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 编辑

英美2010年大卫·叶茨执导的电影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Part 1)是由大卫·叶茨执导,史蒂夫·克洛夫斯、J·K·罗琳vj,丹尼尔·雷德克里夫、艾玛·沃特森、鲁伯特·格林特等主演的奇幻电影。影片于2010年11月19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该片全球票房9.77亿美元。

该片根据英国女作家J.K.罗琳创作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第七部第1章至第24章的部分改编,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终结篇,故事由哈利、罗恩与赫敏接受危险任务作为开始,他们需要追踪和寻找到伏地魔的秘密,并摧毁他。魔法的世界已经被黑暗势力所笼罩,伏地魔甚至占领了霍格沃茨,把一切有危险的异端都抓起来进行威胁而哈利的唯一希望就是在伏地魔抓到他之前,找到魂器 。

2011年,在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中,Stuart Craig、Stephanie McMillan凭借该片获得最佳艺术指导提名;Tim Burke、Christian Manz、Nicolas Aithadi凭借该片获得最佳视觉特效提名。同年,在第64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中,Christian Manz、Tim Burke、Nicolas Aithadi凭借该片获得电影奖-最佳特殊视觉效果提名;Nick Dudman、Lisa Tomblin、Amanda Knight凭借该片获得电影奖-最佳化妆&发型提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

外文名: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Part 1

其他译名:哈利波特-死神的圣物1、哈利波特7:死神的圣物1(港、台)、哈利·波特与死圣(上) 、哈7(上)

类型:奇幻、冒险

出品公司:盛日影业公司、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

制片地区:英国、美国

拍摄日期:2009年2月19日至2010年6月12日

拍摄地点:英国

发行公司: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

导演:大卫·叶茨

编剧:史蒂夫·克洛夫斯、J·K·罗琳

制片人:大卫·海曼,大卫·巴伦

主演:丹尼尔·雷德克里夫、艾玛·沃特森、鲁伯特·格林特

片长:146 分钟

上映时间:2010年11月19日(美国、中国)

对白语言:英语

色彩:彩色

电影分级:PG-13

imdb编码:tt0926084

制片成本:1.5亿美元

IMDB评分:7.7

北美票房:$295,983,305

全球票房:$960,283,305

剧情简介

编辑

黑魔王伏地魔踌躇满志,召集爪牙食死徒在马尔福家中开会,筹划如何彻底解决哈利·波特以绝后患。伏地魔当场处决被他俘虏的霍格沃茨学院麻瓜学教授,喂食他的巨蛇纳吉尼,为他大举入侵魔法部和霍格沃茨学院揭开序幕。

哈利在17岁生日前离开德思礼家,凤凰社的6个成员服用复方汤剂化成哈利的样子,但真正的哈利还是被认了出来,伏地魔和食死徒半途攻击,但哈利的魔杖摧毁了伏地魔的魔杖,在付出惨重代价(疯眼汉穆迪丧生,乔治·韦斯莱被切掉一只耳朵)后终于逃脱。

几天后魔法部长给哈利、罗恩和赫敏带来邓布利多的遗赠(哈利的是金色飞贼,罗恩的是熄灯器,赫敏的是《诗翁彼豆诗集》)。第二天比尔和芙蓉婚礼,婚礼上传来消息说伏地魔攻占了魔法部,哈利三人辗转躲入格里莫广场12号布莱克家的老房子。侦查了一个月之后,三人潜入魔法部偷出魂器,但他们的行踪暴露,三人只得逃往野外。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剧照

几个月后,三人听说古灵阁妖精银行里的格兰芬多剑是赝品,而真正的剑被邓布利多用来摧毁一个魂器后不知所终,哈利打算去找剑,但是罗恩反对加上一路赫敏对哈利的关照更多,罗恩心中极度不平衡,便与哈利大吵一架后离队。哈利和赫敏还是决定前往戈德里克山谷。在戈德里克山谷,两人遇到一个“老妇”, 哈利听她叫他以为是邓不利多的老朋友,便跟她回家。谁知老妇是毒蛇纳吉尼假扮的,真正的老妇早已被杀,幸好两人机警逃生,不幸的是在战斗中哈利的魔杖被魔咒击中而折断了。

在洛夫古德家中,三人了解了三件死亡圣器的传说。卢娜被魔法部抓走,她的父亲为救女儿说出“伏地魔”三个字,哈利三人因此被食死徒抓住。原来这三个字是“禁忌”,被魔法标记,一说出来就会被食死徒找到。

