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栗磾 编辑
于栗磾(dī)(生卒年不详),本姓万纽于氏,代郡桑乾县(今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人,鲜卑族。北魏早期名将,“河南于氏”先祖。
擅长黑槊,武艺超群,骑射娴熟,有万夫不当之勇。刘裕北伐后秦时,颇为忌惮,亲自请求借道,尊称“黑槊”。明元帝得知后,颇为赞许,拜河内镇将,赐号“黑槊将军”。迁使持节、都督兖相二州诸军事、镇南将军、枋头镇都大将,册封新安郡公。年少统军,直至白发苍苍。累迁外都坐大官,临事善断,所向无前。谦虚待人,礼贤下士,不滥用刑罚。
卒于任上,时年七十五。太武帝伤心惋惜,追赠太尉公。
本名:于栗磾
别名:黑槊将军
所处时代:北魏
民族族群:鲜卑
出生地:代郡桑乾县(今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
主要成就:修复栈道、讨伐叛乱、南征东晋、安顿洛阳、攻讨胡夏
修路受赏
于栗磾自幼学习武艺,才干和气力都超乎常人,能在马上左右开弓射箭。登国年间(386―396年),于栗磾担任冠军将军,受封假新安子爵位。
登国十一年(396年),道武帝拓跋珪派遣于栗磾和宁朔将军公孙兰率领步兵、骑兵二万人,偷偷地从太原向东开辟修复井陉栈道,如同韩信故事 ,进入中山郡,攻打后燕皇帝慕容宝。道武帝随之来到,见道路已经修好,很是高兴,当即赐给一匹名马。
劝谕道武
天兴元年(398年),道武帝平定赵、魏地区后,设宴大会群臣,对于栗磾说:“你就是我的英布、彭越。”赏赐给他大量金帛,假新安公爵位。不久,道武帝在白登山打猎,看见一只熊带着几个小熊崽儿,便对于栗磾说:“你这样有胆略和才干,难道不能与它们格斗一番吗。”于栗磾回答说:“万物之中,人是最高贵的。如果格斗不能取胜,岂不是白白地断送一位壮士。可以把它们驱赶到皇上前面,轻而易举地制服它们。”随即将它们全部捕获。道武帝回望于栗磾,表示歉意。
平定关东
永兴二年(410年),当时关东各地盗贼纷纷起事,西河反叛。同年二月初一日,明元帝拓跋嗣派遣于栗磾率领骑兵一万人前往征伐,所到之处全部平定。 明元帝下诏命令于栗磾率领骑兵和步兵一万镇守平阳。 改任镇远将军、河内镇将,赐封爵位为新城县男。于栗磾安抚刚刚平定的地区,很有政绩。
黑槊将军
东晋将领刘裕北伐后秦时,于栗磾担心刘裕继续往北侵扰,于是在黄河边修筑营垒,亲自镇守。戒备森严,连侦察的人也不能通过。刘裕十分惧怕,不敢前进,便送信给于栗磾,援引孙权谋求讨伐关羽的事,向他借道西去,在这封信的开头称呼他“黑槊(黑色的长矛)公麾下”。于栗磾把情况上报朝廷,明元帝赞许于栗磾,因此而赐号于栗磾为“黑槊将军”。于栗磾好手持黑槊来显示自己,刘裕望见他感到惊异,所以才有这样的称呼。
安顿洛阳
奚斤征讨虎牢,于栗磾另外率领所属部队在金墉攻打东晋的河南太守王涓之,王涓之放弃城池逃走。于栗磾升任豫州刺史,将军职位依旧,进封爵位为新安县侯。洛阳虽然是历代王朝建都的地方,然而长期成为北魏的边界地,城市残破,居民绝迹。于栗磾砍除杂草开垦荒地,慰问安抚前来的百姓。恩威并用,深得百姓的拥戴。明元帝南行到盟津时,询问于栗磾说:“黄河上能造桥吗。”于栗磾说:“杜预曾经造过桥,有这样的往事,应当可以。”于是他按次序排列大船,将其连结在一起,在冶坂建造浮桥。当军队渡过黄河后,明元帝深深地赞美他。
随从征讨
始光三年(426年)九月,太武帝拓跋焘因大夏皇帝赫连勃勃去世,于是派司空奚斤率领义兵将军封礼、雍州刺史延普袭击蒲坂,宋兵将军、交趾侯周几率领于栗磾袭击陕城。 大夏的弘农太守曹达不战而逃。于栗磾与周几便乘胜长驱直入,攻至三辅地区。于栗磾因功进封为新城公,加授安南将军。平定统万城后,于栗磾升任蒲坂镇将。当时弘农、河内、上党三郡发生叛乱,于栗磾率军讨伐他们。改任虎牢镇大将,加授督河内军。不久,于栗磾升任使持节、都督兖相二州诸军事、镇南将军、枋头都将。又任外都大官,判案、量刑都很公平,很有声望。
死后哀荣
于栗磾七十五岁时去世,被赐予显贵用的棺材、朝服一套、衣一套。追赠为太尉公。于栗磾从年轻时就统率军队,直至白发苍苍,临事善作决断,所向无前。于栗磾谦虚待人,礼贤下士,从不滥用刑罚。所以,去世时,太武帝十分伤心,惋惜不已。
魏收《魏书》:①“能左右驰射,武艺过人。” ;②“平刑折狱,甚有声称。” ;③“栗磾自少治戎,迄于白首,临事善断,所向无前。加以谦虚下士,刑罚不滥。”;④“魏定中原,于栗磾有武功于三世。兼以虚己下物,罚不滥加,斯亦诸将所希矣。”
李延寿《北史》:“少习武艺,材力过人,能左右驰射。”
《北史·卷二十三·列传第十一》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