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干 编辑
元干(469年~499年),字思直,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北魏宗室大臣,献文帝拓跋弘第三子,孝文帝元宏之弟,母为韩贵人。
太和六年(482年),封爵河南郡王,加卫大将军、侍中、中都大官,迁车骑将军、吏部尚书,出为豫州刺史。随驾迁都洛阳后,拜冀州刺史,封爵赵郡王,转特进、司州牧。为人贪淫,不遵典法,为御史中尉李彪所劾,免官还第。
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去世,年仅三十一岁,谥号为灵,陪葬长陵。
别名:拓跋干
字:思直
所处时代:北魏
民族族群:鲜卑族
出生地:代郡平城
出生日期:469年
逝世日期:499年
本名:元干
官职:特进、司州牧
谥号:灵
元干贪图淫逸,不遵法典,御史中尉李彪准备弹劾他。正好遇见元干来到尚书下舍,李彪便摒去身边人告诫他,可是元干悠然自得,毫不在意。李彪便上表弹劾他。皇帝下诏,令元干和北海王元详都随同皇太子一起前往皇帝的住所。当他们到达时,皇帝吩咐左右人观察元干的神色,只见他无忧无虑,丝毫没有后悔的表情,皇帝便亲自指出他的过错,令人打了他一百杖,免去他的官职,以王爵回家。死后,谥为“灵王”,陪葬在长陵。
高祖迁洛阳,改封赵郡王,除都督冀定瀛三州诸军事、征东大将军、冀州刺史,开府如故,赐杂物五百段,又密赐黄金十斤。高祖孝文帝亲饯于近郊,诏元干曰:“夫刑狱之理,先哲所难,然既有邦国,得不自励也。汝,我之懿弟,当十修厥德,光宗有魏,深思远图,如临深履薄。若恃亲重,不务世政,国有常宪,方增悲感。”高祖诏以李平为长史,唐茂为司马,卢尚之为谘议参军以匡弼之。李平等谏诤,元干殊不纳言。州表斩盗马人,于律过重,而尚书以元干初临,纵而不劾。诏曰:“夫刑以节人,罪必无滥,故刑罚不中,民无措足。若必以威杀为良,则应泛通众牧。苟须有禁,何得不稽之正典?又律令条宪,无听新君加戮之文;典礼旧章,不著始临专威之美。尚书曲阿朕意,实伤皇度。干暗于治理,律外重刑,并可推闻。”后转特进、司州牧。
车驾南讨,诏元干都督中外诸军事,给鼓吹一部,甲士三百人,出入殿门。元干贪淫不遵典法,御史中尉李彪将纠劾之。会遇元干于尚书省下舍,因屏左右而谓干曰:“殿下,比有风闻,即欲起弹,恐损圣明委托之旨,若改往修来,彪当不言;脱不悛改,夕闻旦发。”而元干悠然不以为意,李彪乃表弹之。高祖省之忿惋,诏干与北海王元详,俱随太子元恂诣行在所。既至,元详独得朝见,元干不蒙引接。密令左右察其意色,知无忧悔,乃亲数其过,杖之一百,免所居官,以王还第。
太和二十三年薨,年三十一,给东园秘器、敛服十五称,赠帛三千匹,谥曰灵王,陪葬长陵。
父母
魏献文帝拓跋弘。
韩贵人。
妻妾
河南穆氏,中散大夫穆明乐之女。
赵氏,生元谧。
南安谯氏,本州治中从事史、济南郡太守谯釐头之女,生元谌。
儿子
长子:元谌,字兴伯,魏郡王,为大司马。赠假黄钺、侍中、都督、冀州刺史,谥曰孝懿。
次子:元谧,都官尚书,安南将军。赠假侍中、征南将军、司州牧,谥曰贞景。
三子:元谭,安西将军、秦州刺史。卒,赠抚军将军、仪同三司、青州刺史。
四子:元谳,太中大夫,平乡县男。卒,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定州刺史。
五子:元譿,羽林监正,直阁将军。卒,赠镇远将军、恒州刺史。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