厄鲁特宰桑达什策凌等为乱,定边右副将军兆惠驻伊犁办贼。永贵既抵巴里坤,具以军事上闻,上嘉其奋勉,予三等轻车都尉世职,令从兆惠自额林沁毕尔罕进兵。命署西安巡抚,未之任,令赴鲁克察克屯田。二十三年,以侍郎衔留军,因授刑部侍郎,董屯田。乌鲁木齐、辟展、托克三、哈喇沙尔、昌吉、罗克伦皆驻兵营垦,秋获得谷三万五千八百馀石。是时兆惠兵次叶尔羌,命永贵驻阿克苏主餽军。二十四年,还至库车,布政使德舒为吗哈沁所戕。永贵与护军统领努三协歼逆众,回部平。移仓场侍郎。擢左都御史。二十六年,命赴克什噶尔办事。旋授礼部尚书、镶红旗汉军都统,仍驻克什噶尔。疏请疏沟渠,兴耕稼,议自赫色勒河东南浚渠四十馀里,引水入赫色勒布伊,材托庸河湍急,宜增堤坝,凿山石,弱水势。召还京师。
三十年,乌什回人为乱,复命赴哈什哈尔。事平,移驻乌什。三十三年,署伊犁将军。移吏部,再移礼部。坐厄鲁特兵盗哈萨克马转诬哈萨克,办事大臣巴尔品断狱未得其实,永贵论劾,语有所诿饰。又以凉州、庄浪满洲兵损马当偿,误扣热河兵饷,召还京师,命授左都御史,命不得用翎顶。旋移礼部尚书,得用顶带,仍不得戴翎。四十二年,命署大学士,题孝圣宪皇后神主。寻补吏部尚书,在阿哥总谙达处行走,赐花翎。初,山东民王伦为乱,给事中李漱芳陈奏饥民酿衅,坐妄言,左授礼部主事。及是,吏部请以漱芳升授员外郎。上责永贵市恩,削职夺花翎,令以三品顶带赴乌什办事。诏诘责甚至,且言:“永贵回乌什,如不实心任事,必在彼处正法。”先是叶尔羌办事大臣侍郎高朴役回民采玉,并婪取金珠,为诸伯克所讼。永贵如叶尔羌,讯得实,闻上。上为诛高朴,手诏嘉永贵持正,并谓:“永贵罪不至贬。今命西行,适以发高朴之奸,潜销祸萌,此天启朕衷也!”仍授吏部尚书,赐花翎。寻授参赞大臣。四十四年,召还京师,授镶蓝旗满洲都统。四十五年,协办大学士。四十八年,卒,谥文勤。
永贵端谨。初直军机处,与阿桂齐名,时称“二桂”。其抚浙江,有廉声。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