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系表 编辑
世系表指按照嫡系继承,依次将各代各辈写下来,条理清晰,查对方便的表。
中文名:世系表
按照:嫡系继承
方式:依次将各代各辈写下来
出处:《柬埔寨王朝世系表》
1黄帝 | 1禹(姒文命) | |||
少昊(玄嚣) | 昌意 | 2启 | ||
蟜极 | 2颛顼 | 3太康 | 4仲康 | |
3帝喾 | 穷蝉 | - | 5相 | |
4尧 | 敬康 | - | 6少康 | |
- | 句望 | - | 7杼 | |
- | 桥牛 | - | 8槐 | |
- | 瞽叟 | - | 9芒 | |
- | 5舜 | - | 10泄 | |
- | - | - | 11不降 | 12扃 |
- | - | - | 14孔甲 | 13胤甲(廑) |
- | - | - | 15皋 | - |
- | - | - | 16发 | - |
- | - | - | 17履癸(桀) | - |
商朝(-1600~-1046)(上)
1汤 | |||||||
太丁 | 2外丙 | 3仲壬 | |||||
4太甲 | - | - | |||||
5沃丁 | 6太庚 | - | - | ||||
- | 7小甲 | 8雍己 | 9太戊 | - | - | ||
- | - | - | 10仲丁 | 11外壬 | 12河亶甲 | - | - |
- | - | - | - | - | 13祖乙 | - | - |
商朝(-1600~-1046)(下)
13祖乙 | ||||||
14祖辛 | 15沃甲 | |||||
16祖丁 | 17南庚 | |||||
18阳甲 | 19盘庚 | 20小辛 | 21小乙 | - | ||
- | - | - | 22武丁 | - | ||
- | - | - | 23祖庚 | 24祖甲 | - | |
- | - | - | - | 25廪辛 | 26康丁 | - |
- | - | - | - | - | 27武乙 | - |
- | - | - | - | - | 28文丁 | - |
- | - | - | - | - | 29帝乙 | - |
- | - | - | - | - | 30帝辛(纣) | - |
西周(-1046~-771) 东周(-770~-256)(上) 东周(-770~-256)(下)
1武王姬发 | 幽王姬宫涅 | 10简王姬夷 | |||
2成王姬诵 | 1平王姬宜臼 | 11灵王姬泄心 | |||
3康王姬钊 | 太子姬泄父 | 12景王姬贵 | |||
4昭王姬瑕 | 2桓王姬林 | 13敬王姬匄 | |||
5穆王姬满 | 3庄王姬佗 | 14元王姬仁 | |||
6共王姬繄扈 | 8孝王姬辟方 | 4釐王姬胡齐 | 15贞定王姬介 | ||
7懿王姬囏 | - | 5惠王姬阆 | 16考王姬嵬 | ||
9夷王姬燮 | - | 6襄王姬郑 | 17威烈王姬午 | ||
10厉王姬胡 | - | 7顷王姬壬臣 | 18安王姬骄 | ||
11宣王姬静 | - | 8匡王姬班 | 9定王姬瑜 | 19烈王姬喜 | 20显王姬扁 |
12幽王姬宫湦 | - | - | 10简王姬夷 | - | 21慎靓王姬定 |
- | - | - | - | - | 22赧王姬延 |
秦帝国(-221~-206) 西汉(-202~8)(上)
昭襄王嬴稷(-256年灭周朝) | 1高帝刘邦 | |||
孝文王嬴柱 | 2惠帝刘盈 | 3文帝刘恒 | ||
庄襄王嬴子楚 | - | 4景帝刘启 | ||
1始皇嬴政(-221年建秦朝) | - | 5武帝刘彻 | ||
嬴扶苏 | 2二世嬴胡亥 | - | 戾太子刘据 | 6昭帝刘弗陵 |
3秦王嬴子婴 | - | - | 悼皇考刘进 | - |
- | - | - | 7宣帝刘询 | - |
西汉(-202~8)(下)
7宣帝刘询 | |||
8元帝刘奭 | 楚孝王刘嚣 | ||
9成帝刘骜 | 恭皇刘康 | 中山孝王刘兴 | 广戚炀侯刘勋 |
- | 10哀帝刘欣 | 11平帝刘衎 | 广戚侯刘显 |
