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郗志群 编辑
郗志群,1961年2月生于北京市。中共党员,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北京史学科带头人,“北京市属市管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994、2007年)。主要从事北京史、城市与区域历史地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中文名:郗志群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61年2月
学位/学历:博士
职称:教授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历史北京
作者名称 郗志群
作品时间2005-1
《历史北京》是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郗志群。本书主要从北京文化的总体角度,对北京历史尤其是帝都历史的发展脉络进行系统的描述。
南锣鼓巷
作者名称 郗志群
作品时间2015-6
北京南锣鼓巷地区,位于东城区的西部,东邻交道口南大街,西倚地安门外大街,北接鼓楼东大街,南连平安大街,是北京城中极具特色的胡同四合院民居区。这里毗邻皇城,紧靠北京城的中轴线,西望钟鼓楼、什刹海,一条玉河从西南区域穿流而过,实在是一块位于中心城区的风水宝地。南锣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已历经...
“北京战争史研究”(北京市“十五”社科规划项目2001-2005年,主持人)
“观海堂书目整理及研究”(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主持人)
“北京乡土历史的教育与传播”(2007年度市教委项目,主持人)
“北京军事地理研究”(2007年度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主持人)
“《北京史教程》”(2009年度市教委精品教材重点项目,主持人)
学术著作
《北京史百年论著资料索引》,主编,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
《历史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北京历史文化》(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北京西城文化史》(著者之一),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年版。
《南锣鼓巷史话》(主编),北京出版社2010年版。
《北京西城历史文化概要》(著者之一),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年版。
学术论文
1.《李自成故乡考察记》(第二作者),《北京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2期。
2.《关于<水经注疏>始撰起因及时间的探讨》,《文献》1995年第3期。
3.《最近十年水经注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6年5期。
4.《<汉书食货志上>补校》,《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6期。
5.《八十年来(1915—1995)杨守敬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1997年2期。
6.《杨守敬学术浅识》,《光明日报·史学版》1997年8月14日。
7.《论杨守敬版本目录学的成就与地位》,《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6期。
8.《杨守敬致罗振玉一封信考释》,《文献》1998年第4期。
9.《杨守敬版本目录学著述考略》,《首都师范大学史学研究》第一辑,1999年。
10.《杨守敬传略》(上、下),《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4、5期。
11.《建国50年来北京书店业的发展与回顾》,《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5期。
12.《大古城遗址的现状及历史考察》(第二作者),《北京档案史料》2000年第2期。
13.《北京史教学体系的优化及教学方法的改革》,《高教研究》2001年第3、4合刊。
14.《河北大古城遗址1999年考察报告》(第二作者),《考古》2001年第11期。
15.《<水经注疏>版本考》,《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2期。
16.《杨守敬藏书中的和刻本及其价值》,《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2期。
17.《封建科举、职官中的‘官年’——从杨守敬的举人朱卷谈起》,《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
18.《1915-1916年京兆地方自治述论》,《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增刊2003年12月。
19.《“人文奥运”与北京历史文化知识教育普及状况调查》,《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3期。
20.《京师八旗都统衙门の设置及び现状调查》,(日)满族史研究第2期,2003年5月。
21.《2002年度妙峰山春香庙会调查报告》,《民俗研究》2003年第1期。
22.《八旗都统衙门建置沿革考》,《首都师范大学史学研究》第二辑,2004年9月。
23.《试论五代前期幽州的军事与战争》,《北京文博》2006年第1期。
24.《“东富西贵”并不专指东城西城》,《北京青年报·原声讲堂》2006年12月15日。
25.《“东富西贵”探微——兼论“东富”与漕运的关系》,《漕运文化研究》,学苑出版社,2007年。
26.《“东富西贵”的由来与异说》,《北京日报》第19版《理论周刊·文史》2007年5月4日。
27.《(康熙)宛平县志版本考》,《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1期。
28.《辽金元时期北京地区战争频发的原因及特点》,《庆祝宁可先生八十华诞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29.《建设“北京史”精品课程的过程与体会》,《走向教育创新之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30.《崇南商贾文化初探》,《前线》2008年第11期。
31.《八旗值月旗、值年旗の设立とその机能》,(日)《满族史研究》第7号,2009年1月。
32.《解读:不一样的南锣鼓巷》,《前线》2009年第2期。
33.《平津战役中的平郊战场述论》,《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34.《北平和平解放中知识分子的作用》,《北京党史》2009年第2期。
35.《北京古代的著名战争》,《北京历史文化漫谈》,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
36.《读<(康熙)顺天府志>校注本》,《书品》2010年第一辑。
37.《简论民国时期北京城市建设和社会变迁》,《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第2期。
38.《行礼、联谊与庆贺:团拜礼俗初探》,《历史教学》2010年第2期。
39.《建国门地区的历史文化特色》,《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5月20日第7版。
40.《元至民国时期什刹海地区的文人活动研究》,《北京的文化名片——什刹海》,中华书局,2010年。
41.《南锣鼓巷的历史沿革及地理特色》,《北京社会科学普及讲座集萃》,解放军出版社,2010年。
42.《北京坛庙建筑与文化价值》,《前线》2011年第4期。
43.《金代“细军”探微》,(日)《中国史学》第二十一卷,2011年10月。
44.《<(康熙)宛平县志>价值初探》,《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第2期。
45.《“西涯”再考》,《北京历史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
46.《前门:百肆天街之变迁》,《前线》2012年第5期。
47.《民国北京灾荒灾赈及其启示》,《历史教学问题》2013年第5期。
48.《构建什刹海地区开放式博物馆的调查及设想》,《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5期。
教学科研立项
1.“20世纪北京图书市场的发展与研究”(主持人),北京市教委项目(1999—2001)。
2.“北京战争史研究”(主持人01BJBLS017),北京“十五”社科规划项目(2001—2005)。
3.“中华大典·经济典”(参加),“十一五”国家重大文化工程项目(2006-2009)。
4.“观海堂书目整理与研究”(主持人07BZS006),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7—2009)。
5.“北京军事地理研究”(主持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2007年)。
6.“北京乡土历史的教育与传播”(主持人),北京市教委项目(2008—2009)
7.“《北京史教程》”(主持人),北京市教委精品教材重点项目(2009年)。
8.“海淀历史文化研究”(主持人),北京市社科规划项目(2011年)。
9.“关于构建什刹海大博物馆的思考”(主持人),北京市社科联项目(2012年)。
10.“国家文化中心建设的历史现实与未来设计”,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12年),任子课题“国家文化中心建设的历史考察及国际比较”主持人。
11.“明清皇家坛庙文献整理和研究”(主持人13LSA002),北京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2013年)。
2.2001年9月,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3.2004年10月,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课程(北京史)。
4.2005年12月,北京市优秀高等教育科研成果奖三等奖。
5.2007年1月,北京市属市管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
“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1994年)
“北京市属市管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07年)
“首都师范大学优秀主讲教师”(2007年、2010年)
“北京周末社区大讲堂优秀教授团成员奖”(市委宣传部主办,2007-2010年)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