三人就这样被抓到马尔福家,经受审讯、折磨。哈利在教父小天狼星赠予的魔镜碎片中看到一只眼睛,他抱着希望向其求救,而后家养小精灵多比竟真的赶来营救他们。他们杀死虫尾巴后迅速逃跑,哈利还夺走了马尔福的魔杖,可惜多比在逃跑时被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兰奇杀害 。

获奖记录

编辑

时间

名称

奖项

种类

得奖者

2011年

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艺术指导

提名

斯图尔特·克莱格

最佳视觉效果

提姆·伯克

2011年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

最佳特殊视觉效果

提名

提姆·伯克

最佳化妆&发型

尼克达·德曼

2011年

土星奖

最佳导演

提名

大卫·叶茨

最佳服装

玛丽·菲舍尔

最佳特效

约翰·理查德森

最佳奇幻电影

全体剧组

最佳化妆

尼克达·德曼

制作发行

编辑

幕后制作

编辑

分成上下集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是《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最后一部,它的作者J·K·罗琳在这一集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最终完成的《死亡圣器》一共有36章外加一个尾声,在美国出版的《死亡圣器》的篇幅达到了759页(英国版为607页)。对于这样浩瀚的篇幅而言,要把小说事无巨细地改编成一部电影是不可想象的,于是将最后一部电影分成上下部分。实际上,《死亡圣器》并不是第一部拿到桌面上来讨论的上下集《哈利·波特》电影,《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就曾想拍成上下集 。

主创团队

在大卫·叶茨在被官方宣布成为导演之前,曾经执导过《阿兹卡班囚徒》的阿方索·卡隆、曾经与《阿兹卡班囚徒》失之交臂的吉尔莫·德尔·托罗都曾经表示过愿意执导这部电影。不过当时德尔·托罗正在忙于《霍比特人》的前期准备工作,只能选择放弃。考虑到这是整个系列的完结篇,制片人大卫·海曼希望这部影片同前两集《哈利·波特》的风格一致,所以他很容易就想到了前两集的导演大卫·叶茨。

除了导演问题以外,在摄影师的选择上,剧组也碰到了点问题。由于掌镜了《混血王子》的法国摄影师布鲁诺·德尔邦内尔不想继续拍摄《哈利·波特》,剧组又陷入了选择摄影师的困境。最后,海曼找来了剧组找来了曾经拍摄过《血腥钻石》、《反抗军》、《带珍珠耳环的少女》等名片的摄影师爱德华多·塞拉前来掌镜 。

特效制作

《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一直以来都由工业光魔制作影片的主要特效镜头,但是从《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开始,随着工业光魔的退出,英国特效公司Double Negative开始为影片提供主要特效服务。其实从《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开始,Double Negative就为每部哈利·波特电影提供了特效服务。

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中,由蒂姆·伯克领导的特效团队,主要负责片中的以下场景:片头华纳公司标志的生锈,陋居和谢诺菲留斯家周围环境的数字延伸及3D效果制作,改进食死徒“飞行”时的“烟雾”效果及落地时的转换,婚礼时守护神的通知。另外,影片还与Framestore公司合作,制作了“三兄弟的故事”这一段动画短片。还参与制作了CGI生物,例如多比和克利切 。

音乐制作

大卫·叶茨最早找到的作曲师是和他合作过的尼古拉斯·霍珀,但是霍珀拒绝了导演的要求。无奈之下找到了曾经给前三集《哈利·波特》影片制作音乐的约翰·威廉姆斯。威廉姆斯在核对完自己的档期之后,答应了下来。但是最后也未能成行。最后接下音乐制作指挥棒的是亚历山大·迪斯普拉特,迪斯普拉特在电影中使用由威廉姆斯为《哈利·波特与密室》写作的海德薇主题曲。2010年8月14日开始,迪斯普拉特和伦敦交响乐团一起录制了影片的音乐 。

服装设计

2010年10月,影片上映前夕有报道指出影片的服装设计师简尼·特米梅抄袭了亚历山大·麦昆在2008年发布的婚礼礼服设计。而简尼·特米梅只是借鉴,并不能算是完全抄袭。麦昆的服装上使用了鸟类的花纹,但是他用的鸟类品种是孔雀。而特米梅把孔雀的脑袋换成了凤凰的,却她却忽视改掉羽毛,所以在特米梅的设计里,凤凰身上的羽毛明显是孔雀的 。