- | - | - | 12孺子刘婴 |
新朝(8年~23年)
新显王王曼 |
1新朝建兴帝王莽 |
新朝太子王临 |
东汉(25~220)
1光武帝刘秀 | ||||
2明帝刘庄 | ||||
3章帝刘炟 | ||||
千乘贞王刘伉 | 孝德皇刘庆 | 4和帝刘肇 | 孝穆皇刘开 | |
乐安夷王刘宠 | 6安帝刘祜 | 5殇帝刘隆 | 孝崇皇刘翼 | 孝元皇刘淑 |
渤海孝王刘鸿 | 7顺帝刘保 | - | 10桓帝刘志 | 孝仁皇刘苌 |
9质帝刘缵 | 8冲帝刘炳 | - | - | 11灵帝刘宏 |
- | - | - | - | 12献帝刘协 |
三国-魏(220~265)
武帝曹操 | |||
1文帝曹丕 | 任城威王曹彰 | 燕王曹宇 | |
2明帝曹叡 | 东海定王曹霖 | 任城王曹楷 | 5元帝曹奂 |
- | 4高贵乡公曹髦 | 3齐王曹芳 | - |
蜀(221~263) 吴(222~280)
1昭烈帝刘备 | 1大帝孙权 | ||
2后主刘禅 | 文帝孙和 | 3景帝孙休 | 2会稽王孙亮 |
- | 4末帝孙皓 | - | - |
西晋(265~316)
宣帝司马懿 | |||
文帝司马昭 | 琅琊武王司马伷 | ||
1武帝司马炎 | 琅琊恭王司马觐 | ||
2惠帝司马衷 | 吴孝王司马晏 | 3怀帝司马炽 | 琅琊王司马睿 |
- | 4愍帝司马邺 | - | - |
东晋(317~420)
1元帝司马睿 | ||||
2明帝司马绍 | 8简文帝司马昱 | |||
3成帝司马衍 | 4康帝司马岳 | 9孝武帝司马曜 | ||
6哀帝司马丕 | 7废帝司马奕 | 5穆帝司马聃 | 10安帝司马德宗 | 11恭帝司马德文 |
南朝-宋(420~479)
1武帝刘裕 | |||
2少帝刘义符 | 3文帝刘义隆 | ||
- | 4孝武帝刘骏 | 6明帝刘彧 | |
- | 5前废帝刘子业 | 7后废帝刘昱 | 8顺帝刘凖 |
齐(479~502)
宣帝萧承之 | |||
景帝萧道生 | 1高帝萧道成 | ||
5明帝萧鸾 | 2武帝萧赜 | ||
6东昏侯萧宝卷 | 7和帝萧宝融 | 文帝萧长懋 | |
- | - | 3郁林王萧昭业 | 4海陵王萧昭文 |
梁(502~557) 陈(557~589)
1武帝萧衍 | 景帝陈文赞 | |||
2简文帝萧纲 | 3元帝萧绎 | 始兴昭烈王陈道谭 | 1武帝陈霸先 | |
- | 4敬帝萧方智 | 2文帝陈蒨 | 4宣帝陈顼 | - |
- | - | 3废帝陈伯宗 | 5后主陈叔宝 | - |
十六国(304~439):成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前凉、后凉、西凉、南凉、北凉、夏。
北朝-北魏(386~534)
2明元帝拓跋嗣 | |||
3太武帝拓跋焘 | |||
景穆帝拓跋晃 | |||
4文成帝拓跋濬 | |||
5献文帝拓跋弘 | |||
6孝文帝元宏 | 广陵惠王元羽 | 文穆帝元勰 | |
7宣武帝元恪 | 武穆帝元怀 | 10节闵帝元恭 | 9孝庄帝元子攸 |
8孝明帝元诩 | 11孝武帝元脩 | - | - |
西魏(535~556) 北周(557~581)
孝文帝元宏 | 文帝宇文泰 | |||
文景帝元愉 | 2明帝宇文毓 | 1孝闵帝宇文觉 | 3武帝宇文邕 | |
1文帝元宝炬 | - | - | 4宣帝宇文赟 | |
2废帝元钦 | 3恭帝拓跋廓 | - | - | 5静帝宇文阐 |
东魏(534~550) 北齐(550~577) 隋朝(581~619)
孝文帝元宏 | 神武帝高欢 | 1文帝杨坚 | ||
清河文献王元怿 | 1文宣帝高洋 | 3孝昭帝高演 | 4武成帝高湛 | 2炀帝杨广 |
清河文宣王元亶 | 2废帝高殷 | - | 5后主高纬 | 孝成帝杨昭 |
1孝静帝元善见 | - | - | 6幼主高恒 | 3恭帝杨侑 |
唐朝(618~907)
1高祖李渊 | |||||
2太宗李世民 | |||||
3高宗李治 | |||||
4中宗李显 | 5睿宗李旦 | ||||
- | 6玄宗李隆基 | ||||
- | 7肃宗李亨 | ||||
