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敕勒歌 编辑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期流传于北朝的乐府民歌,一般认为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诗作。此诗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开头两句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用“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蒙古包,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最后三句描绘了一幅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有静有动,有形象,有色彩。全诗风格明朗豪爽,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受到历代文论家和文学史论著的好评。对它的学术研究,经久不衰。
作品名称:敕勒歌
作品别名:敕勒
出处:《乐府诗集》
作者:不详
创作年代:南北朝
作品体裁:乐府诗
版本一
敕勒歌⑴
敕勒川⑵,阴山下⑶。
天似穹庐⑷,笼盖四野⑸。
天苍苍⑹,野茫茫⑺,
风吹草低见牛羊⑻。
版本二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盖四野⑼。
天苍苍,野茫茫⑽,
风吹草低见牛羊。
词句注释
⑴敕(chì)勒:种族名,又叫铁勒,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一说即维吾尔族。
⑵敕勒川:敕勒民族居住处,在今山西、内蒙古一带。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川,平原。一说河流。
⑶阴山:山脉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起于河套西北,绵亘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一带,和内兴安岭相接。
⑷穹(qióng)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游牧民族所居的圆顶帐幕,即蒙古包。
⑸笼盖:一作“笼罩”(洪迈《容斋随笔》卷一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⑹苍苍:青色。
⑺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⑻见(xiàn):同“现”,呈现,显露。
⑼天似穹庐盖四野:这一版本载于明万历三年(1575)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卷一百四十六、清雍正十一年(1733)编就印行的《朔平府志》和雍正十三年(1735)刻印的《朔州志》。
⑽天苍苍,野茫茫:王灼《碧鸡漫志·汉之歌》和陶宗仪《说郛》卷十九上所引《敕勒歌》,此二句为“山苍苍,天茫茫”。
白话译文
在敕勒川的平原上,在高峻的阴山下,
天像一顶宽大无比的蒙古包,笼罩着四面八方辽阔的原野。
青天苍苍,大地茫茫,
风吹过来草低头,顿时显出成群成群肥硕的牛羊。
《敕勒歌》文本最早见录于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中的第八十六卷《杂歌谣辞》。在史书中,最先提到《敕勒歌》的是唐朝初年李延寿撰的《北史》卷六《齐本纪》:东魏武定四年(546),东魏权臣高欢率兵十万从晋阳南向进攻西魏的军事重镇玉壁(今山西南部稷山县西南),折兵七万,返回晋阳途中,军中谣传其中箭将亡,高欢带病强自设宴面会大臣。为振军心,他命部将斛律金唱《敕勒歌》,遂使将士怀旧,军心大振。《乐府广题》云:“北齐神武攻周玉壁,士卒死者十四五,神武恚愤,疾发。周王下令曰:‘高欢鼠子,亲犯玉壁,剑弩一发,元凶自毙。’神武闻之,勉坐以安士众。悉引诸贵,使斛律金唱《敕勒》,神武自和之。”
《敕勒歌》作者到底是谁,各界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作者就是斛律金,有人认为斛律金只是作者之一,有人则认为斛律金只是已知最早的演唱者,而非作者。还有人认为是斛律金之子斛律光所作,或认为是高欢所作。而一般认为这是敕勒人民间或集体创作的民歌,产生的时期为五世纪中后期。
整体赏析
这首民歌出色地描绘了当时祖国北方草原的辽阔壮美,前四句歌唱敕勒族的生活环境,后三句写敕勒族人民的劳动生活。全诗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有很强的艺术概括力。
“敕勒川,阴山下”,诗歌一开头就以高亢的音调,吟咏出北方的自然特点,无遮无拦,高远辽阔。敕勒人歌唱他们所生活的土地时,是以一座气势磅礴、雄伟无比的大山作为背景的。这简洁的六个字,格调雄阔宏放,呈现出强大的气势和力量。“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两句承上面的背景而来,极言画面之壮阔,天野之恢宏。同时,抓住了这一民族生活的最典型的特征,近取诸身,以人们所熟悉的“穹庐”作比,形象地描绘了一幅一望无碍的辽阔画卷。字面上虽无辽阔字样,但辽阔之景却收入眼前。“天苍苍,野茫茫”,写天、写野,但从另一角度进一步摹写草原的宽阔壮美。作者运用叠词的形式,极力突出天空之苍阔、辽远,原野之碧绿、无垠,显现出游牧民族博大的胸襟、豪放的性格。这两句仍然以浑浑浩浩的笔调写景,但这已经为下一句作背景了。“风吹草低见牛羊”,更是写景如画。这最后一句是全文画龙点睛的一笔,描绘出一幅殷实富足、其乐融融的景象。这里不仅呈现出的是自然风物,而且隐约可见的还有牧民们的活动,真是似静而有动,似动而有静。这些牛羊的主人,即勇敢豪爽的敕勒人,给苍茫大地带来蓬勃生机,带来美的意蕴。
这首歌音调抑扬顿挫,歌辞语意浑然,具有鲜明的游牧民族的色彩,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从语言到意境可谓浑然天成,它质直朴素、意韵真淳。语言无晦涩难懂之句,浅近明快、酣畅淋漓地抒写了游牧民族骁勇善战、彪悍豪迈的情怀。
名家点评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八十六《解题》:其歌本鲜卑语,易为齐言,故其句长短不齐。
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五: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二:《碧鸡漫志》曰:“斛律金《敕勒歌》曰,‘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卢: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金不知书,同于刘、项,能发自然之妙。韩昌黎《琴操》虽古,涉于摹拟,未若金出性情尔。
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三:齐梁后,七言无复古意。独斛律金《敕勒歌》云:“敕勒川,天似穹庐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底见牛羊。”大有汉、魏风骨。金武人,目不知书,此歌成于信口,咸谓宿根。不知此歌之妙,正在不能文者,以无意发之,所以浑朴莽苍,暗合前古。推之两汉,乐府歌谣,采自闾巷,大率皆然。使当时文士为之,便欲雕绩满眼,况后世操觚者!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