幕后花絮

编辑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是一部电影。但是考虑到小说的篇幅和在电影中原汁原味呈现小说内容的要求,制片人决定把这部电影拆成上下部拍摄。

曾经给《哈利·波特》系列前三部影片谱写音乐的约翰·威廉姆斯,曾经也表示过自己愿意为本片谱写音乐,可是最后未能成行。

多姆纳尔·格里森在影片中扮演了比尔·韦斯利,他是本片中疯眼汉的扮演者布莱丹·格里森的儿子。

在第一集《哈利·波特》中扮演妖怪拉环的是著名的侏儒演员威勒·特耶,他也是《哈利·波特》系列中少有的美国演员。而沃维克·戴维斯将扮演自己在前六集里一直扮演的弗里蒂克教授。

演员约翰·赫特和比尔·奈伊曾经在《指环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他们出演的《指环王》并不是彼得·杰克逊版本的三部曲。约翰·赫特曾经给拉尔夫·巴克希的动画版《指环王》的阿拉贡配音;比尔·奈伊则是在BBC的《指环王》广播剧里配音。

布莱丹·格里森和大卫·奥·哈瑞在中再次合作。这是自1995年的《勇敢的心》以来,这两个演员的首次合作。

大卫·福尔摩斯是“哈利”丹尼尔·雷德克里夫在片场的替身,他在拍摄一个特技镜头的时候受了重伤。当时他要拍摄的是一个在爆炸后,他从空中坠落到地面的镜头。这个镜头让他背部受伤严重。

法国摄影师布鲁诺·德尔邦内尔拒绝为最后两集《哈利·波特》掌镜,他的理由是不愿意重复自己。随后剧组找来了拥有法国、葡萄牙两国血统的摄影师爱德华多·塞拉为影片掌镜。

虽然艾玛·汤普森曾经公开表示过,自己不愿意再在《哈利·波特》中扮演角色。但是仍有报道显示她还是参与了影片的拍摄。

詹森·艾萨克曾经考虑自己是不是要参与影片的拍摄,因为在第五本小说的结尾,他扮演的角色被逮捕,并投入了监狱。M·奈特·沙马兰曾经表示过自己有兴趣执导这部电影 。

影片评价

编辑

大众评分

网站

评分

参评人数

统计截止日期

豆瓣

8.6/10

626267

2024/9/21

专业评价

剧情平淡 缺乏悬念

影片围绕着铁三角的大逃亡而展开,电影在无休止的切换场景,逃亡、战斗、寻找线索,然后影片就结束了,连赫敏的扮演者艾玛·沃特森都曾坦言,影片就像是一部公路片。影片过于平淡的情节颇有微词,认为全片的走势平铺直叙,缺乏悬念,过分交代了外来细节、人物、次要情节及次次要情节,戏剧冲突的着力点和节奏的把握不准确。

而对于没看过原著、甚至没看完整前几部影片的观众来说,在理解上也有一些费力,魂器究竟是什么、出场人物的身份、魔法部的内部斗争都是未解之谜。不过如果专注于正邪对决战斗场面的话,这些细节并不影响观影。而在介绍"死亡圣器"这一重要概念时,影片也巧妙地采用了富有中国水墨剪影的一段动画形象说明,以帮助很多对原著陌生的观众更好地理解影片 。

影片承上启下

影片《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只见灰暗阴冷的树林里面,“魔法三人组”正在夺命狂奔,前景更可看见星星点点的火花,顿时凸显出了这集电影中的危机四伏、困难重重。影片承接上部的邓布利多校长之死,终于24章伏地魔抢走长老仗,其故事情节急转直下、跌宕起伏,却更为黑暗。也为2011年上映的《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中,格兰芬多宝剑之争和斯内普身份问题的明朗化、神秘化做铺垫,也为哈利·波特与伏地魔的“最终决战”养精蓄锐。影片设置的悬念,将更加吸引观众 。

被赞最精彩

影片中赫敏为她的父母抹去记忆、小精灵多比的英勇牺牲、哈利与赫敏的吻戏都让观众难以忘记,更有大量粉丝激动表示自己迫不及待的看到《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的急切想法。在得到影迷肯定的同时,很多影评人也对《哈7上》充满赞誉,赞这部电影是迄今为止最精彩的一部“哈利·波特”电影,甚至比之前最受赞誉的《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

下一篇 Come Here Today

上一篇 Defining Mo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