- | 8代宗李豫 | ||||
- | 9德宗李适 | ||||
- | 10顺宗李诵 | ||||
- | 11宪宗李纯 | ||||
- | 12穆宗李恒 | 16宣宗李忱 | |||
- | 13敬宗李湛 | 14文宗李昂 | 15武宗李炎 | 17懿宗李漼 | |
- | - | - | - | 18僖宗李儇 | 19昭宗李晔 |
- | - | - | - | - | 20哀帝李柷 |
五代-后梁(907~923) 后唐(923~936)
1太祖朱温 | 武帝李克用 | ||
2末帝朱友贞 | 2明宗李嗣源(义子) | 1庄宗李存勖 | |
- | 4末帝李从珂(继子) | 3闵帝李从厚 | - |
后晋(936~946) 后汉(947~950) 后周(951~960)
献祖石绍雍 | 1高祖刘知远 | 1太祖郭威 | |
宋王石敬儒 | 1高祖石敬瑭 | 2隐帝刘承祐 | 2世宗柴荣(内侄) |
2出帝石重贵 | - | - | 3恭帝柴宗训 |
十国(902~979):南吴、南唐、前蜀、后蜀、南汉、北汉、闽(包括殷)、吴越、荆南、南楚。
北宋(960~1127)
宣祖赵弘殷 | |||
1太祖赵匡胤 | 2太宗赵匡义 | ||
- | 3真宗赵恒 | 商恭靖王赵元份 | |
- | 濮安懿王赵允让 | ||
- | - | 5英宗赵曙 | |
- | - | 6神宗赵顼 | |
- | - | 7哲宗赵煦 | 8徽宗赵佶 |
- | - | - | 9钦宗赵桓 |
南宋(1127~1279) 辽国(916~1125)
徽宗赵佶 | 1太祖耶律亿 | |||
1高宗赵构 | 义宗耶律倍 | 2太宗耶律德光 | ||
2孝宗赵眘(养子,太祖七世孙) | 3世宗耶律阮 | 4穆宗耶律璟 | ||
3光宗赵惇 | 5景宗耶律贤 | - | ||
4宁宗赵扩 | 6圣宗耶律隆绪 | - | ||
5理宗赵昀(养子,太祖十世孙) | 7兴宗耶律宗真 | - | ||
6度宗赵禥(侄) | 8道宗耶律洪基 | - | ||
8端宗赵昰 | 7恭帝赵显 | 9帝昺 | 顺宗耶律濬 | - |
- | - | - | 9天祚帝耶律延禧 | - |
元朝(1206~1368)(上)
1太祖铁木真 | 5世宗完颜雍 | |||
2太宗窝阔台 | 睿宗拖雷 | 显宗完颜允恭 | 7卫绍王完颜永济 | |
3定宗贵由 | 4宪宗蒙哥 | 8宣宗完颜珣 | 6章宗完颜璟 | - |
- | - | 9哀宗完颜守绪 | - | - |
元朝(1206~1368)(中)
睿宗拖雷 | |||
5世祖忽必烈 | |||
裕宗真金 | |||
显宗甘麻剌 | 顺宗答剌麻八剌 | 6成宗铁穆耳 | |
10泰定帝也孙铁木儿 | 7武宗海山 | 8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 | - |
11天顺帝阿速吉八 | 12文宗图帖睦尔 | 9英宗硕德八剌 | - |
明朝(1368~1644)
1太祖朱元璋 | ||||
兴宗朱标 | 3成祖朱棣 | |||
2惠帝朱允炆 | 4仁宗朱高炽 | |||
- | 5宣宗朱瞻基 | |||
- | 6英宗朱祁镇 | 7景帝朱祁钰 | ||
- | 8宪宗朱见深 | - | ||
- | 9孝宗朱祐樘 | 睿宗朱祐杬 | - | |
- | 10武宗朱厚照 | 11世宗朱厚熜 | - | |
- | - | 12穆宗朱载垕 | - | |
- | - | 13神宗朱翊钧 | - | |
- | - | 14光宗朱常洛 | - | |
- | - | 15熹宗朱由校 | 16崇祯帝朱由检 | - |
清朝(1616~1912)
1太祖努尔哈赤 | ||
2太宗皇太极 | ||
3世祖顺治帝福临 | ||
4圣祖康熙帝玄烨 | ||
5世宗雍正帝胤禛 | ||
6高宗乾隆帝弘历 | ||
7仁宗嘉庆帝颙琰 | ||
8宣宗道光帝旻宁 | ||
9文宗咸丰帝奕詝 | 醇贤亲王奕譞 | |
10穆宗同治帝载淳 | 11德宗光绪帝载湉 | 醇亲王载沣 |
- | - | 12宣统帝溥仪 |
注:1.年代前的“-”,代表公元前;字母“C”,代表世纪。
2.人名、庙号或帝号前的阿拉伯数字,表示即位顺序。
扶南王国
不明-68年 柳叶女王 Liu Yi (与混填结婚)
68年-不明 憍陈如一世 即混填
不明 混盘况
不明 混盘盘 在位3年
201年以前—225年前后 范蔓 (全名为范师蔓Fan Shih-Man)
范金声 1 乙巳 225 (Fan Chin-Sheng)
范旃 15 乙巳 225
范长 1 庚申 240
243年前后—287年以后 范寻 47 庚申 240
357年前后 竺旃檀
憍陈如二世 20 庚戌 410
434年以前—438年以后 持黎跋摩 40 庚午 430
485年前后—514年 阇耶跋摩 44 庚戌 470
514年—不明 留陀跋摩 36 甲午 514
真腊王国
550年—600年 拔婆跋摩一世 (Bhavavarman I)
600年—616年 摩诃因陀罗跋摩 (Mahendravarman)
616年—635年 伊奢那跋摩一世 (Isanavarman I)
639年—657年 拔婆跋摩二世 (Bhavavarman II)
657年—681年 阇耶跋摩一世 (Jayavarman I)
681年—713年 阇耶特维 (Queen Jayavedi)
国家分裂
水真腊(710—781)
8世纪 Queen Jayavedi
不明 Nripatindravarman
不明 Pushkaraksha
婆罗阿迭多 尼栗波提因陀罗跋摩 补什迦罗婆 商菩跋摩 罗贞陀罗跋摩 摩希提婆跋摩 阇耶跋摩一世 11 庚戌 770
陆真腊(615—802)
8世纪 Sambhuvarman
8世纪 罗贞陀罗跋摩一世 (Rajendravarman I)
不明 Mahipativarman
依夏那巴尔曼一世 20 乙亥 615 巴瓦巴尔曼二世 加亚巴尔曼一世 加亚德维
吴哥王朝
与真腊为同一国家。王朝得名于其都城吴哥。
802年—850年 阇耶跋摩二世 (Jayavarman II)
850年—877年 阇耶跋摩三世 (Jayavarman III)
877年—889年 因陀罗跋摩一世 (Indravarman I)
889年—900年 耶输跋摩一世 (Yasovarman I)
900年—925年 曷利沙跋摩一世 (Harshavarman I)
925年—928年 伊奢那跋摩二世 (Isanavarman II)
928年—941年 阇耶跋摩四世 (Jayavarman IV)
941年—944年 曷利沙跋摩二世 (Harshavarman II)
944年—968年 罗贞陀罗跋摩二世 (Rajendravarman II)
968年—1001年 阇耶跋摩五世 (Jayavarman V)
1001年—1002年 优陀耶迭多跋摩一世 (Udayadityavarman I)
1002年 阇耶毗罗跋摩 (Jayaviravarman)
1002年—1050年 苏耶跋摩一世 (Suryavarman I)
1050年—1066年 优陀耶迭多跋摩二世 (Udayadityavarman II)
1066年—1080年 曷利沙跋摩三世 (Harshavarman III)
1090年—1107年 阇耶跋摩六世 (Jayavarman VI)
1107年—1113年 陀罗尼因陀罗跋摩一世 (Dharanindravarman I)
1113年—1150年 苏耶跋摩二世 (Suryavarman II)
1150年—1160年 陀罗尼因陀罗跋摩二世 (Dharanindravarman II)
1160年—1166年 耶输跋摩二世 (Yasovarman II)
1166年—1177年 特里布婆那迭多跋摩 (Tribhuvanadityavarman)
1177年—1181年 空位
1181年—1215年 阇耶跋摩七世 (Jayavarman VII)
1219年—1243年 因陀罗跋摩二世 (Indravarman II)
1243年—1295年 阇耶跋摩八世 (Jayavarman VIII)
1295年—1308年 因陀罗跋摩三世 (Indravarman III)
1308年—1327年 因陀罗阇耶跋摩 (Indrajayavarman)
1327年—1336年 Jayavarman Paramesvara
1336年—1340年 Trosok Peam
1340年—1346年 Nippean Bat
1346年—1351年 Lompong Raja
1952-1357年暹罗统治,1352年—1357年 空位
1357年—1363年 Srei Soryatey
1363年-1373年 Boromraja I
1373年-1393年 Thommasaok
1393年 暹罗统治
金边王朝
吴哥王朝放弃首都吴哥,迁往金边续存。
1393年—1463年 奔哈·亚 (Ponthea Yat)
1463年—1469年 Narayana Ramadhipati
1469年—1485年 Sri Bodhya
1485年—1504年 Thommaraja
1504年—1512年 斯雷·索空托·巴特 (Sri Sukonthor)
1512年—1516年 乃依·坎 (Ney Kan)
1516年—1566年 安赞一世 (Ang Chan I)
1566年—1576年 Barom Reachea I
1576年—1594年 哲塔一世 (Chettha I)
1594年 暹罗统治
1594年—1596年 Reamea Chung Prey
1596年—1599年 Barom Reachea II
1599年—1600年 Barom Reachea III
1600年—1603年 Chau Ponhea Nhom
1603年—1618年 Barom Reachea IV
1618年—1622年 哲塔二世 (Chettha II)
1622年—1628年 空位
1628年 奔哈·托 (Ponhea To)
1628年—1642年 Outey
1630年—1640年 Ponhea Nu
1640年—1642年 Ang Non I
1642年—1659年 Chan
1659年—1672年 Barom Reachea V
1672年—1673年 哲塔三世 (Chettha III)
1673年—1674年 Ang Chei
1674年—1675年 Ang Non
1675年—1695年 哲塔四世(Chettha IV)一次统治
1695年—1699年 Outey I
1698年—1701年 安恩 (Ang Em)一次统治
1701年—1702年 哲塔四世(Chettha IV)二次统治
1702年—1703年 Thommo Reachea II 一次统治
1703年—1706年 哲塔四世(Chettha IV)三次统治
1706年—1710年 Thommo Reachea II 二次统治
1710年—1722年 安恩(Ang Em) 二次统治
1722年—1738年 Satha II
1738年—1747年 Thommo Reachea II 三次统治
1747年 Thommo Reachea III
1747年—1749年 Ang Tong 一次统治
1749年—1755年 哲塔五世 (Chettha V)
1755年—1758年 Ang Tong 二次统治
1758年—1775年 Outey II
1775年—1796年 Ang Non II
1796年—1806年 空位
1802年—1834年 安赞二世(Ang Chan II)
1837年—1841年 Queen Ang Mey
1841年—1860年 安东 (Ang Duong)
1860年—1904年 诺罗敦·安·吴哥 (Norodom)
1904年—1927年 西索瓦 (Sisowath )
1927年—1941年 西索瓦·莫尼旺 (Sisowath Monivong )
1941年—1955年 诺罗敦·西哈努克 (Norodom Sihanouk)
1955年—1960年 诺罗敦·苏拉玛里特(Norodom Suramarit)
1960年—1993年 空位
1993年—2004年 诺罗敦·西哈努克 (Norodom Sihanouk)
2004年至今 诺罗敦·西哈莫尼 (Norodom Sihamoni)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